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速滑館冬奧測試獲好評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11月4日電(記者賀勇、施芳)記者從北京市重大專案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組織的國家速滑館探訪活動中獲悉:在前不久落幕的北京冬奧會測試賽中,各方對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場館建設和防疫組織工作讚不絕口。先進的製冰技術也為參賽運動員取得好成績創造了條件,先後有4名運動員5次創造個人最好成績。

國家速滑館是北京冬奧會標誌性場館,冬奧會時將承擔速度滑冰比賽,在此將誕生14枚金牌。據北京市重大專案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國家速滑館無論是建造技術,還是建設速度,均展現了我國當前建築行業的最高水平。主場館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高度33米,能容納約1.2萬名觀眾。外形上,國家速滑館由22條晶瑩美麗的“絲帶”狀曲面玻璃幕牆環繞,因此,又被稱為“冰絲帶”。“冰絲帶”與雄渾的鋼結構“鳥巢”、靈動的膜結構“水立方”,共同組成北京這座“雙奧之城”的標誌性建築群。

國家速滑館製冰系統設計負責人馬進介紹說,國家速滑館冰面面積約1.2萬平方米,是目前亞洲最大的人工冰面。此外,國家速滑館還是全世界最大的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系統的冰面,也是全球首個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的冬奧場館。這項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環保的製冰技術,碳排放趨近於零;同時也是最先進的製冰技術,冰面溫差可控制在0.5攝氏度以內。這樣的製冷方式不僅比傳統方式效能提升20%以上,而且製冷非常均勻,不會出現各部位溫度不一樣、冰面硬度不均勻的情況。在以0.001秒計時的高水平競技中,這些都是關鍵性的因素。同時,國家速滑館將製冷產生的餘熱用於運動員生活熱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維護澆冰等,一年可節電約200萬千瓦時。

國家速滑館還是一座富含新技術新理念的場館。例如:在運營模式上,國家速滑館採用了PPP模式,形成了投資、建設、運營、賽事經紀一體的運營模式,確保國家速滑館冬奧會後較長時間內實現可持續發展,服務大眾,服務冰雪運動。

國家速滑館設計總負責人鄭方表示,國家速滑館之所以採用全冰面設計,目的就是充分考慮賽後利用,為適應多種需求的群眾性健身提供硬體支撐。國家速滑館冰面採用分模組控制單元,類似於一個溫度不同的九宮格,可以將冰面劃分為若干區域,根據不同專案分割槽域、分標準進行製冰,可同時開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冰壺等群眾性冰上運動,著眼於服務賽後可持續利用。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74 字。

轉載請註明: 國家速滑館冬奧測試獲好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