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者說中美“乒乓外交”50年,能從歷史印跡中發現什麼

作者:錢江(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
著作者說中美“乒乓外交”50年,能從歷史印跡中發現什麼
中美“乒乓外交”50週年,這在世界歷史上是很值得紀念和研究的外交大事。在那個時候,我作為一個乒乓球愛好者充滿好奇之心,付之以極大關注。
想不到十餘年後,我作為體育雜誌編輯,先後結識許多“乒乓外交”的親歷者,聽他們敘述了不少聞所未聞的故事,進而寫了《乒乓外交始末》一書。
著作者說中美“乒乓外交”50年,能從歷史印跡中發現什麼
圖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原秘書長宋中。作者 供圖
與“乒乓外交”題材迎面相撞
我結識和訪問的親歷者中,自然包括參加當年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運動員,其中包括世界冠軍,他們樂於講述當年故事;還有毛澤東、周恩來身邊的工作人員,向我敘述了決策者判斷事態,把握時機果斷實現決心的過程;還有時任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張彤,他的回憶使中美間開展溝通的“巴基斯坦渠道”,再到“乒乓外交”全過程連貫起來,組成了完整畫面。
這其中,對當年中國乒乓球代表團秘書長宋中先生的採訪是關鍵性的。那是1985年初,已任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秘書長的宋中不幸患腦血栓住進醫院。病情來得突然而猛烈,醫生髮現他的語言功能出現障礙。在醫院醒來時,宋中平靜而堅定地對醫生說,回想平生,沒什麼可遺憾的,只覺得還有一件事沒有做。他親歷了“乒乓外交”的過程,因此希望醫生幫他再贏得一點時間,在失去語言功能之前,把這段經歷記錄下來。
好友張蔚畢業於北京體育學院乒乓球專業,她引薦我走進醫院病房,來到宋中先生身邊。那天,宋中先生語速較慢,以極大毅力就“乒乓外交”的過程談了一個下午。他的歷史責任感深深感動了我。
著作者說中美“乒乓外交”50年,能從歷史印跡中發現什麼
資料圖:1971年美國乒乓球隊與中方人員合照。中新社發
回想1971年春天,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4月在日本名古屋舉行,久違乒乓球訊息的我天天走到郵局旁邊的閱報欄前,一字不漏地閱讀比賽訊息。做夢也不會想到,若干年後,“乒乓外交”這個題材會和我迎面相撞。
追求奧林匹克精神不分種族、國界
“乒乓外交”由中方邀請美國乒乓球隊實現訪華,打破了中美之間隔絕22年的冰河封蓋,為兩國最高領導人直接會晤鋪下基石。
我與逐漸康復的宋中先生成為忘年交。他的經歷只是整個歷史程序的一部分,許多事情仍未知,或是間接得知,還需證實。宋中先生鼓勵我繼續採訪,且要抓緊時間。
在宋中、張蔚幫助下,那年春天起,我採訪了中國、日本、巴基斯坦、美國數十位當事人,把一個個回憶片段聯綴起來,構成完整畫面。
在世界歷史上,從沒有一項體育運動能像乒乓球這樣,撞開兩個大國間關閉22年之久的大門——即周恩來總理曾說的“小球轉動了大球——地球”。“乒乓外交”以獨特的力量推動了中美關係走向健康發展,它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今天。
從奧林匹克的意義來說,這樣的傳承是從“奧林匹克休戰”的歷史範本發展而來的,體育促進了人類的溝通和理解。體育就是有這樣的力量。
奧林匹克精神涵蓋了人類世界中不分種族、年齡、性別和國界的追求——更快、更高、更強,將青年召喚到一起,彼此交流、相互瞭解,加深友誼,共創未來。
著作者說中美“乒乓外交”50年,能從歷史印跡中發現什麼
1985年9月4日,本文作者在北京採訪來到對外經貿大學發表演說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松。作者 供圖
交流是“乒乓外交”留下的遺產
自“乒乓外交”以來,乒乓球——中國的國球,在國際關係史上成為友誼和打破僵局的代名詞。
要全面瞭解“乒乓外交”,採訪美國當事人是必不可少的。我在國家體委找到美國乒乓球協會通訊地址,意外發現當年作為美國乒乓球隊來華成員之一的博根先生已是美國乒乓球協會主席。
我給博根先生寫了一封信,並透過他與另一位重要當事人哈里森(時任國際乒聯裝置委員會主席)取得了聯絡。
此後,我用信件提問,博根和哈里森先生有信必復,詳細解答。他們還幫助我找到已徙居夏威夷的那位當年引人注目的“嬉皮士”格倫·科恩先生(已於2004年在美國病逝)。病中的科恩對那段經歷記憶很深,長長的覆信中包含著普通美國人對中國的濃厚感情。
1987年5月,“乒乓外交”親歷者哈里森先生參加國際乒聯會議途經北京,約我見面共憶當年。他下榻的建國飯店住滿了各國來客,我說:“你身邊的人們想不到,坐在身邊的你就是這條來中國之路的先驅者。”
哈里森說:“是啊,當年第一次來中國時,住在飯店裡的外國人寥寥無幾。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了,我為自己作為一個默默的先驅者感到高興!”
1971年首次訪華時,哈里森41歲,幽默幹練;我們80年代見面時,他的頭髮開始花白;待到進入21世紀再見,頭髮和鬍子都被歲月染白的他不住地感慨,首訪以來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他說,“乒乓外交”留給我們真正的遺產就是交流,有了交流,使中美兩國人民越來越彼此瞭解。
著作者說中美“乒乓外交”50年,能從歷史印跡中發現什麼
資料圖:1971年美國乒乓球隊訪華時與中國隊員合影。中新社發
“乒乓外交”打破堅冰符合中美兩國人民根本利益
在採寫“乒乓外交”的日子裡,我逐漸熟悉了當年著名的乒乓球選手、3次世界男單冠軍獲得者莊則棟,由此開始了20多年的交往,直到他2013年辭世。
回顧“乒乓外交”時,應該特別提及致力於日中友好事業的日本朋友。一是時任日本乒協會會長後藤鉀二——他力主中國乒乓球隊在缺席兩屆後參加第31屆世錦賽,使日本成為中美“乒乓外交”的國際舞臺;二是村岡久平先生。二位都是“乒乓外交”的功勳人物。
上世紀50年代,村岡久平來中國見到周恩來總理,此後始終致力於推進日中友好。為促成中國乒乓球代表團參加第31屆比賽,他左右轉圜,做了大量的溝通和解釋,終於獲得積極成果。他多次接受我的訪問,除了細談“乒乓外交”經歷,還向我提供了寶貴照片。
“乒乓外交”之前,中美關係處在冰河封凍期已整整22年,自然會產生相應的困難,積累起許多難題。但“乒乓外交”打破了冰河封凍,中美關係迅速轉暖。從那之後的八九年時間裡雖也出現過困難和障礙,但最終都被一個個排除或擱置,從而使中美兩國在1979年元旦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這也說明了迄今為止中美兩個大國在世界上的相互依存關係。
目前,中美關係正經歷“乒乓外交”50年來最令人不安的風雨,但我們沒有理由讓失望的陰雲遮擋視野。既然在“乒乓外交”程序中,中美兩國領導人能夠拋開或擱置分歧,尋求一致,從而找到解決各種複雜難題的途徑,那麼,這樣的前景也將會在未來出現。因為中美兩國人民總是需要相互認識,加深瞭解,增進友誼,加強經濟往來,共同創造世界的美好未來。這個歷史大趨勢不可阻擋。
就世界發展大趨勢來說,歸根結底是由人民的意願決定的。“乒乓外交”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打破堅冰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中美兩國人民民心相通是基礎條件。正是在人民友好的基礎上,“乒乓外交”演進得有聲有色,在世界外交史留下了精彩一頁。
不管經歷多少風雨,中美關係終會回到正常軌道上,“乒乓外交”是一個可以為今天帶來希望的範例,值得紀念。秉承這一精神,秉持新時代的大勇氣、寬視野、新辦法,中美兩國人民會排除障礙,克堅解難,翻開歷史的新一頁。
來自:中國新聞社
編輯:陳昊星
責編:周銳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53 字。

轉載請註明: 著作者說中美“乒乓外交”50年,能從歷史印跡中發現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