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赘婿》已经大结局了。在剧版《赘婿》的结局里,苏檀儿和宁毅举行了一场正式的婚礼。她俩不是举行了一场正式的婚礼吗,怎么又搞一次?这就是赘婿的原因,由于宁毅是入赘到苏檀儿家,入赘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当时她俩都签订了一个休夫协议,多亏宁毅甚至出身微寒,却始终积极进取,帮苏檀儿(宋轶饰)一起创业终靠勇气和智慧,赢得美人归。
什么是入赘呢?入赘就是男方嫁到女方,在过去婚姻婚姻模式中大多数都是男婚女嫁,入赘作为一种模式,它是男方到女方家入户,孩子随母姓,是迫不得已。
入赘是有原因的,主要原因是还是中国传宗接代的思想,入赘俗称招婿,也就是女方招男方进门。一来女方有钱,缺少男丁,偌大的家业无男丁继承,需要传宗接代,需要养老送终。二来男方家里贫穷,男丁较多,而又无力娶妻,只好嫁到女方,俗称入赘,也有男方家贫,欠女方债务,无力偿还以身为质到女家完婚。
秦汉时,入赘形式具有''赘婿服役''的性质。宋代以后,入赘变为''赘婿补代''、''赘婿养老''性质,女家没有男性子嗣,招婿上门接续宗祧,补充劳力,并赡养女家老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入赘婚姻中的男人可能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付出更多的努力。
赘字
赘字上面是个敖,下面是个贝。贝大家都清楚表示钱,敖是什么意思呢?是表示出游,游戏。(说文):“敖.出游也。从出,从放。“属会意字。看这个图,左边象是一个头戴羽饰的手舞足蹈的人的模样,这人像是在舞蹈或者在游戏;右边的“支”字是手持器具形,疑是指挥什么。后来小篆或受<石鼓文)的影响,,将人形写作''方'',与“支”组成“放'';头上的羽饰弯曲一下变成“出'',故有“从出,放声”的解释。后来隶书把弯曲的羽饰拉平写作''敖'',从而成为今文。
赘字下面是一个贝,象张开的蛤贝形贝在古代表示钱,也指古代用贝壳做的或贝形的货币。两者组合,形成一个会意字,那就是带着钱币,去游玩,去游戏。可惜当时的钱,是贝,或者是贝形的货币。或者是银子等,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有纸币,揣在口袋就行,要用袋子装着,揣在裤带兜上,当去游玩,去游戏时,叮叮当当的,很不方便,那这就会影响游玩游戏,本义是多余,后来就引申为累赘,成了负担。
《汉书》说“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是说家里富有的人家,儿子长大成人后,就跟爹妈分开居(给他娶个媳妇儿)。家里贫穷的人家,儿子长大成人后,就把他送给人家做女婿。儿子长大成人对家庭来说是个好事,可家里穷,吃饭都成问题,那儿子长大成人,要取媳妇就成了家里的负担,成了累赘,于是男方就想摆脱困境,摆脱累赘,上门做人家的女婿,就叫出赘。女方接下这个累赘就叫入赘。只有穷到吃不上饭的屌丝才去做上门女婿。
元末一代枭雄陈友谅,上祖就是入赘到陈家的。《明史》说“陈友谅,本谢氏,祖赘于陈,因从其姓。”他本家的谢也很霸道,“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谢家。败落后,无奈“飞入寻常陈姓家。上海滩呼风唤雨的流氓大亨黄金荣,开始也是穷的,嫁给叶桂生做上门女婿,后来才发达。
婿字
婿,在大家的眼中都认为就是指女婿,女儿的丈夫。其实女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夫婿,妹妹及其他晚辈的丈夫,也可称婿。综合起来,婿也就是女子丈夫。
那这个字怎么体现这个意思呢?左边的这个女,跟女子有关,是一个女子。那右边的胥呢?(形声。从肉,疋(shū)声。本义:蟹酱,蟹将。疋就是足,下边是月,是肉月旁,表示螃蟹其中的一个蟹足。
品尝螃蟹时除了吃蟹黄等,吃脚也是一大享受。把大腿上端咬开,再弄断大腿与小腿的关节,用力猛一吮,一条完整的大腿肉便在嘴里了。剩下的小腿分两段,在关节部位扭断,从头至尾细细咬咂。八只脚留下一只不吃,当工具-用小脚尖处剔肉,用得巧了,比牙签好。
品螯。大螯就是蟹钳,因为结构复杂,增加了剔肉的难度,也增加了取到肉的快意。先将钳用牙咬破,不能太碎。这样将壳剥开,露出里面的肉来。多余的肉还用剩下的那只脚的脚尖小心翼翼地将肉剔出,剔一点儿,吃一点。
螃蟹用脚和螯去攻击,虾兵蟹将是古代神话传说及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那么这螃蟹就是大小喽罗,引申就是里胥,最基层的小官。即里长,指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我们学过的《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当人类由母系社会发展到父系社会时,男人当家作主,女人依附男人,受制于男人,特别是畸形的”美德“,”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于是就在女子旁边加一个小官,管理这个女子,或者说让这个女子依附男人,于是婿就产生了。
赘婿是这样产生的吗?如今现在独生子女较多,男女平等,姓氏也是双方协商决定,男娶女嫁,女娶男嫁都差不多,只是居住地方不同而已吧。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