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花鳥,用色很重要
在“畫道之中,水墨至上”觀念的籠罩下,中國畫的用色同筆墨相比一直處於次要地位。歷來論畫者,或論筆墨,或談章法、意境,真正涉及到用色的論述少之又少。實際上,中國傳統畫家對色彩的重視要比對筆墨的關注早得多
在“畫道之中,水墨至上”觀念的籠罩下,中國畫的用色同筆墨相比一直處於次要地位。歷來論畫者,或論筆墨,或談章法、意境,真正涉及到用色的論述少之又少。實際上,中國傳統畫家對色彩的重視要比對筆墨的關注早得多
花鳥園地的不倦耕耘者——許敬如花鳥花解讀賀萬里當1990年許敬如首次到省城合肥舉辦個展的時候,他的畫著實讓到會的知名畫家學者們驚歎不已,一則驚許敬如在艱苦貧困的環境下對畫藝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與勤奮:二則
李鱓(shàn)1686-1756年,字宗楊,號復堂,別號懊道人、藤薛大夫、中洋氏、木頭老李等。揚州興化縣人,是明代首輔李春芳的六代後裔,家庭生活優裕。李鱓自幼聰慧,並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時代一面攻讀
李亞筆墨,入古而能出今,因物造形,具體而微,多向宋元討生活,事欲工而畫欲精。一石一水,五日十日;思構縝密而落墨矜慎,故展畫而觀,雖有時氣,而猶見古人。嘗見其寫生線描小稿,筆不厭精,墨不厭繁,正如白石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海上畫派和京津畫派的花鳥畫家們,承襲近代時期(1840—1949)形成的海上畫派花鳥畫和京津畫派花鳥畫的優良傳統,深入生活,反映時代變化,謳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即使在
紫藤,是一種落葉藤本,攀爬纏繞型大藤本植物,一般盛開在三四月份,盛開的時候大串大串的紫色花穗垂掛枝頭,燦爛繁華,迎風搖曳,驚豔無比。因此,古往今來許多畫家都喜歡把紫藤花作為花鳥畫的創作題材。而這紫藤也
李亞筆墨,入古而能出今,因物造形,具體而微,多向宋元討生活,事欲工而畫欲精。一石一水,五日十日;思構縝密而落墨矜慎,故展畫而觀,雖有時氣,而猶見古人。嘗見其寫生線描小稿,筆不厭精,墨不厭繁,正如白石翁
1928年,國立藝術院(後改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創立,蔡元培提攜倡導中西融合改造中國畫的林風眠為院長,聘請沒有受過系統西洋美術教育、堅定捍衛中國畫傳統的潘天壽為國畫系教授、主任。1930年,林風
諸葛亮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此言甚是。有這麼一個畫家,他的畫嚴謹樸實,注重筆墨韻味,畫風清新細膩,富有
張其翼(1915.2.4 -1968.10.25),滿族, 字君振,號鴻飛樓主。滿族,原籍福建。久居北京。祖父張德彝曾任清政府駐歐使節,是目睹巴黎公社革命過程的中國人。張其翼幼即喜畫,曾請金城到家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