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7日電 (記者林德韌、何磊靜、姚友明)疫情沒有阻擋青少年們對籃球的熱愛。從5月開始,一項名為“我是少年運球王”的線上籃球活動風靡網路,根據最新資料,該活動的抖音話題已有超過1800萬次的播放量。
活動緣起於中國籃球協會、“CBA你我TA”、姚基金、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等聯合發起的《籃不住的體育課》。中國籃協主席姚明、中國國家女籃隊長邵婷等籃球界知名人士,都曾以“我是少年運球王”挑戰發起人身份亮相。
對於這項走紅網路的線上籃球活動,中國籃球協會副主席許閩峰表示:“既然線下不能活動,那我們就充分利用網路,聯合我們這些優勢資源,各方強強聯合,各自拿出最好的東西提供給孩子們,搭建一個大平臺,讓孩子們來充分展示,增強他們的信心。”
許閩峰直言,在活動發起的時候,並沒有想到能夠收到將近4000段影片。“這也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發。籃球雖然是集體運動,但是裡面有很多是個人因素組成的,我們用這種網路模式,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居然可以讓孩子們把籃球裡面蘊含的魅力挖掘出來。”許閩峰說。
近年來,許閩峰一直在為“小籃球”專案傾注心血。小籃球是一項使用小型籃球的兒童體育活動,主要針對6-12歲小球員,籃球、籃筐、場地、規則均按照兒童身體發育的特點而設計。2019年,中國小籃球聯賽的6個大區賽共有18萬小球員參與,較2018年首屆聯賽幾乎翻了一倍,參賽隊伍也達到了近3萬支。
“我是少年運球王”線上活動的意外收穫,讓許閩峰打開了小籃球專案的發展思路。他說:“其實以後可以把籃球分解成很多動作,讓沒有機會參加全國小籃球聯賽的孩子,在線上比單項技術,這樣就可以把活動的面擴得很大,讓更多的孩子參與。”
重教育、重普及、輕錦標是“小籃球”專案秉承的原則,在專案推廣的前兩年,中國籃協聯合各方摸索出了一套軟、硬體的小籃球標準,並已經開始在一些地區進行推廣。
許閩峰說:“我們首先不去考慮錦標,還是希望大家以一種熱愛、以一種平常心來參與。比如,比賽期間的禮儀教育,其實就很重要。我們有三個行為準則,一個是給球員的,就是尊重對手;家長我們也有一個準則,你來看球,要為他們喊加油,你不能夠去擾亂賽場、干擾判罰;還有一個就是教育裁判員,要他保持公正的吹罰。從第一年到第二年,很多孩子已經形成了習慣,比賽完以後跟對手去敬禮,跟教練員敬禮,然後把自己的東西擺整齊,人走了以後所有場地收拾乾淨等等,這是一種習慣的養成。”
從10萬到18萬,小籃球聯賽的參與人數增長喜人,許閩峰預計,這一數字在5年內就有可能突破百萬。不過他同時也表示,在數量增加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參與質量。對於這一點,中國籃協“小籃球”專案負責人宮彬也深有體會,她說:“不追求數量,我們覺得只要這聯賽做得好,自然而然的,參與數量就會慢慢增加了。”
在普及籃球的同時,“小籃球”專案也為培養中國籃球競技人才提供了一座寶庫。許閩峰對此表示:“小籃球每年的各個年齡段,都可以進行篩選,比如十歲年齡段可以篩選100個,我就一直跟蹤,到11歲可能變成80個,12歲變成60個,13歲變成40個。到十五六歲的時候,這些人才就有機會參加國際籃聯U字頭系列比賽了。我們從小一方面是要抓興趣,另外如果一旦發現合適的人才,我們也會加大技術培養力度,給他們提供更好的平臺和機會。”
許閩峰透露,現在中國籃協已經做了一個大資料系統,一些優秀籃球人才成長的各個階段,每一年打什麼比賽,獲得什麼成績,都會彙總在檔案裡。
許閩峰說:“只有走這種根本性的道路,人才才有可能源源不斷地出現,一定要靜下心來。不必太著急,只要我們每年都繼續讓更多的孩子喜歡籃球這項運動,人才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
圖片:中國籃協提供
中文編輯:王楚捷
新媒體編輯:鄭道錦
簽發:彭東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