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俄羅斯聯邦被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認定俄羅斯反興奮劑中心違規,做出為期2年的一系列處罰。這導致俄羅斯國家隊不能參加包括奧運會在內的重大國際體育賽事。
這意味著俄羅斯運動員將再次像2016年巴西奧運會那樣不得代表俄羅斯參賽,不得身穿、佩戴任何帶有俄羅斯象徵的服飾,而且即便勇奪金牌,奏國歌環節也不能播放俄羅斯國歌,這對於俄羅斯而言是屈辱。
體育賽事一旦被西方政治化,就會是這個樣子,可見國際話語權多麼重要。
不久前,俄羅斯運動員委員會直接向俄奧委會提出建議,用歌曲《喀秋莎》代替俄羅斯國歌,作為俄運動員出場時奏響的樂曲。
俄羅斯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索菲亞·維利卡婭在接受塔斯社採訪時表示,大多數運動員投票贊成用《喀秋莎》。她說:“我們討論了不同版本的國歌,甚至是現代國歌,但最終選擇了《喀秋莎》。因為這是一首愛國歌曲,且為國際社會所熟知。”
該倡議也在俄羅斯國內也引起很大的反響。絕大多數演藝界的代表們支援這一倡議。甚至有運動員已經開始準備排練演唱《喀秋莎》了。
蘇/俄歌曲《喀秋莎》創作於1938年,但它的走紅卻是在偉大的衛國戰爭中。這首歌從後方到前線,從城市到鄉村,在蘇聯廣袤的國土上傳唱,成為蘇聯人民保家衛國和戰勝德國法西斯的一個象徵,並且成為了許多蘇聯歌唱家,如烏焦索夫、涅恰耶夫、維諾戈拉多夫、列緬舍夫、柯布松、別爾涅斯、魯斯蘭諾娃和奧庫扎瓦等人在音樂會上演唱的保留曲目。
?
由於這首歌,作曲家馬特維?布蘭特的名字世界聞名。他曾說:“無論我走到哪個國家,人們一定會介紹我是歌曲《喀秋莎》的作者。我的朋友不管來自多麼遙遠的地方,都要向我講述關於《喀秋莎》的故事。坦率地說,這讓我既感到很愉快,但又令我難過。有那麼多人談到我的《喀秋莎》,彷彿我創作的其他歌曲根本不存在似的。不過真正讓我心滿意足的,還是圍繞著《喀秋莎》所發生的一件事兒。這件事不是發生在巴黎,不是在佛羅倫薩,也不是在東京,而是在莫斯科。有一天我們乘車到郊外去。突然公路對面過來一隊迎親隊伍,那是當地農民舉行的結婚典禮,他們的衣著十分漂亮,載歌載舞,唱的歌正是《喀秋莎》。他們唱得是那麼委婉動聽,我完全被吸引住了,併為之陶醉!請想想,就連人們在農村裡辦喜事也唱起了我的歌,這是對我的創作勞動的最大獎賞,是一種最高榮譽。”
如今,《喀秋莎》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在世界各國廣為傳唱,經久不衰,在中國也是耳熟能詳,廣為人知。人們一提到蘇聯歌曲,首先想到的便是《喀秋莎》這首歌。
(2021年1月16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