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宝剑缘何千年不锈?

  1965年,在湖北江陵发掘的一号楚墓中发现了越王勾践剑,此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剑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线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剑身一面近格处刻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越王宝剑

  此剑埋藏2000多年,依然锋利无比,当时有记载说:“拔剑出鞘,寒光闪闪。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二十余层一划而破。”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为什么不锈呢?1977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的专家们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组一道,采用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析法对越王勾践剑进行了无损科学检测,得出了剑身青铜合金分配比的准确数据表。


  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的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代在精密磨床上生产出的产品相媲美,比如说宝剑的尾部是圆锥体底座,座内内空,有极其规整的11个同心圆刻纹,间隔只有0.2毫米,圆圈中间还有细绳纹,这是现代的车床技术都无法实现的。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硫化处理”这个结论,简单地说,“硫化处理”就是将一些物质稀释后包裹在物体表面。学者们认为,越王勾践剑是经过硫化铜的处理,这样就可以防止锈蚀,以保持花纹的艳丽。但后来许多仿制“越王勾践剑”的商家和个人,在经过无数次的对比后发现,最接近“越王勾践剑”原始“包浆”的只有硫化铬,而非硫化铜。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春秋时期的中国人是否掌握“硫化处理”技术?据说“硫化铬”是德国于1937年、美国于1950年才发明的,并列为专利。其实像这样不可思议的技术原素,在中国并非孤证。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有这样一句话:“一号兵马俑坑T2第十一过洞的一件青铜剑,出土时因被陶俑碎片压住而弯曲,当把陶俑碎片拿掉后,剑立刻反弹恢复平直。”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名词“记忆金属”,又叫形状记忆合金,此项技术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世界材料科学中。

  越王勾践

  由于袁文中没有细节的描述,人们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把秦代的青铜剑被陶俑的碎片压弯了几千年,当把碎片移开后,剑身立刻反弹恢复平直。因为一号坑在建成的初期发生大火,发掘中多处发现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系。如此算来,此剑可能被压2200多年。


  或者有人说:可能只是发掘时不小心掉落的碎片砸中了宝剑。但这样一个小意外会被郑重其事写在研究报告中吗?

  宝剑

  “罗马帝国”城为何在中国发现?

  上个世纪50年代,在我国一个历史文献中记载了一支百余人的神秘部队,有部分史学家认为,它是中国境内的一支罗马军队,在中国有一座罗马城,但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军队排列成“鱼鳞阵”

  问题是由《汉书陈汤月绷引起的》又书陈汤才勃中记载,在公元前36年的秋天,由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率领的4万汉朝军队,分兵两路,在康居与匈奴邪支单于率领的军队短兵相接。书中写道:“望见年于城上立五彩9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这“鱼鳞阵”个字,引起了史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因为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关于“鱼鳞阵”的记载只此一处。


  学者们分析,要想把军队排列成“鱼鳞阵”,需要高度的组织训练并有相应的阵列条规来指导。这对于任何游牧部落或其他未开化的民族来说,都是难以做到的。尤其像匈奴这样的游牧部落,打仗只是靠勇敢的精神,从未经过什么严格训练。而这支训练有素、阵列周密的部队到底是哪里来的呢?有人分析它很可能是一支罗马军队。

  古代阵法中的鱼鳞阵

  1955年,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德伯斯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中国人在康居城见到的士兵列于城门两侧的阵列,是典型的罗马阵列—龟甲形攻城阵,这种阵列世界其他军队中都不曾有过。士兵使用的是长方形盾牌,盾牌的正面呈现圆凸状,手持盾牌的士兵并肩站在一起,这种景象若用一个典型的中国平面绘画者的眼光来看,跟鱼鳞很相似。


  后来,他又以《古代中国的一座罗马古城》为题,撰文写道,当年甘延寿、陈汤在这次战争中斩邪支阔氏、太子、名王以下共1500人,生擒145人,降虏千余人,并把这些人分配给了周围参战的15个小国。他说,生擒的145人就是布阵的“百余人”,他们见到邪支人兵败后,就停止了抵抗。他们被安置在一个特设的边境城镇中。这座中国境内的罗马城,直到公元746年之前一直存在着。

  这支罗马军队是怎么来到东方的呢?澳大利亚历史学家戴维,哈瑞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他得出了与德伯斯相近的结论。据他掌握的材料,在公元前60年,罗马的庞培因战功受到了元老院的奖励。可当他回到罗马时,发现自己在政治上已没有了地位,虽在表面上看他与恺撒和克拉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实际权力则掌握在后两人手中。


  公元前55年,出任叙利亚总督的克拉苏,因缺乏为罗马人所敬重的军事上的建树,不顾手下人的反对,急不可耐地发动了对帕提亚的战争。公元前54年,他率领4万多人的大军,入侵帕提亚,双方在卡雷展开了激战。战斗开始后罗马人就处于劣势。帕提亚人以优势兵力,包围了罗马人,箭发如雨,罗马人为了抵御利箭的进攻,只好组成方阵,把盾牌立在周围。

  全面战争

  这是典型的罗马战术队形,即送锁盾龟甲形攻城阵。而帕提亚人却有办法破坏他们这种阵法,他们从盾牌的上方或下方射入利箭,造成了罗马人的大量伤亡。在这场战斗中,克拉苏死在了战场上,有1万多人丧生,1万多人被俘,有近1/4的人逃到叙利亚。剩下的一小部分,由克拉苏的儿子率领,经过10多年的辗转迁移,最后成为北匈奴的附庸。


  但对上述说法也有不同的意见。1962年,华裔历史学家余英时在他的英文着作极代中外经济交)中,对上述说法进行了驳斥。他认为,根据汉朝制度,设县至少要有几千人口,只有145名罗马军人是不可能设县的。而台湾秦汉史研究专家邢义田对上述两种意见不置可否,认为谁是谁非一时还很难确定。

  戴维哈瑞斯认为中国的罗马城还是存在的,必须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为此他于1989年再次来到中国。他与兰州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的关意权和在兰州大学任教的前苏联专家弗维瓦谢尼金合作,在一份公元前9年的地图的帮助下,确认了“罗马城”位于兰州西北约300千米的永昌镇附近,并准确地找到了这处废墟。但他找到的到底是不是罗马城,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湖南古墓内出土两千年前青铜宝剑 光亮如新

  潇湘晨报10月24日报道,10月23日,记者从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日汨罗市罗城社区桐子坡一在建工地发现一处古墓群,已发掘墓葬23座,出土青铜兵器、玉器、陶器等文物60余件,初步判断为岳阳地区发现的分布最为密集的东周墓葬群。

  岳阳市文物管理处一位罗姓研究员介绍,23座墓都呈东西向,墓葬内,墓壁制作规范,墓内填土都是经过制作的“五花土”。

  墓群分布的特点是聚族而葬,墓地既有贵族墓,也有平民奴隶墓。贵族墓主要相当于“大夫”“士”这一级别的墓。贵族墓的墓葬规模较大,并有生土二层台和墓道。

  根据这些特征判断,这是典型的家族墓葬群。

  这批墓葬已出土的文物有青铜器、玉器、陶器、滑石器。青铜器以剑、戈、矛、箭镞为主,玉器有玉佩、玉饰等,陶器有鼎、敦、壶、豆等,滑石器有滑石壁等。

  “墓葬内,还发现了一把青铜兵器,虽然已过2000多年,但还闪闪发光。”罗研究员说,这件青铜器非常锋利,保存状况非常好,约50多公分长。

  至于青铜兵器经过2000多年依然闪闪发光的原因,罗研究员解释称,是由于白膏泥的保护作用,而在那个年代,青铜器造型别致,生产工艺复杂。

  桐子坡墓葬群所发掘的这批古墓,年度跨越2000多年,以楚文化的特征为主,内涵十分丰富。

  考古人员分析称,这批发掘资料,不仅为人们展示了东周时期的丧葬风俗,而且可以透过这些出土文物遗迹,看到当时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对研究当地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据岳阳市文物管理处副主任黄军认介绍,汨罗是春秋战国古墓葬埋藏非常密集的一个区域。


  越王勾践是史上最具创造性的皮条客!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灭吴凭的是大夫文种献的包括用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的“九术”,也就是九个绝招。除此之外,勾践自己也有一个绝招,就是为鼓舞士气,为士兵们拉皮条,提供性服务。

  第一:勾践觉察到不对,灵机一动,便弄了些犯了过错的寡妇上山,其用意十分清楚,不用明说。这一招还真管用,得到满足的士兵们死心塌地地冲向了吴国,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吴国被灭了。

  当年勾践为了灭掉吴国,率领军队出征,途中路过独妇山或者独女山时,可能是因为士兵们觉得此战九死一生,有去无回,难免产生了消极情绪。勾践觉察到不对,灵机一动,便弄了些犯了过错的寡妇上山,其用意十分清楚,不用明说。这一招还真管用,得到满足的士兵们死心塌地地冲向了吴国,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吴国被灭了。


  第二: 游女既不是妓女,也不是普通民女,而是介于民女与妓女之间的临时性伴侣,今天称之为一夜情女人。为什么不说勾践以“飨”或以“慰”军士,而用了一个“游”字?这要从《诗经》中的“游女”说起。《诗经·周南·汉广》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此游女,有人解释为出游的女子,也有人解释为汉水的女神。

  这种游女在当时很多,《韩诗外传》就记载了郑交甫游汉江巧遇两个游女,羡慕不已,向游女索取佩带上的饰物,游女解佩赠之,但霎时,游女及佩饰均不见。有人说游女是妓女。


  不过,从“不可求思”的诗意和郑交甫的失败来看,游女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妓女。根据一些书籍所记两位游女形象推断,我个人认为游女既不是妓女,也不是普通民女,而是介于民女与妓女之间的临时性伴侣,今天称之为一夜情女人。

  这种女人才艺双绝,非情投意合不会轻易和人交易。郑交甫本来想交点桃花运的,谁知人家没看上。正因为不那么容易让人得手,却又总让人难以思慕,因而才被美化为神女,神女可以说是文学家们意淫的产物,根本就不现实。

  而那时对这种一夜情现象叫做“野合”,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比如说孔老二的父亲叔梁与颜徵的野合,还比如宋玉的《高唐赋》就记述了楚襄王于云梦之台梦见与一妇人的野合。

  第三: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勾践真的是聪明至极,想出这么个绝招,当皮条客,解决了士兵们的生理问题就是解决了思想问题,当然也就是解决了战斗力的问题。难怪后人在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扬广大,专门建立了营妓队伍。


  勾践为士兵们提供的“有过寡妇”便是此类,她们绝对不是妓女。但寡妇有过,多半是男女方面之过。将这些有过寡妇送给士兵们,真是一举数得,即解决了士兵们的性饥渴问题,又惩罚了寡妇,当然同时也解决了寡妇的生理问题,省得她们再犯错误。

  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勾践真的是聪明至极,想出这么个绝招,当皮条客,解决了士兵们的生理问题就是解决了思想问题,当然也就是解决了战斗力的问题。难怪后人在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扬广大,专门建立了营妓队伍。

  可勾践这么做的遗留问题是很严重的,居然导致了一种地位低贱的“堕民”出现。清茹敦和《越言释·上》云:“颇闻句践时,简国中之寡妇淫泆者,则皆输山上,壮士忧愁者,令游山下,以适其意。此其所孕育皆出于野合,其势自不得与齐民齿,或者支流蔓延,遂成此一种乎?” 由此看来,勾践如果不把越国全国的寡妇都拉来,一时半会恐怕也造不出这么多人来。


  免死金牌与尚方宝剑“谁更厉害”?

  “尚方宝剑”乃是皇帝御赐钦差大臣之物,不仅具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同时也是地位、权力的象征。“尚方宝剑”就是由尚方所锻炼的宝剑,亦称为势剑。尚方(即上方)是掌管供应制造帝皇所用刀、剑等器物的一个机构。这个机构是秦朝开始设立的,负责官吏称为尚方令、尚方丞。尚方剑本为斩马剑,非常锋利,可以断马,由于藏在尚方,便俗名“尚方宝剑”。

  “免死金牌”一般指丹书铁券,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丹书铁券是用朱砂写字,铁制的凭证。始于汉高祖,后代沿之。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券从中剖开,左半颁给持有人,右半内藏朝廷府库。有事就将铁券勘合,以作为凭据。

  南北朝以后,开始具有免罪免死的功用。梁时用银填字,即银券,隋时用金填字,亦称金券金书。所以后世称铁券为金书铁券,又因铁券可以世代相传,又称铁券为世券。

  国家博物馆珍藏有公元896年唐昭宗嘉奖吴越王钱缪讨伐董昌有功颁赐于吴越王的铁券。该铁券铁质铸成,形如覆瓦状,上嵌金字350个。其中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的内容。

  谁能握有尚方宝剑?当然是德高望重深受皇帝信任的官员。手握尚方宝剑,就等于掌握了几乎与皇帝一样的审判权柄,可以对犯罪的官员先斩后奏,既使对方是位列三公九卿也照斩不误。


  而免死金牌则是一种护身符,拥有免死金牌的官员通常都是大功臣,皇帝为了感谢他们对江山社稷作出的贡献,特赐他们免死金牌,在他们将来犯下死罪时(谋反罪除外),可以保全性命。由此可见,尚方宝剑是用于夺取人的性命,而免死金牌则用于保全自己的性命。

  那么,当一位持有尚方宝剑的钦差准备动用先斩后奏的权力杀人时,却发现对方竟持有免死金牌,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办呢?也就是说,尚方宝剑与免死金牌相遇,谁更厉害?谁服从谁?

  这尚方宝剑和免死金牌,一件是逾越所有诉讼程序,可以斩杀任何等级的犯罪官员的御赐利剑,一件是具有刑事豁免权,可逃脱除谋反罪外任何罪责的皇授金牌,两者作用相对立,但法力相当,它们似乎既能克制对方,却又无法压制对方。

  对于尚方宝剑和免死金牌,我们大多是从小说、戏剧以及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但是,我们又从未见到过这两者同时出现,针锋相对的一面。在上述作品中,只要出现尚方宝剑的时候,往往不会冒出免死金牌。只要免死金牌一登场,尚方宝剑必定躲到了天边,两者老死不相往来。这两件珍贵之物只能由皇帝亲自赐给,且颁发的数量极少,皇帝怎么会“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呢?


  翻阅中国古代历史,在漫长的政权斗争中,自尚方宝剑与免死金牌诞生以后,它们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机会事实上并不多。简而言之,皇帝在操控着呢!

  就一般情况下,尚方宝剑是随着事件(例如督师)而颁发的,待事件结束后必须交回朝廷。尚方宝剑不能由一个官员长期持有。戏剧中,宋朝八贤王赵德芳有一凹面金锏,属尚方宝剑性质,持有它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八贤王长期持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然而,这是杜撰的戏剧人物与情节,跟真实的历史一点儿也不沾边儿。

  现实中,对于持有尚方宝剑的官员来说,得到尚方宝剑,更多代表的是获得一种荣誉,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拿着尚方宝剑去杀人的,即便要杀也只能杀一些级别低且犯了死罪的官员。如明代杨嗣昌在递交皇帝请用尚方剑的奏章中就说:“巡抚不用命,立解其兵柄,简一监司代之;总兵不用命,立夺其帅印,简一副将代之;监司、副将以下,悉以尚方剑从事。”他即便拥有尚方宝剑,也不敢随意斩杀巡抚和总兵这样的地方大员,必须要向皇帝请示,以皇帝的示下为准。


  明朝的袁祟焕,他的性格狂傲不羁,任性使气,动用尚方宝剑杀掉了正一品且也持有尚方宝剑的皮岛守将总兵毛文龙,崇祯帝听到毛文龙被杀,非常惊骇,可见崇祯皇帝根本不想杀毛文龙。虽然毛文龙“十二当斩首”,但却不能由袁崇焕擅自作主诛杀,使得疑心重重的崇祯心生疑窦。结果获罪“专戮大帅”,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袁崇焕上奏说:“毛文龙是大将,不是臣可以擅自诛杀的,臣谨坐在草席上请罪。”明知不可为,又何必为之?由此可见,尚方宝剑的使用是受到制约的。

  免死金牌并不是有功劳就能得到的。皇帝只能把免死金牌颁给皇室宗亲、建国元勋、天子近臣等。这些人不是出身显赫、功勋卓着,就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而那些持有尚方宝剑的大臣有几个象袁崇焕那样敢不请示皇帝擅自作主,动手杀这些人的?一旦杀错,自己的性命也就不保了。再者,如果大臣动用尚方宝剑杀了持有免死金牌的人,必然会有人弹劾说,皇帝既然已给人一面盾,为何又要以矛相攻?皇帝的信誉难免要受损。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也会象唐高宗李治那样把罪名推到上官议们的头上,也就是动用尚方宝剑的大臣身上,丢车保帅,杀之以平息舆论。

  所以说,尚方宝剑的持有者只要是有点智慧,聪明一点,都会躲着免死金牌。这并不是因为尚方宝剑的法律効力不够高,只是因为持有者还要顾虑到那个赐予自己“法律效力”的天子。

  那么,持有免死金牌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为所欲为呢?一般情况下是这样,有势卷罩着,奈何不了他。但是,凡事有度,过为己甚。祸惹大了,捅到皇帝那儿,就要看皇帝的决断了,免死金牌算不算数最终还是要由皇帝说了算。这就是皇帝至高无上,法律、祖制都可以改,何况此焉。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江山稳定之时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并赐铁卷。但是,后来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幼帝制服不了权高望重的功臣们,于是寻找种种借口,杀戮功臣以消除隐患。获赐免死金牌的李善长、蓝玉等人被送上了断头台,显赫的冯胜被朱元璋赐毒酒毒死。

  清朝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之前也向朝廷讨要了所谓的尚方宝剑,并且得到了赔款、割地的授权。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的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两项实权被剥夺,拔掉三眼花翎,收回黄马挂,成了清廷的替罪羊,那所谓的尚方剑也没起什么护身作用。

  综上所述,尚方剑与铁券是有很高的法力。但是,这两者都是源于皇帝,不过是为了笼络功臣人心,维护皇权为目的,它们是皇权的延伸,但决不能让它危害到皇权。尚方宝剑和免死金牌再厉害,最终还是要受制于天子,一切由皇帝拍板定夺。

  这么说来虽然你得到了免死金牌、尚方宝剑,但是生杀大权还是在皇帝手里。看似高大上的东西只是变成了荣誉的象征,没能发挥其真正作用。搞不好用错地方反而连累自己。你说得到这两样东西是幸,还是不幸。


  揭秘:包青天为什么不可能有“尚方宝剑”

  在一些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尚方宝剑的描写,比如《包青天》中的包公就有一把尚方宝剑。

  在中国历史上真的有尚方宝剑存在吗?尚方宝剑究竟是哪些人用的?这个问题要从秦汉时期说起。

  “尚方”是专门为皇室制造刀剑兵器和珍服器玩的机构,秦已有之,汉负盛名。由于“尚方”所制的宝剑,锋锐无比,利可斩马,所以又被称为“斩马剑”。

  影视剧中包青天手持尚方宝剑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礼法,由于尚方制剑只能由皇室使用,所以这种宝剑从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皇权和特权。


  “尚方宝剑”的称谓源于西汉成帝时,据《汉书·朱云传》记载,直言敢谏的朱云希望皇帝赐给他一把“尚方斩马剑”,用以诛杀皇帝的老师安昌侯张禹。

  尚方宝剑

  结果朱云不但没有得到“尚方宝剑”,反而差点丢了性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折槛朱云”的故事。在汉以后的几个朝代中,用“尚方宝剑”诛杀奸臣贼子仍然只是人们心目中的美好愿望。

  以尚方剑为名,象征专断权力,并有隆重的授剑仪式开始于元代。据《宋史》记载,在忽必烈时,道士张留孙以神道治愈了皇后的病,“帝后大悦,命尚方铸宝剑以赐”。


  此时的“尚方宝剑”虽有专断权力的象征,但还没有被用于政务和军事。

  建立尚方宝剑制度,并赋予以专断、专杀和便宜行事的权力,开始于明朝万历。

  尚方宝剑

  据《明史》记载,万历20年,宁夏叛乱,万历皇帝先后赐总督魏学曾、巡抚叶梦熊尚方剑督战,结果战胜。

  自此赐尚方剑,授予专断、专杀和便宜行事权力做法开始逐渐频繁起来。

  “尚方宝剑”反映出的是一种人治观念。纵观历史,在汉唐盛世,政治清明时期,“尚方宝剑”只是人民思想中的象征物,在明朝中后期,他才成为现实中的一种制度。

  真实的包青天生活在宋朝,是不可能有“尚方宝剑”的。


副标题#e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9480 字。

转载请注明: 越王宝剑缘何千年不锈?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