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橄欖球:雨中見證熱血沸騰

由 万俟傲白 釋出於 體育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李潔 光明日報記者 王東

9月18日下午,秋雨綿綿,全運會7人制橄欖球女子、男子決賽先後在西安體育學院拉開戰幕。

9月18日,7人制橄欖球男子決賽,山東隊戰勝北京隊獲得冠軍。光明日報記者 郭紅松攝/光明圖片

在下午首先進行的橄欖球女子決賽中,聯合隊以32比0大勝江蘇隊,奪得冠軍。在前不久的東京奧運會上,中國女子橄欖球隊第一次獲得奧運會參賽資格,併成功突圍,以22比10的成績戰勝俄羅斯奧運隊,最終獲得該專案的第7名,歷史性地進入前八,創造了亞洲球隊歷史上的最佳名次。

從東京奧運會回來的聯合隊延續了在奧運會中的水平和風采。“其實,這已經是我第三次參加全運會了,這次是第一次拿到冠軍,我還是很激動的。”聯合隊隊員陳可怡在賽後釋出會上說。

“從奧運會回來後,我們進行了隔離,那段時間訓練條件不足,只能在室內訓練,但大家都沒有鬆懈,都在全力備戰全運會的比賽。”陳可怡說。“對於她們進奧運會前八和此次奪得冠軍,我一點也不意外。”北京橄欖球隊總教練袁峰道,“在奧運會之前,她們進行了3年的集體備戰,這是她們應得的。”

9月18日,7人制橄欖球男子決賽,山東隊戰勝北京隊獲得冠軍。光明日報記者 郭紅松攝/光明圖片

9月18日,7人制橄欖球女子決賽,聯合隊戰勝江蘇隊獲得冠軍。光明日報記者 郭紅松攝/光明圖片

“北京隊,好樣的!”“山東隊,加油!”在此起彼伏、響徹賽場的助威聲中,橄欖球男子決賽開賽。剛開賽時,北京隊以7比0的優勢領先山東隊,但後來山東隊一路逆襲,再也沒有給北京隊得分的機會,最終以26比7戰勝北京隊,斬獲冠軍。

“今天確實非常遺憾,開局我們取得了很大優勢,但後面沒有抓住機會,走位也存在失位的情況,加上雨天的影響,沒有打出真正的實力。”北京男子橄欖球隊隊員李學斌走下賽場時難過地說。

“我們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北京男隊從2011年建隊至今已整整10年,從預賽第5名到亞軍,今天能站在決賽場上,確實非常艱辛。”北京隊主教練王重懿說,“我們這次進入決賽,靠的一個是實力,另一個就是奮勇拼搏。建隊時的老隊友,有退役的,有轉到其他球隊的,也有像我一樣當了教練的,只有很少幾位球員留在隊中,但也都成了爸爸級選手,為了打好這屆全運會,他們很少回家與家人團聚,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訓練中度過的。”

在談到未來的設想時,王重懿道:“其實打到決賽,大家心裡還是有些想法的,誰艱苦訓練不是為了登上最高領獎臺呢?目前,我對獲得亞軍已經很滿意了,但我想,再有4年,我們還是有機會衝擊全運會金牌的。”

橄欖球被稱為“勇者與強者的運動”,十分有魅力。但相較於歐美等在橄欖球專案上有傳統優勢的國家,我國的橄欖球“土壤”可算是相對貧瘠。“橄欖球在英美等國的普及率可達到90%,在我國則不到1%。”袁峰說。

橄欖球運動起源於1823年英國的一場足球比賽。1839年以後,橄欖球運動逐漸在劍橋大學等學校開展,校際比賽也逐漸活躍,後來在英美等國家十分流行。1900年,時任奧委會主席顧拜旦將英式橄欖球引入奧運會。

但這項運動在我國起步比較晚,關注的人也不多。1990年12月,中國第一支橄欖球隊在中國農業大學成立。隨後,橄欖球運動在我國一些大中城市逐漸開展起來。

7人制橄欖球在我國是知名度比較高的比賽,比賽時間共18分鐘,分為上下兩場,上半場9分鐘,下半場9分鐘,兩場之間休息2分鐘。這種比賽的特點是單場比賽時間短,場次變換速度快,對抗激烈,具有很強的觀賞性。

2013年,7人制橄欖球運動專案被加入全運會,很多省份在這樣的背景下才開始積極組建各自的球隊。目前,我國擁有22支專業級別的橄欖球隊。

對於我國的橄欖球發展現狀,袁峰說:“英美等國的小孩六七歲就已經接觸到橄欖球,而我們國家的運動員,往往是十七八歲才開始接觸。”此次獲得橄欖球女子決賽冠軍的陳可怡也坦言,自己是15歲才開始練習橄欖球。

“橄欖球對身體素質的要求非常高,相較於國外選手,我國選手的身體素質還有待提高,在絕對力量面前,談技術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袁峰道,在後續的訓練中,身體素質依然是系統訓練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對於橄欖球在中國的發展,北京橄欖球女隊主教練馬佳樂表示,中國的橄欖球運動基礎較為薄弱,希望國家在政策上有所支援,讓更多優秀人才能被發現且堅持打下去。體教融合是培養人才的一個有力舉措,讓優秀的球員能夠既有球打,又有學上,如果能夠紮實落實,將對我國的橄欖球發展很有益處。

橄欖球作為對抗性極強的室外運動,很多人都不敢邁出第一步,“剛開始我也挺恐懼的,尤其是想撲與被撲時,但後來在實踐中慢慢克服了。”陳可怡說,“對於我來說,剛開始我也是比較在意膚色的,後來愛上了這項運動,感受到這項運動的魅力,現在我覺得自己運動的身材很美。”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19日 0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