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轉讓綠城中國控制權、退出公司董事會之後,宋衛平又在近日跟自己親手創立的另一家“綠城”說了再見。
9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近日,宋衛平已將手中所持有的浙江綠城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50%股份轉讓給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據悉該次轉讓由浙江省足協和浙江省國資委牽頭。
俱樂部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9月11日,浙江省足協將牽頭召開浙江綠城新隊名釋出會,屆時除了宣佈新隊名“浙江能源綠城俱樂部”之外,對相關事宜也會有進一步的資訊披露,而俱樂部方面目前正在梅州參加中甲聯賽。
“領路人”退場
“轉讓俱樂部是意料之中,但沒想到如此徹底。”9月10日,一名接近浙江綠城的人士對記者表示,自2018年引入淘寶投資失敗後,宋衛平對足球的心“已經淡了”。近年來也一直在找接盤者。據該人士透露,對於本次轉手股權的事宜,宋衛平直言,足球的事情“就不談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7月28日,就有相關訊息傳出,浙能集團準備接手相應的股權。
事實上,浙江綠城易主,宋衛平退出,對於足球產業並不發達的浙江來說,不只是換老闆那麼簡單。
1998年,彼時宋衛平的綠城房地產銷售額剛剛破億,手頭並不“富餘”的他一手創辦了綠城足球俱樂部,2000年接盤延邊足球隊班底,正式為浙江足球引入職業化。2001年,宋衛平召開了一場驚動中國足壇的釋出會,怒斥假球,開除6名球員,引發了“打假”風波。
隨後,意識到青訓的重要性,宋衛平創立了浙江綠城足球學校。2004年,綠城中泰足球訓練基地落成,投資1.3億元,自此開拓了綠城的青訓體系。而相比如今的恆大、上港、蘇寧等豪門球隊買買買的豪氣,立足青訓或許更加為中國足球紮下根基。
浙江綠城成立22年,宋衛平帶領著球隊有過2006年完成衝超的舉城歡慶,2011年更是衝入亞冠賽場揚眉吐氣,對於浙江職業足球來說,宋衛平無疑既是拓荒者也是領路人。
然而在2011年以後,足壇金元時代的到來,讓缺錢的宋衛平倍感無奈,2016年浙江綠城由中超降級,缺少投資的俱樂部也無力重來,並不斷地靠賣球員維繫。年投入只有兩億左右的綠城,想重返中超實際上已是奢望。
2017年12月27日,綠城中國以3.31億元收購綠城俱樂部50%股權。當時宋衛平是綠城中國的聯席主席之一,所以這次收購後,宋衛平依然手握俱樂部的話語權。
2018年,宋衛平60大壽,綠城中國易主,央企中交入主,宋衛平在綠城中國的股份進一步被稀釋,他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了小鎮上。同年,一度傳出馬雲主導收購俱樂部股份,但最終成空,找不到金主的浙江綠城似乎再次出頭無望。
2019年7月11日,宋衛平辭任綠城中國聯席主席。雖然還有50%俱樂部股份,但他的綠城控股和藍城集團已經沒有錢投資足球,俱樂部全靠持有另外50%股份的綠城中國支撐。
目前,宋衛平旗下主要資產包括藍城系多家公司。
國資入主重啟綠城?
根據工商資料,9月4日,浙江綠城發生系列工商資訊變更,宋衛平旗下綠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浙江綠城教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綠城俱樂部50%股份被轉讓給了浙能集團。俱樂部名稱也變更為“浙江能源綠城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該項變更早於公開資訊釋出,源於中甲聯賽需在9月12日開賽,相關事項需要儘早完成審批。
資料顯示,綠城中國董事長張亞東出任俱樂部董事長。有意思的是,雖然浙能佔了50%股份,但是在董事會的7個席位中,四位來自綠城中國,只有兩位來自浙能。這也意味著,在重大決策的投票中,還是以綠城的意志為主,浙能集團只扮演出資方的角色。
此外有媒體報道指出,宋衛平將被授予“浙江省足協名譽主席”稱號,該事項或在日後宣佈。
然而另一方面,記者瞭解到,在浙江省足協和國資委的牽頭協調下,本次股權收購後,對浙江綠城未來的發展有了初步的目標:浙江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足球隊,以配得上其經濟發展水平。
這是否也意味著浙能集團未來將大力投入資金支援浙江綠城?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中超聯賽多家頂級俱樂部由國資控股,也取得了不錯成績,例如老牌強隊山東魯能,新晉強隊上海上港等。
資料顯示,浙能集團是全國盈利能力最強的省級能源企業,由浙江省政府100%控股。它供應著浙江一半的電力和煤炭、80%以上的天然氣,年營收超過500億元,總資產超過2000億元。
截至2018年7月,浙能集團在職員工23000人,企業總資產2005億元,所有者權益1067億元;控股浙能電力和寧波海運兩家A股上市公司,管理企業200餘家;年發電量1300億千瓦時,佔全省統調電量50%以上;年供應煤炭6000多萬噸,佔浙江省煤炭消費總量將近一半;年供氣量87億立方米,佔浙江省天然氣消費總量的83%。旗下另一家子公司浙江省新能源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遞交了A股IPO招股書。
對於未來浙能集團在浙江綠城上將會有何種規劃和投入計劃,記者9月10日試圖聯絡浙能集團方面,但暫時未能收到回應。此外,綠城中國方面也對記者表示,暫時沒有相關資訊的釋出。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