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屆東亞杯男足比賽7月27日落下帷幕,東道主日本隊3-0大勝韓國隊,以2勝1平積7分的不敗戰績奪得本屆賽事冠軍,韓國隊2勝1負積6分獲得亞軍,國足選拔隊最後一輪1-0擊敗中國香港隊,以1勝1平1負積4分的成績收穫第3名,中國香港隊3戰皆負,積0分,排名墊底。
國足選拔隊出戰東亞杯,首場比賽0-3輸給韓國是情理之中;第二輪0-0逼平日本隊,實屬僥倖;1-0擊敗港足,是如願以償。主教練塞爾維亞人揚科維奇完成最低目標,贏一場(戰勝港足),至少進一球,排名沒墊底。
東亞杯是揚科維奇的“中考”,從成績看,應該是“過關”了,10分制評分的話,可得6.5分。
12強賽結束至今,敗軍之將李霄鵬何去何從,國家隊建設幾近停滯,足協把注意力集中到恢復聯賽和其他國字號隊伍建設,焦點集中在揚科維奇接手國家隊主教練教鞭,需要一個契機和“說法”。
而東亞杯1-0小勝中國香港隊沒掉鏈子,0-0平日本則屬於意外驚喜,畢竟奪冠的日本隊3-0大勝韓國隊,如此對比或有一定參與價值。
從現實需要看,揚科維奇接替李霄鵬的話,應該沒有“雜音”了,畢竟面對3個對手,塞爾維亞人交出了一份還算“及格”的答卷。
從年齡層面看,國足選拔隊是一支“娃娃兵”,共24名球員,其中20歲球員2人,21歲球員5人,22歲球員8人,23歲球員7人,25—29歲球員1人(蔣光太28歲),30歲以上球員1人(譚龍34歲),球隊平均年齡22.6歲,是本屆東亞杯平均年齡最小的球隊。其他3支球隊,日本隊平均年齡25.4歲,韓國隊平均年齡25.5歲,中國香港隊26.4歲。
從國際足聯積分系統世界排名、亞洲排名看,目前日本隊亞洲排名第2,世界排名第24,韓國隊亞洲排名第3,世界排名第28,中國香港隊亞洲排名第25,世界排名第145,而中國隊亞洲排名是第11,世界排名第78;從這個角度印證國足選拔隊必須贏下港足的原因。
但是,有的因素同樣不容忽視。
日本隊全部由本土J聯賽國腳組成,韓國隊基本由K聯賽和在中超踢球的隊員組成,這2隊中在歐洲聯賽拼殺的旅歐國腳全部沒有入選,因此,東亞盃賽日韓兩強的表現,並非是真正的日韓國家隊水準。
中國香港隊排名不高,但實力不弱,隊員配合默契,何況在挪威教練約恩-安德森帶領下,6月份2023年亞洲盃預選賽D組小組賽,以2-1和3-0的比分擊敗阿富汗、柬埔寨,0-4負印度,以3戰2勝1負的成績已經晉級明年亞洲盃決賽圈,正處於強勢上升階段。
事實上,國足選拔隊近2年多時間,透過國際熱身賽發現問題,提升水平的機會相當少,只有今年3月的迪拜杯。整支球隊具有國際A級大賽經驗的球員只有譚龍、蔣光太、朱辰傑、戴偉浚4人,可以想像,絕大多數U23國腳完全是“初體驗”。
說實話,選拔隊在本屆東亞杯的表現,值得表揚和點贊,畢竟能0-0逼平實力強勁的東道主,讓人是格外開心和驚喜。
儘管也有媒體和球迷稱森保一麾下的這支球隊是“日本三隊”,保羅-本託教練手下的球隊是“韓國二隊”,國足選拔隊沒有被日本隊“打花”,還1-0戰勝老辣的中國香港隊,難能可貴。關鍵是最後一輪比賽,日本3-0大勝韓國,足以說明東道主球隊的實力,而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
其實,國足選拔隊東亞杯三場比賽,展現出了三張不成熟的“面孔”。
首戰中國隊0-3不敵韓國隊,揚科維奇“理想化”設計從5—4—1到3—4—3防守反擊打法,結果是整場比賽只有541陣型的5後衛打法,不見343陣型的3前鋒戰術,國足隊長、中後衛朱辰傑情急之下匪夷所思的“烏龍頭球”,徹底打亂塞爾維亞人的賽前佈置,而連續失3球暴露出後防線的“系統性風險”。
次役0-0逼平日本,揚科維奇對國足選拔隊後衛線改造是成功的,至少“吳少聰+朱辰傑+蔣光太”三中衛組合表現,遠遠超過首輪“朱辰傑+蔣聖龍+蔣光太”組合,揚帥的變招是何宇鵬替換右邊翼衛徐浩峰,陳國抗替換右邊前衛劉祝潤,控球率從踢韓國只有26%,變成對陣日本上升到34%,射門1次變2次,角球0次到3次,比分從0-3,變成0-0。如此看來,揚科維奇對防守戰術佈置有心得。
第三場對陣中國香港,這是一場揚科維奇不能輸的比賽。
國足選拔隊雖1-0獲勝,拿到3分,守住了底線目標。但中國隊踢得不好,以時間段劃分,比賽開始15分鐘,國足還像是一支亞洲排名前10的球隊,不過,20分鐘以後,這支中國隊踢得太爛,若不是門將韓佳奇發揮神勇,以及對手的射術不精,國足完全可能失3球。
技術統計顯示,雙方的控球率五五開,但對手更具威脅,射門數國足只有7次,比港足少6次,射正數相同都是3次,角球是國足8比4佔優,但優勢集中在上半場比賽開始前20分鐘;國足進攻72次,比港足少2次;危險進攻34次,比港足少12次,顯然,國足選拔隊在局面上處下風。
此役,揚科維奇對國足首發進行微調,與上一場11人名單相比,左邊翼衛溫家寶和後腰黃嘉輝坐替補席待命,徐浩峰、蔣聖龍2人打首發。從陣型看,應該還是3中衛,但實戰中,第25分鐘以後,陣型變成了4後衛,徐浩峰退回左後衛防守位置,大多數時間是4—1—4—1,蔣聖龍打單後腰,突前前鋒是譚龍。
國足3—4—3陣型曾在迪拜杯亮過相,受到好評,但東亞杯根本沒打出來,且亂得像“一鍋粥”。尤其是中後衛出身的蔣聖龍,防守位置感差,後腰戴偉浚專門司職組織和穿針引線,兩人之間幾乎沒有連線。
蔣聖龍的踢法是中後衛的架勢,比較喜歡掄大腳,本方隊員組織進攻時,蔣聖龍應該跑出空檔來接應傳球,但是比賽中,其習慣盯防住對方進攻隊員,對手跑到哪兒,他也跟到哪兒,導致隊友擲界外球也好,從邊路往中路傳球也罷,經常找不到極佳的出球線路。
這場德比戰,國足選拔隊踢得很辛苦,遭對手圍攻和吊打,門前險象環生,中場完全失勢,雖說和體能有關,但一些隊員比賽中很隨意,甚至有的看輕港足,技術動作是想當然。
揚科維奇下半場前20分鐘使用4個換人名額,溫家寶第46分鐘換下徐浩峰,葉力江、徐越第54分鐘分別換下蔣光太、戴偉浚,第64分鐘迪力依米提換下蔣聖龍,結果第66分鐘,國足前場隊員連續實行高位逼搶,擋下對方出球,被譚龍得到,不調整,直接怒射打入球門死角。
這是一記制勝球,是國足選拔隊本屆東亞杯首球,也是唯一進球,但說實話,這粒進球屬於誤打誤撞,沒有任何技戰術含金量,不客氣地講,是“蒙進去的”。
揚科維奇賽後表示:“對這場勝利我其實不太滿意,尤其是在體能方面,沒有踢出相應的打法和陣型,但體能方面的問題是可以理解的……”
國足選拔隊對弱旅港足沒有實施高位逼搶,沒有全力去拼搶,相比前2場儘管已經能開始全力進攻,但破門乏術,還有打死守反擊的味道。
值得注意的是,國足選拔隊共24名球員,替補席劉祝潤出場2場,首發1場,累計出場74分鐘,蘇士豪同樣出場2場,累計出場28分鐘,除替補第二、第三門將彭鵬、黃子豪2人是0分鐘出場外,真正沒有出過場的隊員是麼旭辰、梁少文和劉若釩3人,都是0分鐘出場。其中梁少文是補招,是因牛梓屹有傷落選。而劉若釩遭棄原因成謎。
而海港前鋒劉祝潤、三鎮前鋒陶強龍、南京門將黃子豪3人被足協徵調入選U21國足,隨隊赴克羅埃西亞拉練至今年十月份,這樣的競爭讓前鋒劉若釩的未來更加充滿不確定,畢竟還有高中鋒郭田雨有望隨時進入國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