冬奧場館,我的青春勳章
編者按:
北京冬奧會完美閉幕,冬奧會各場館、設施、保障機構也順利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保障任務,準備迎接冬殘奧會的到來。讓我們走近參與冬奧會場館及配套工程的建造或改造專案的青年建設者們。他們一絲不苟,盡心竭力,用工匠精神鑄就頂級建造技藝。今天,大家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冬奧場館“打卡”語錄!
——————————
國家體育館改建專案建設者——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北京冬奧會期間,國家體育館承辦部分冰球專案的比賽。2月3日,國家體育館迎來首場比賽——女子冰球小組賽,國家體育館也因北京冬奧會而煥發新生。
我是邢承喜,是國家體育館2022冬奧會改建專案總工程師。國家體育館是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比賽場地,是中國體育健兒取得金牌最多的一個場館。歷經兩年,場館全面升級改造,成為冬奧會冰球比賽的場館,服務於北京冬奧會男子冰球專案全部賽事、女子冰球部分賽事及冬殘奧會冰橇冰球部分的賽事。
我們組建了專門的保障團隊,下設機電、後勤保障、弱電、土建、場外服務5個保障組,制訂《冬奧會及冬殘奧會冰球保障服務方案》以及各項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仔細查詢問題並及時糾正,為冬奧會全力保駕護航!
我接到這個專案的時候喜憂參半,除激動之外,更多的是感到“壓力山大”,因為主場館是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一個比賽場館,後續在運營過程中經歷了3次比較大的改造,加上其間的一些小改動,導致我們當時拿到的一些圖紙和現場實際幾乎是完全不一致的。
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摸清現場,進行全現場摸排核對。但是場館場地狹小、管線複雜,而且當時還不能斷電,需要保障場館的正常運營,這些給摸排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場館管線的位置距離地面高且房間內有使用的機組,高處作業複核準確性差且安全風險高,為解決此問題,我們發揮了年輕人多的優勢,採用3D掃描器測繪掃描既有管線情況,透過軟體直接生成圖紙,青年工程師們點子多、執行力強,我們最終快速、安全、準確地解決了管線複核的難題。專案當時30多人,從開始排查到排查完畢,花費了90多天。不過,這些努力是值得的。摸排結束後,專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圖紙深化,保障冬奧會工程保質保量完成。
經過改造,整個場館已經“華麗大變身”了。今天,看著冰球決賽正在這裡進行,我覺得很自豪,沒有辜負青春。在這個場館的建設過程中,我帶領的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但是青年工程師們用實際行動完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務。事實證明,我們可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冬奧會延慶賽區標誌塔建設者——
“蜘蛛人”懸空百米
作為北京冬奧會的標誌性景觀,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標誌塔又被稱作“海陀塔”,如冰雪結晶的飄帶螺旋舞動,塔頂設定了高17米、寬38米的巨型立體奧運五環標誌,與標誌塔整體呈現為獎盃形態。標誌塔也與小海陀山上的冬奧會場地遙相呼應,在其北側1200米是東西方向的京張鐵路,在來往動車上都能看到完整的塔身形態。
我是武俊臣,是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標誌塔專案安全總監。標誌塔位於延慶區太陽能發電研究基地,作為冬奧會賽區沿途的亮麗風景,它展示出完美的視覺效果。滑雪主賽場和標誌臺遙遙相對。
在建造的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就是這裡的風實在是太大。而高空吊裝最忌大風,為了克服風力對高空作業的影響,專案部將作業時間劃分為“有風時段”和“無風時段”,在“無風時段”全力趕工,“有風時段”排查安全隱患、集中技術論證,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這裡,16臺吊車同時開工,7個吊籃同時運作,10餘個“蜘蛛人”懸空百米。我們採用的是“全方位、全過程、同作息”的安全監管模式,“紅頭盔”成了這裡最活躍的群體之一,大家深藍色的工裝被風沙塵土“清洗”得發白了。
針對高空作業人員的作業需要,我們設計了一系列嚴格的安全技術措施,我們安全員全部上吊籃,檢查試驗,使用確保萬無一失後,才交由實際操作的工友們實施。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月7日,整個專案吊裝全部完成,然後五環屹立在塔頂上的時候,我特別高興,因為那一天也是我的生日。那天,我心裡也舒了一口氣,頂著這樣惡劣的天氣,我們把這樣一個艱苦的、高難度的工作圓滿完成,這對一個“安全人”來說,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首都體育館改造專案建設者——
工程如“在刀尖上跳舞”
首都體育館改造工程從2018年年底開始,2020年年底正式竣工,經過1年的壓力測試,順利透過奧運場館達標檢測並投入使用。
我是張英豪,是北京冬奧會首都體育館改造專案土建工程師。首都體育館始建於1968年,曾是北京最大、功能最齊全、適用範圍最廣的綜合性體育館,這座“60後”場館承載了很多難忘的記憶。本屆冬奧會首都體育館承接了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賽事專案。
老館翻新,歷來是一道難題。我們秉承梁思成先生提出的“修舊如舊”理念,透過3D掃描還原出建築模型、摸排現場實際情況反饋資料、比對資料進行模型修改,經過上百次的反覆糾偏校核,最終達到模型與施工現場100%契合的效果。
由於場館承接的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兩項賽事對場地硬度、冰層厚度的要求不同,我們首次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蒸發冰場技術,成功將冰面切換時間縮短為2小時內。12臺二氧化碳壓縮機同時運作,冰場一次性澆注成型,平整度在3毫米之內,1800平方米的冰面無一條裂縫。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系統更大程度提升了冰面軟硬度和溫度的均勻性,我們還結合盤管最佳化、土建設計,將冰面溫差控制在±0.5℃,以保證整體冰面硬度基本相同,再配上場館內的除溼系統,更利於運動員創造佳績。
場館頂部安裝了懸掛超薄膜單元系統,搭配聲光電全新投影技術,在比賽過程中為觀眾營造出夢幻視覺體驗,此外看臺座椅採取並列式排布,調整了腿部空間與座椅間距,冰場四周的除溼系統及空調系統讓冰面、室內、屋頂以及觀眾席處於不同的溫度,既保證了運動員的訓練比賽,也保證了觀眾的觀賽舒適度。冬奧會賽事期間,場館被稱為“最美冰場”。
改造建設中最難的點是場館結構,要利用原結構柱將區域性南斯拉夫結構改造為框架結構,這也是國內首次大跨度南斯拉夫結構體系體育館改造,稍有不慎整個館就會崩塌,可以說是“在刀尖上跳舞”。機械上場作業的時候,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眼睛不敢眨一下,生怕一眨眼工夫樑柱會開裂甚至斷掉。我們每天會定期3次觀測結構變形情況,工程的安全和質量風險始終處於受控狀態,最終30根現有樑柱零損傷。
作為中建的年輕一員,可以參與到冬奧會工程的改造建設,為祖國貢獻一份自己的青春力量,努力將最好的冬奧會比賽場館提供給我們的運動健兒,這就是我的愛國方式。
對青年建設者們來說,場館榮耀綻放時,他們已然退居幕後。但每一場比賽的順利進行,都像一枚無形的“勳章”,在他們的心裡閃著光芒。從面對一個個難題之初的無助到攻克後的從容,這一個個青年建設者和一個個場館,何嘗不是另一種“雙向奔赴”,建設者成就場館的“華麗變身”,場館成就著建設者們的成長和超越。青春的蘊蓄、抽穗、拔節,就藏在一個個難題的克服過程中。
願這家國盛事,留給你我的,不僅有競技榮光,還有向上的力量。
(通訊員吳琦、歐陽琨玥、李萍、李維、張夏青、 朱敏對此文亦有貢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沈秋陽 記者 楊月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