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爾洛之所以在義大利多年來“無可替代”,除了自身的技術能力,以及風格清晰分明的外貌與性格,更重要的是他的成長經歷。
皮爾洛是以偶像巴喬為目標成長,以九號半形色出道,甚至是義大利青年隊的神射手,及後由於佈雷西亞時期的機緣,以及AC米蘭防守中場缺人的契機,才成就了這個獨特的“組織型拖後中場”角色。
這個位置、角色的名字固然好聽,有技術的防守中場,無論如何都比過往只靠身體對抗和熱血防守的防守中場來得優雅,但相比當年的維埃拉、羅伊·基恩、瓜迪奧拉,後置的貝隆等,之所以要給皮爾洛“新創”了一個新名詞,說穿了就是他不夠“全面”,沒法做到攻守一體。
皮爾洛的防守是後天苦練而成,由練習中提出打中衛、到刻意加強防守對抗訓練,都是他提高的要訣,但身旁有加圖索等人的存在,皮爾洛的防守只需要“有”便足夠。而且雖然場均還是能輸出11公里左右的跑動距離,但確實地防守的覆蓋範圍,也由於陣型與隊友的存在而適當地減負。
託納利本質上的區別,是他本來就是防守中場出身,這不僅僅是“拖後”,而是“防守”的原因,是他具備相當程度的攔截能力和防守能力。這使得他在意乙時期已經擁有不錯的防守資料,這是皮爾洛口中強調更加“全面”的原因之一。
託納利的腳下技術是新一輩中相當出色,特別是義大利國內而言也是稀缺的存在,以莫德里奇為偶像的他也敢於引球推進,這是他在義大利球圈備受關注的原因,畢竟若日尼奧算是入籍派,而託納利才是土生土長的人物。
不過這種頭髮飄逸的球員,目前而言無論在特點、風格、角色以及本身處理皮球的穩定性上,都非常飄忽,這一點也是尤文圖斯與國際米蘭一直關注,但遲遲不願拿出高價收購的原因。
作為三中場拖後的一位,託納利屬於“4號位”的球員,不僅需要負責在防線前作為屏障,同時也需要大量、頻繁地處理球權,由後場組織到反擊發動等,基本上都需要由他發起。防守能力上文略有提及,他確實能夠在攻守轉換的瞬間,透過跑動、纏鬥、對抗以及預判去完成攔截,但在意乙成功的防守方式,來到意甲似乎無法順利,在資料上出現嚴重的下滑,在場面上也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而且受限身型的不足,在陣地防守時的防守對抗成功率也處於低水平,這樣的防守實在很難稱得上足夠立足在前列球隊。
國際米蘭中場防守的問題,託納利在對抗上的貢獻相比布羅佐維奇還有所差距,高價簽入是否對陣容有足夠的提升,這一點有相當大的疑問。
而進攻方面,儘管有著隊友技術水平的問題,也有球隊傾向長傳反擊的進攻模式,但託納利作為組織者,傳球的成功率只有73%,這資料幾乎貼近哲科、盧卡庫的70%,確實有點難以讓人接受,這一點是否從佈雷西亞轉會到國際米蘭或是其他大球會就能解決?這是第二點疑問。
曼奇尼對託納利的定位相對清楚明確,將球員從拖後位置中“解封”,前提成為代替維拉蒂、森西的“6號”位,雖然在攻守兩端有相類似的職能,但卻有不同的活動範圍,更靠前的位置令託納利減少了長傳的頻率,加上身後有若日尼奧的存在,令他在節奏掌控上更加出色,防守上雖然對手的實力不濟,難以有效評價,但零碎的防守片段仍然看到他在靠前位置發揮跑動與逼搶,相比在球會的拖後位置來得自然和出色。
怎樣去定位託納利是新東家必須面對的挑戰之一,國際米蘭過往一直欠缺足夠的視野去裁培年輕球員,孔蒂是否能用好託納利?
沒有人能夠質疑託納利的潛力與天賦,但如同去年夏天的情況一樣,重金買入巴雷拉到底解決了球隊哪些問題?又會帶來了哪些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