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東東莞6月20日電 題:飛翔吧,折翼的雛鷹
新華社記者王浩明 蘇斌
20日下午4點半,東莞籃球中心,一位少年站在中圈,用左手將籃球拋起,球在到達最高點後開始自由落體,直到被易建聯輕輕摘下。
這是CBA複賽首日廣東對山西的賽前跳球儀式,這位少年顯得有些緊張,因為這是他第一次站上夢想的職業籃球賽場。但手指挑起籃球的那一刻,他的眼睛卻開始發光。
從球拋起到落下,或許不到一秒的時間,對13歲的張家城來說,恍如隔世。
多年前的一次意外中,他失去右臂;兩年前,他卻愛上了籃球。
“只有一隻胳膊怎麼打籃球?”這個問題始終縈繞心頭,今天,他給出了最好的回答。
一隻折翼的雛鷹,仍要翱翔天空。
(小標題)折翼
多年前,張家城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部分右臂。
張家城的母親譚妙玲回憶道,在醫院孩子幾乎沒有哭,當大人看著他心疼地落淚時,他卻說自己的手臂會“再長出來”。
從此之後,即使在炎熱的夏日,他都會穿著長袖上衣。
“我想努力去證明我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至於我的右手,我選擇忘記它。”張家城說。
那段讓家城爆紅的運球影片下,有人這樣評論:“看了幾遍居然看不出這個孩子少了一隻胳膊,他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做到這些。”
(小標題)磨礪
2018年,在家鄉雲浮市雲安區高村鎮舉辦的暑假培訓班上,張家城第一次接觸到籃球。
當時培訓班的老師石曉華還記得這個孩子:“看觸球就知道,他從來沒碰過籃球。”
這不妨礙他愛上這項運動,但他顯然要比別人付出更多。
“雖然很難,但我在打球時能感受到快樂。”張家城說。
他一遍一遍重複著很多人看起來枯燥乏味的練習,甚至連睡覺都抱著籃球。
像《鷹之路》中受傷的雛鷹,既然嚮往天空,無論再難,都必須學會飛翔。
“他常常練到汗流浹背,房間的地板上總有一大攤汗水,我隔一段時間就要拿拖把清理一遍。”譚妙玲說,家城每天都會練習籃球兩小時,兩年來他打壞了三個籃球,穿破了七雙球鞋。
(小標題)超越
體育讓張家城超越了自我,而在這個特殊的時刻,體育的力量也正超越國界和改變世界。
張家城的運球影片在網路上爆紅後,大洋彼岸的美職籃球星庫裡在微博釋出了一則“尋人啟事”。
“這個孩子是誰?幫我找到他!”
從此,庫裡也與家城開始了一段在社交網路上的“隔空”對話。
庫裡在自己的籃球影片課堂中這樣寫道:“這個影片會幫助你成為一個更好的運球手,就像家城一樣!”
庫裡向家城致敬的微博影片收穫了超過17萬個“贊”,他暖心的行為也讓球迷在影片下面回覆:“你真是一名優質偶像和勇士!”這條回覆得到了超過7000人點贊。
庫裡讓張家城在海外“一球成名”,而張家城也讓庫裡在中國收穫了更多的讚賞。
在經過了漫長的等待之後,CBA宣佈複賽,也成為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以來首項恢復進行的國內大型體育賽事。
複賽前,中國籃協主席姚明發布了一封公開信,他在信中說:“作為國內第一個重啟的全國性大型體育賽事,CBA的複賽對於全面推進復工復產,恢復生活秩序,戰略意義深遠,其社會影響已經超出了籃球運動本身。”
家城站在了籃球場,與CBA複賽,乃至全國的復工復產,正是同樣一種隱喻——為了一個信念,克服困難,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正如CBA賽前的宣傳片《生來倔強》中所唱到的:“有一種力量無人能抵擋,它永不言敗生來倔強,有一種理想照亮了迷茫,在那寫滿榮耀的地方。”
複賽首日,觀眾席上沒有球迷,但並不空曠,巨大條幅上的“敢夢敢當”和“致敬每一個拼搏的你”,寫給家城,也寫給每一個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