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深圳,記者 付靜)訊,北京冬奧會開幕在即,12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在最新籌辦進展新聞釋出會上表示,目前各競賽場館、非競賽場館執行團隊已全部組建完成。2022年,冬奧會、亞運會等多項體育賽事將召開,疊加政策紅利、資本入局,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升溫。
有分析指出,體育產業或成為萬億級消費藍海,2025年總規模突破5萬億,年均複合增速有望達到10%,賽事IP、體育裝置器材、賽事營銷、體育場館、體育消費、體育教培等環節將持續受益,行業多元化的收入模式會帶來更多市場機遇。
政策賽事雙加持
Wind資料顯示,2021年2月初至今體育板塊指數累計漲幅約19.05%;2021年體育板塊營收預計將達到8885.57億元,同比增長12.09%,遠超上兩年2.77%和1.12%的同比增幅;2021年體育板塊歸母淨利潤預計將達到185.07億元,同比增長101.86%。
上述資料背後是政策和賽事的加持。2021年2月8日,《冰雪旅遊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印發,旨在加快發展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7月24日落地的“雙減”政策支援、鼓勵孩子發展體育、藝術、科學類素質,體育教培熱度攀高。8月3日《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 年)》印發,明確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38.5%,縣、鄉鎮、行政村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群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16名,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
當代文體(600136.SH)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政策利好持續釋放,使體育行業發展在國家未來經濟工作中的戰略地位逐漸凸顯,也讓體育產業具備長期投資確定性”。
歐洲盃、奧運會、全運會、冬奧會、亞運會在內的多項國際體育賽事輪番登場,行業人士視2021、2022年為“體育大年”。
當代文體方面稱,“人們對國際頂級賽事的關注熱情持續走高,疫情後第一個全球範圍內恢復的大型賽事2020歐洲盃,就傳播力和影響力而言,是今年體育賽事、體育內容中的頂級IP,無論是從網際網路平臺的流量熱度,還是從廣告營銷的商業轉化維度評估。”
2021東京奧運會期間,消費層面,奧運會周邊產品檢索量直線上升,7月23、24日,京東運動國潮品牌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500%,運動員“同款”小黃鴨髮卡銷量增長380%;傳播層面,雖然電視收視率相比里約奧運會有所下降,但7月23日-8月8日快手-W(01024.HK)奧運相關作品及話題影片總播放量達730億次,端內總互動人數達60.6億。
冰雪產業迎機遇
近期冬奧會成為頗受國人關注的話題之一,冬奧會將為冰雪產業帶來機遇,包括冰雪健身場地及配套設施、器材裝備、運動培訓、旅遊、地產等環節想象空間已開啟,“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願景在逐步實現。
開源證券研報指出,“冬奧會日漸臨近,賽事營銷、周邊衍生品銷售等將逐步展開,相關公司或進入業績兌現期。作為首次由中國舉辦的冬奧會,廣告主對藉助冬奧會營銷的意願或較強烈,且國民關注度或遠高於此前的冬奧會,對相關內容平臺的流量拉動值得期待,另外冬奧會或拉動國人對於冰雪運動的熱情,驅動冰雪用品、裝置及服務需求提升,對於觀賽周邊旅遊消費亦有望帶來增量。”
面對將於2022年2月4日開幕的冬奧會,多個玩家正在發力。安踏體育(02020.HK)成為了冬奧會服裝合作伙伴,舒華體育(605299.SH)是冬奧會官方健身器材供應商,負責為冬奧會奧運村健身中心提供健身器材及相關配套服務。
快手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今年六月快手有幸成為首家持權轉播東京奧運會的短影片、直播平臺,同期的戰略合作協議也包括了2022冬奧會。目前快手已針對冬奧會開始了系列玩法及互動內容的設計,相比奧運會,我們將在賽事內容、達人矩陣及互動玩法方面加強使用者的參與感及內容的豐富度。由於冬奧會接近春節,我們也會利用直播、短影片的一些互動特性設計更多聯動及品牌活動。”
行業迎來新變數
記者調研得知,體育消費、體育傳播、體育教培是2022年最受行業人士期待的細分方向。
關於體育消費,當代文體方面稱,“消費結構的升級轉型將驅動體育相關消費的快速增長。從體育消費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們認為需求端將由傳統的體育製造用品初次消費轉向娛樂性消費、觀賞性消費的升級”。
體育傳播方面,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司長塗曉東曾表示,“5G技術的應用開啟了體育賽事直播新時代,在5G技術的支援下,超高解析度、高幀率、高動態範圍、寬色域的影片呈現讓觀眾享受沉浸式的體驗。”另有行業人士指出,5G時代來臨,體育內容的傳播速度將更加快捷,內容將更加豐富,呈現形式也將更多元化,利用沉浸式技術與互動技術提升數字媒體粉絲體驗擁有重要價值,我們看好體育內容數字化催生的更多機遇和盈利空間。
站在短影片平臺角度,快手方面認為,相比傳統呈現形式,短影片、直播平臺的優勢在於更靈活、濃縮更精煉的內容,有利於擴大賽事的傳播廣度和深度。基於UGC的創作生態,透過對擁有版權的內容二次創作,可以讓更多民間或者非機構組織、個人參與到體育賽事內容的呈現和分發中來,無論是個性化的解說,還是精彩片段剪輯,都會打造更多樣的觀賽體驗和商業機會。
“雙減”政策無疑為體育教培添了一把火,資料顯示,政策釋出以來我國藝術及體育運動類培訓企業新增3.3萬餘家,同比增長99%。多家公司表示,相關政策傾向開始明朗,十分看好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記者注意到,智慧體育教培已開始顯現,例如初創企業創屹科技研發的兵乓球發球機器人可實現人機互動,替代教練服務相關俱樂部、院校等。
不過行業亦存在諸多痛點。相比發達國家,我國體育人口、人均體育消費方面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疫情則給賽事的舉辦帶來不確定性。同時,缺乏相對權威的標準規範、整體運營管理水平不高、行業利潤水平普遍較低等問題仍存。
眾多玩家已入局
根據相關規劃,體育產業將成萬億級消費藍海。艾媒諮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告訴記者,針對該行業,“總體上可從兩個角度看,一是國民強身健體的熱情帶動行業繁榮,二是站在整個國家發展的角度,過去賴以支撐的行業勢必會降溫,需要新興行業填補、支撐甚至超越原來由支柱性產業所帶來的階段性成果”。
站在產業鏈角度,山西證券此前分析稱,“目前體育產業已經形成上游資源生產、中游產業運營與傳播、下游產品到達的完整產業鏈,同時融合新業態形成了新的經濟效益增長極”。
(圖源山西證券研報)記者梳理發現,體育產業鏈上游主要以賽事IP、場館、俱樂部、器材為主,中游囊括了賽事相關策劃運營營銷及產業延伸(如體彩、體育旅遊、體育資訊),而下游則涉及體育運動參與者、愛好者。
上市公司中,星輝娛樂(300043.SZ)等特別圍繞俱樂部發力,場館側包括萊茵體育(000558.SZ)等廠商,裝置商例如金陵體育(300651.SZ)、舒華體育、英派斯(002899.SZ)等,運營側包括華錄百納(300291.SZ)等,傳播側涉及分眾傳媒(002027.SZ),鞋服方面則有李寧(02331.HK)、安踏體育、特步國際(01368.HK)、361度(01361.HK)、滔博(06110.HK)等知名品牌,裝備方向包括三夫戶外(002780.SZ)等,而當代文體、中體產業(600158.SH)可謂“全能選手”。
值得關注的是,中體產業是國內最早以發展體育產業為本體的上市公司,主要涵蓋賽事活動、體育傳播、教育培訓、體育彩票、線下體育空間平臺、線上數字科技平臺、品牌運營、資本運作、標準認證、研究諮詢和體育地產等業務,券商稱其為“國內最純正的體育公司”。
安踏體育受到多家券商關注,相關人士做出展望,“2021年全年安踏品牌仍將實現20%以上同比增長,長期維持18%-25%以上增長;FILA品牌全年預計實現25%左右同比增長,長期保持雙位數增長,由高速擴張轉向高質量增長”。
近年來體育產業亦吸引了眾多資本佈局。例如網際網路健身方面,運動類健身APP Keep目前已完成八輪融資,吸引了軟銀、高瓴、騰訊等一眾投資方入局。運動鞋服方面,今年特步國際拿到了高瓴資本約10億港元的投資,市值一度突破300億港元;高瓴亦曾介入百麗國際專案運營,對其旗下滔搏進行數字化改造,短時間內顯著提升其資產價值。
上述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從投資需求方面,多元化的收入模式會為市場帶來更多機遇,促使體育生態系統中的利益相關方優化合作模式、整合專業資源,可以實現風險共擔、資產共享,產生可以降低成本的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