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价格进入上涨周期:Q1产值环比增8.7% Top3厂商仍在忙扩产
《科创板日报》(上海,研究员 宋子乔)讯,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报告,DRAM价格于一季度开始反转向上,均价涨幅在0-5%之间。在出货量与报价同步上升的情况下,2021年第一季DRAM(内存)需求较预期更为强劲,DRAM总产值达192亿美元,环比增长8.7%。
主要原因包括疫情背景下笔电需求淡季不淡,以及国内智能手机品牌OPPO、vivo、小米积极加大零部件采购力度。
此外,先前拉货动能较疲软的服务器供应商经过2-3季的库存去化,加上预期DRAM价格将持续上扬,部分业者重启新一轮的备货潮。
广发证券3月18日发布的研报正呼应了TrendForce的最新统计数据,该机构表示,2021年Q2受终端产品需求旺盛、数据中心回温带动,买方急欲提高DRAM库存水位,DRAM价格正式进入上涨周期,DRAM合约均价继2021年Q1约3-8%的上涨后,2021年Q2合约均价将大幅上扬13-18%。
主流DRAM厂业绩亮眼 积极扩产
目前,全球DRAM市场由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巨头垄断。TrendForce报告显示,2021年一季度这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2%、29%和23.1%。
三者的出货量与平均销售单价同样呈现“量价齐扬”的走势,且出货增幅优于预期,显示出报价反转刺激采购端积极备货。以营收表现来看,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的营收分别上扬8.5%、6.9%及9.6%。
TrendForce预计,二季度原厂DRAM平均销售单价上扬幅度将十分显著,配合出货量持续向上,整体DRAM产值季成长率将有机会突破两成。
在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的预期下,2021年三大原厂陆续加速产能扩张或先进制程扩展,以应对需求面的好转。不过,由于新增产能开出的时间点将主要落在2022年上半年,对于今年DRAM市况的影响不大。
具体到2021年产能,三星为应对利基型的specialty DRAM的热络需求,除了放缓旧厂Line 13原先由DRAM转向CIS(影像传感器)的速度外,也决定扩增最新平泽二厂P2L年底的产能。
SK海力士旧厂M10同样放缓DRAM转至逻辑IC的进度,并决定将部分2022年的资本支出规划提前至今年,年底新厂M16的投片有机会小幅向上。
美光今年仍着重在1Znm及1 alpha nm制程的量产及拉升整体产出比重,也开始了下一代1 alpha nm的产品验证,而总产能在没有全新厂房的规划下,投片将大致与去年相当。
DRAM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DRAM是存储最大的细分市场,占存储市场规模的比例高达58%。
受益于电动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全球居家办公需求延续、智能手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带来的存储需求,2021年存储行业迎来高景气周期。
IC Insights此前预测,DRAM和NAND闪存会是2021年增长最快的两个产品领域,预计销售额分别增长18%和17%。
大陆是全球DRAM最大市场,占全球DRAM市场的比例为43%,但自给率几乎为零。大陆DRAM市场呈现“大市场+低自给率”的特征,国产替化势在必行。
截至目前,中国主要的DRAM存储芯片厂商为紫光南京、福建晋华以及合肥长鑫。紫光南京的量产主要由力晶半导体完成,暂无自主量产能力;长江存储刚开始涉及DRAM领域,距离量产还有一定距离;福建晋华项目又因外部因素停滞。由此,方正证券分析师陈杭4月3日发布研报称,短期内我国DRAM自主替代最大的希望就是合肥长鑫。
《科创板日报》整理目前已进入合肥长鑫供应链的A股公司如下:
兆易创新:为合肥长鑫的关联方。今年2月8日,兆易创新发布公告,预计2021年度将从长鑫存储采购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3亿元)DRAM产品,产品联合开发平台合作额度为3000万元;
至纯科技:合肥长鑫为公司高纯工艺系统业务的客户,已产生销售收入。公司晶圆再生项目建成后将为晶合、合肥长鑫等集成电路核心制造企业提供配套;
上海新阳:是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合肥长鑫、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国内外半导体制造封测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兴发集团:子公司兴福公司去年三季度通过合肥长鑫认证测试,为国内第一家成功供应28nm制程半导体工厂的国产电子级硫酸企业;
亚翔集成:中标合肥长鑫12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H03工艺动力系统包;
太极实业:控股子公司十一科技2016年中标合肥长鑫12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
此外,晶瑞股份、雅克科技、昊华科技均为合肥长鑫供应商,金宏气体产品处于认证过程中,目前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