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夢為馬 步履不停——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傳遞活動側記

以夢為馬 步履不停——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傳遞活動側記

新華社西安9月12日電 題:以夢為馬 步履不停——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傳遞活動側記

新華社記者鄭昕 劉瀟

12日上午10時20分許,隨著最後一棒火炬手、陝西籍武術運動員吳雅楠駐足於西安奧體中心中央廣場,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傳遞活動落幕。從延安採集、點亮三秦大地14個站點的聖火,完成了歷時28天的接力馬拉松,回到火種燈中,靜待兩場開幕式上的再度“綻放”。

7月17日,聖地延安星火廣場,史上首次“兩火合一”的全運會和殘特奧會聖火熊熊燃起,奧運冠軍郭文珺與殘奧會冠軍翟翔各持一支採火棒,繞場接受觀眾的歡呼。曾經從延河兩岸、寶塔山下“撒”向全國的火種,又一次因其紅色血脈,吸引起世人目光。

30天后的8月16日,古城西安永寧門前,“秦嶺四寶”與唐代打馬球俑形象的十四運會、殘特奧會吉祥物巨型氣球迎接火炬傳遞首站。背對巍巍明代城牆,奧運冠軍秦凱高擎火炬“旗幟”,成為第一棒火炬手開啟這股巨大精神信念的接力傳承。

與秦凱相比,同為首站火炬手的蔡張傑並不顯眼,他是全陝西上萬名外賣送餐員之一。“大路上的高樓越來越多,小路兩旁越來越整潔。”上過大學入過伍的蔡張傑說,“我自己能對全運會最大的貢獻,就是遵守交通規則,把每一單準時送到顧客手上。這是我心中不滅的聖火。”

接過火炬時,蔡張傑與搭檔單膝微屈,擺出張弓搭箭的姿勢。“我心裡所想,是把載著我老家延安聖火的箭射向全陝西、全中國。”他說。

聖火如離弦之箭“射”出古都,經過陝西“東大門”渭南與史聖故里韓城,再一次回到延安。在寶塔山上,作為收火儀式禮儀人員的延安魯藝文化園區講解員劉美豔手捧火炬、心潮洶湧。

她說:“咱們延安這次全運會有兩項比賽,希望運動員和觀眾來魯藝參觀,瞭解延安時期雖條件艱苦但活潑豐富的文體氛圍。”

經過在延安的再次洗禮,“旗幟”一路向北抵達“駝城”榆林,又折返至銅川、咸陽回到陝西關中地區。在西鹹新區站,淅淅瀝瀝的雨水落下,北京奧運會火炬手、人稱“三秦庫裡”的籃球愛好者徐長清步態輕盈,如呵護孩童般生怕聖火被打滅。

“13年過去,我的年紀雖然增大了,但對體育的初心絲毫未改。”他說,希望十幾年後,自己還能奔跑在球場,同球友切磋技藝。

進入9月,伴著“華西秋雨”,火炬手跑過“中國農科城”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在“青銅器之鄉”寶雞市感受周秦文明厚重,隨後深入綠水青山的秦巴山區,沿著漢江、丹江的流向,在陝南三市——漢中、安康和商洛的秀色中接續傳遞。

“(舉著)火炬向前奔跑就像舉著生活的溫暖和光亮、舉著責任和擔當。”商洛站殘疾人火炬手張英坐在輪椅上激動地說。

她曾在殘奧會的游泳賽場劈波斬浪,也曾在秦嶺裡的脫貧戰線風雨兼程。如今,有不熄聖火與沿途觀眾的鼓舞,她說:“參與火炬傳遞彌足珍貴,這不僅是對我的認可,更是對全體殘疾人工作者恪守‘人道、廉潔、服務、奉獻’的職業道德的詮釋。”

“全民全運,同心同行”“點亮夢想,為愛起航”,在殘健融合的感召之下,無論是健全人還是殘疾人,無論是奧運冠軍、抗疫先鋒、健身達人還是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奮鬥者,此刻高擎“旗幟”,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火炬手。

12日上午,火炬回到西安傳遞,99名火炬手逐夢奮進。一路上,灞河溼地水鳥翔集蹁躚,初見“八水繞長安”的豐沛氣韻;長安“雲”“樂”建築線條躍動,直抒“古都換容顏”的豪邁志向。沿著河濱自然人文風景線,“旗幟”向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主場館進發……

一場歷時28天、途經14站、千名火炬手奔跑、無數目光關注的火炬傳遞,成為盛會開幕前各賽區最好的暖場與宣傳,也是保障力量最完整的演練與“閱兵”。

“火炬傳遞活動全程沒有出現一次意外熄滅,我們緊張一個月的心稍微放鬆了些。但畢竟主火炬塔沒有點燃,我們依然會付出百分百努力。”本次火炬製造廠商的副總經理柏華軍說。這家位於西安的公司至今已包攬六屆全運會的火炬製造工作。結緣全運,也讓企業成為國內火炬研發製造行業的領跑者之一。

“全力以赴,一切只等15日(全運會)開幕式的精彩上演。”柏華軍說。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23 字。

轉載請註明: 以夢為馬 步履不停——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傳遞活動側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