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炳添的9秒91與博爾特的9秒58換算成距離,大概相差多少米
肯定不能用勻速來計算,因為往往衝刺階段的速度要比起跑階段快得多。而且兩個人的優勢也不同,蘇炳添是前期加速度較博爾特大,而博爾特的優勢主要在後程,加速度比蘇的大,所以根本沒辦法計算,但一定比3.33比要大!
因為這個是變加速跑,所以以物理勻加速度運動,不太準確,最好用數學積分計算。最後30米,蘇炳添的速度應該是每秒12米。若落後0.33秒則應是約4米的差距。大約是1.6步的距離。蘇的最後步幅應該是2.3米以上/步。蘇炳添一百米是48步跑完的。
正解,應該按博爾特後面40米的極限算,博爾特60米算6.40,100米9.58,後40米3秒18,堪稱恐怖,蘇炳添60算6.40,100後40米3.5,這樣算只多不少,因為博爾特最後40太強。兩者速度相差越大,時間越長,那麼距離相對就越大,直接拿相差時間乘以速度,好比第一名跑到終點後繼續跑相差的時間路程。
一般來說前60米是加速運動,後40米為減速運動。100米屬於無氧運動,消耗atp在人體內是不會有現成的給你用,只能臨時轉化,而短短几秒鐘能轉化的數量極為有限,差不多到60米的時候,就已經atp轉化供應不上了,這時身體各項機能極速下降,所以後半段減速運動。
百米跑是一個從起跑到不斷加速,然後又稍有減速的過程(最後衝刺力氣用完,比中途的時候稍慢一點)。所以套用勻速計算出的速度明顯不對。你經常見在世界級的百米短跑中,有拉下好幾米距離的嗎?沒有!百米世界級短跑,衝刺的時候,都是差距很小的。
我還記得1999年 ,格林創造新的世界紀錄9秒79時,有記者去採訪國內的田徑教練,被採訪的老教練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中外差距何其大啊!”語氣中除了滿滿的感概,還帶著不甘。
當時亞洲紀錄是伊東浩司創造的十秒整。而全國紀錄是周偉保持的10秒17。那個時期,中國的男子100跑,別說跑進9秒,連逼近10秒整也不敢奢望。國內女子短跑因為有李雪梅等世界一流的選手而受到重視,而男子短跑則幾乎是被人遺忘的角落。所以才有那位老教練的感嘆。我當時看了那篇採訪老教練的報道,心裡也在想,中國人什麼時候才能追近黑人的百米跑步伐,邁進10秒大關。
沒想到二十年過去了,國內男子短跑的形勢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初我的願望,一步步變為現實,黑人跑將在我眼裡不再是高高在上般的存在,格林當初的那個9秒79也不再遙不可及。
蘇炳添身高只有1米72,博爾特身高1米95,對應的兩人腿長差距、每一步的差距積累就很大了。 影響顯示博爾特百米需要41步多,那麼蘇炳添跟他“差”的這3米3如果分攤到41步(實際蘇炳添肯定要多跑幾步)上,每步也就差8公分多,或者說差半個腳掌的長度。 所以,論起跑反應速度、步頻、加速能力等方面,蘇炳添其實已經與博爾特不相上下,如果說差就差在身高、腿長導致的每步步距上。 早年中國游泳也吃身高不足的虧,現在1米9甚至2米的隊員也開始多了起來。 相信短跑專案上,運動員身高吃的虧也會逐漸趕上來。
蘇炳添,謝震業,二位中國百米名將,希望再創佳績(曾經13歲那年,我也發現,我有跨欄天賦,跑的很快的情況下,不減速,連續跨過有規律障礙),只是沒有特意去鍛鍊,之後,就不了了之了,前不久,我又試了一下,那種感覺還有沒有(很遺憾,現在沒有那種感覺了)。首先這樣計算速度就有明顯錯誤。百米跑是一個從起跑到不斷加速,然後又稍有減速的過程(最後衝刺力氣用完,比中途的時候稍慢一點)。所以套用勻速計算出的速度明顯不對。你經常見在世界級的百米短跑中,有拉下好幾米距離的嗎?沒有!百米世界級短跑,衝刺的時候,都是差距很小的,他們兩個最多差兩米。
運動員控脂適合吃牛肉、魚肉、雞胸肉,泡麵不算垃圾食品,雖然我不喜歡吃,但覺得泡麵是垃圾食品的人大部分都是印象流,但是運動員還是不太適合吃泡麵,畢竟熱量高,但是如果一個月吃個一兩次根本沒有影響。以前央視有個節目,問了一個飲食專家,煙、酒、巧克力、泡麵、糖果、漢堡,你碰了哪項?飲食專家說了除了煙,我都碰的。沒有絕對垃圾的食物,主要看食物的成分和劑量,合理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百米賽跑前三十米屬於起速狀態,所以是百米中較慢的一段,這樣平均算是不準確的,其實在最後全力衝刺的時候差距不會那麼大的,2米到2米辦之間是有可能的。感覺現在國力上去了,就開始趕超各種先進了。體育也是,以前誰敢想象中國男子短跑能牛起來,我印象中原來田徑最多就是王軍霞之類的“陰盛陽衰”,而且相對優勢的專案水平好像也不大能維持一個長週期,經常後繼無人,說到男子短跑印象中,好像大賽中就日本相對厲害,不過也就是決賽打醬油。現在真好,中國體育有井噴的趨勢,中國體育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