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提问:中国豪华车市场是否已面临洗牌?二线品牌有没有可能异军突起?
↓
看到“洗牌”这个词,我还刻意去百科查了一下:
“老的市场格局被打破,曾经占巨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失去优势,整个市场会重新分配。”也就是说,洗牌意味着整个市场原有的格局和排名完全推倒重新走起。
放到这个问题中,用“洗牌”不太合适,因为BBA的大格局在可预见的未来是无法撼动的。不过后面的问题就有意思了,既然BBA无法撼动,那么市场上会不会出现“BBAX”呢?除了奔驰宝马奥迪,市场上还能不能容下第四家“一线豪华品牌”?我认为是有可能的。
BBA之所以成为国内豪华品牌三大霸,天时地利的因素都有。首先这三家的国产都比较早,其次更重要的一点,它们仨都赶上了2010年前后,国内出现的一次诡异的井喷式汽车销量增长。从2009年到2011年,金融危机后的消费反弹让BBA稳坐国内豪华品牌头三把交椅。
然而为什么我说二线豪华品牌有可能异军突起呢?还是这三张图表,不难看出BBA在近几年都有增长率下滑或震荡的趋势,其中奔驰在新C级推出后增长率上去了。2015年年底GLC推出后,2016年奔驰的销量又保持在了26.6%的增幅。而奥迪由于旗下产品换代节奏的问题,自2010年之后增长率就一直呈现下滑趋势,2015年已经进入了负增长。到去年9月份全新A4L上市,再加上一系列市场动作,奥迪在2016年才保持住了3.6%的增幅。宝马则是呈现出稳定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或许和旗下扛鼎车型仅有3系、5系、X1相关,国产车型种类较少,加上原本以“享受驾驶乐趣”为核心的品牌基因限制,使得宝马急于推出横置前驱的UKL平台。2014年宝马宣布推出UKL平台,不过受限于产品更迭周期,到现在为止新平台的红利期尚未到来,因此宝马还要忍受一阵子不舒服的时期。
以上市场表现,暴露了BBA三家在国内三大霸的光环下,各自的骄傲或隐忧:
奔驰只要一有车型换代,整体销量立马翻身,说明奔驰的产品力、品牌力在三家中仍是翘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奔驰直到目前店面车型的优惠幅度都极其有限,很多消费者进店不是来看车的,而是直接谈价格下定金的。
宝马近年来一直在产品定位上做出妥协,从原本的追求驾控乐趣转变为在操控的基础上追求舒适,但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阻止整体销量增长率的下滑。2016年的销量增长率回暖到11.3%,多是市场层面的动作,连续推出的1.5T+前驱平台车型(如X1、1系三厢),意欲拉低品牌门槛,但实际市场表现并不乐观,X1贴上SUV的热度还算可以。
奥迪的隐忧是最大的。由于主力车型经久不换代,去年A4L换代后市场表现仍旧不够理想,旗下合资车型基本靠优惠来维持销量。在奥迪销量增长率连年下滑的现状背后,是更严重的优惠过高导致利润率过低的问题。长此以往,经销商将对奥迪失去信心,更可怕的是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多年的巨额优惠会形成惯性——“你奥迪本该优惠大!优惠小了我就不买!”
以上,BBA三家看似风光无限,而在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认知度背后,各自的差异却隐藏其中。我相信,有一天BBA在吃透2010年的红利之后,也许会有一家或两家二线豪华品牌逐渐与三位“老大”并肩而坐。
那么哪家二线豪华品牌最有可能“上位”呢?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首先是凯迪拉克。作为通用旗下的豪华品牌,背靠国内体量最大的巨无霸厂商,凯迪拉克的先天优势是毫无疑问的。看销量的话,我们会发现凯迪拉克是国内二线豪华品牌中混得最好的,5月份卖出14154台,对比来看已经稳坐二线销量第一的位置。但凯迪拉克的问题与奥迪颇有相似,销量成绩靠的是主力车型的的巨幅优惠,其中老迈的XTS优惠9万,换来3506台销量,ATS-L优惠8万,换来4613台销量。比较喜人的是XT5,它是凯迪拉克继CT6失败后,第一款以产品力获得消费者认可的车型。但个人认为凯迪拉克要想挤入BBAX,单靠ATS-L的优惠和XT5的产品力是不够的。考虑到目前BBA在国内新能源领域几无建树,欧系厂商还在等48V轻混来满足政策——如果通用能打好新能源这张牌,凯迪拉克手里就多了一件利器。
然后是雷克萨斯。考量雷克萨斯是否能进入BBAX,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你是否以销量作为唯一衡量指标?如果看销量的话,不国产的雷克萨斯就算再努力也打不出优惠牌。去年雷克萨斯在国内年销量首次达到了10万台,这已经足够给雷克萨斯中国员工腐败TB的理由了(开玩笑)。雷克萨斯的可靠性和混合动力绝对是一对好牌,但围绕这副牌官方已经玩儿到炉火纯青,还有多少潜力可挖?可想而知,想进入BBAX,你可以大谈利润率,大谈产品力,大谈品牌调性,但没有一个体面的销量数字做基础,没有市场占有率这个铁门坎,舆论恐怕很难承认你的地位。
凯迪拉克和雷克萨斯两个品牌,完美地告诉我们一个二律背反:你想冲量,就只能优惠,优惠了品牌调性就容易把持不住;你想保持品牌,销量就不太好看,市占率就不高,市占率不高谈什么BBAX?
沃尔沃放在第三个,是因为在我看来,沃尔沃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好是凯迪拉克和雷克萨斯的结合。一开始沃尔沃跟长安合资,但是你懂的,长安并没有意识到沃尔沃巨大的潜在价值。而后吉利与沃尔沃联姻,沃尔沃亚太成立。沃尔沃目前在国内既有国产车型,也有进口车型售卖,同时优惠幅度较大,但没到凯迪拉克大出血的程度。其实沃尔沃的产品换代周期也够长的,好在原本在国内车型就较少,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沃尔沃推出全新车型——XC90/S90系列。这种从上往下打的策略,让沃尔沃这个品牌在普罗大众还不是特别了解的前提下有了一个较高基本定位。
沃尔沃亚太从去年9月到今年5月的月销量一直维持在5~8k之间,别忘了这个数字是S60L和XC60都还没换代的成绩。个人认为XC60换代在即,沃尔沃极有可能用这款车打一个小的翻身仗,稳定后的销量能达到现在的凯迪拉克水平,难度不大。
另外从宣传策略上看,沃尔沃是豪华品牌中唯一一个剑走偏锋的——不怎么提高端大气上档次,更多则是把宣传重心放在安全、环保、生活等方面。虽然我不知道消费G点在这里的人有多少,尤其是在面对BBA的Logo、凯迪拉克的让利、雷克萨斯的逼格这些巨大诱惑时。这样的策略要想取得成效需要坚持多年,而等这一波消费主力人群换代之后,沃尔沃或许有可能聚揽一大批认同者。
第四位,英菲尼迪。个人认为英菲尼迪选择与东风合资的时间不对,应该再晚两年更好,或者干脆就一直保持进口形式。东风与英菲的合资,不能说他们不努力,而是在产品层面实在不讨喜。Q50L不说了,加长之后,方向盘抖到握都握不住,再加上偏向运动风的内饰,第一眼就留不下好印象。QX50已经是产品生命周期末期,外观、内饰、动力系统都已大幅落后同级别产品。QX50与XC60还不一样,当初XC60合资的时候产品力是相当OK的,今年换代也算是情理之中。而QX50真是老掉牙的车了,国内换代至少还要等到明后年。
现在国产英菲尼迪的销量每月稳定在两千多台。从市场角度来看,英菲尼迪选择了跟凯迪拉克类似的疯狂优惠。可结果是,Q50L在优惠7万元的情况下依然没人要,巨额优惠之后却换不来一个销量的提升。英菲尼迪的问题在于品牌的宣传点不集中,特别分散。外观我也宣传,内饰豪华也宣传(真豪华吗?),运动操控也宣传,后排空间也宣传,制造水平也宣传等等等等,最后在消费者眼中——你到底哪里强?真不是国内消费者对英菲尼迪这个品牌有偏见,自己作的,没办法。
讴歌和林肯就不多说了,现在车型太少,掀不起浪。
哦对了还有个DS。我听说最近DS搞活动,你拿着自己车的发票到4S店,就能原价置换DS新车,欢迎大家选购。
综上所述,二线豪华品牌很难超越BBA,但可能形成BBAX的局面。我觉得可能性应该是以下顺序:
BBAV≥BBAC>BBAL>BBAI
即:窝窝>凯迪>凌志>英菲
关键在于,凯迪拉克的新能源战略,沃尔沃亚太迎来人生最关键的第一次换代,就看它们俩怎么玩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