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商纣王有一个美艳宠妃,叫做妲己。传说这位美人就是当时冀州侯苏护的女儿,不过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妲己来自一个名叫苏的部落。但是不管她来自哪里,是谁的女儿,终究是商纣王的宠妃。那么,这位来自异地他乡如花似玉的美人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女娲的卧底了呢?这还要从商纣王的一次前往女娲行宫降香的活动说起。
说起来,那是纣王七年三月十五日,正是女娲娘娘诞辰纪念日。商纣王忽然心血来潮,前往女娲行宫降香祝贺。当他来到了女娲行宫,看了女娲圣像之后,顿感女娲容貌端丽,瑞彩翩跹,国色天姿,婉然如生,不禁神魂飘荡,陡起淫心。想到自己贵为天子,坐拥天下,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不由得感慨不已。
感慨万千之余,商纣王命随从取来文房四宝,挥毫濡墨,在行宫粉壁之上作诗一首:“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不难看出,这是一首商纣王倾慕女娲美貌而意淫自慰的黄色诗作。虽然当时首相商容认为,天子拈香,祈求福德,使万民乐业,雨顺风调,兵火宁息。而作诗亵渎圣明,毫无虔敬之诚,必然获罪于神圣,实非天子巡幸祈请之礼。但商纣王不仅不以为然,反而对自己的诗作洋洋得意。
当女娲从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圣回宫之后,便看见了粉壁上诗句,不由得勃然大怒,大骂商纣王乃无道昏君,不能修身立德以保天下,反而不畏上天,吟诗亵渎,真实可恶之极!于是,女娲决心给他一个报应性的惩罚。
女娲立即悬出光分五彩、瑞映千条的“招妖幡”,诏来了轩辕坟中的三个女妖。这三个女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还有一个是玉石琵琶精。女娲便命令这三个女妖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暗中帮助周武王伐纣成功。然而,此时还在对女娲想入非非的商纣王绝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首黄色诗作,竟在二十八年之后断送了成汤王朝的六百年江山。难怪后人有诗讽刺说:“三月中旬驾进香,吟诗一首起飞殃。只知把笔施才学,不晓今番社稷亡。”
那么,女娲究竟何许人也?为何拥有如此法力?原来,女娲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禋祀以报之。女娲不仅有补天之力,而且还有造人之术,创造男女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因此,她掌管着世上万物生灵。为了惩罚不知天高地厚的商纣王,她便派出了以千年狐狸精为首的女妖三人组,前往朝歌进行长期潜伏,以便暗中兴风作浪,最终实现女娲兴周灭纣的愿望。
然而,作为一个千年狐狸精在朝歌王宫里潜伏,必须找一位美女作为自己的替身。于是,经过一番安排和算计,这个千年修炼的狐狸精终于找到了一位绝色美女作为自己的替身。这个绝色美女就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妲己。据《史记》的记载,妲己是有苏氏诸侯之女,乃是一个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国色天香的美人,在商纣王征伐诸侯苏护部落时被好酒贪色的纣王掳入宫中,尊为贵妃。于是,千年狐狸精采取借尸还魂之计,一个华丽转身,变成了名正言顺的商纣王的宠妃妲己,顺利地进入了朝歌王宫,实现了打入敌人内部的第一步计划。
《史记》还记载,商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成为千年狐狸精替身的妲己更加艳如桃花,美丽多姿,妖媚动人,商纣王痴迷于妲己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妲己喜欢歌舞,纣王令乐师师涓创作靡靡之音,妖冶的舞蹈,在宫中朝夕欢歌。
妲己伴着“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致使商纣王荒理朝政,日夜游宴。商纣王还设“酒池”,悬肉于树为“肉林”,每宴饮者多达三千人,令男女裸体追逐其间,不堪入目。妲己喜欢观看“炮烙之刑”,将铜柱涂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红的炭中,脚板被烧伤,不时发出惨叫声。妲己听到犯人的惨叫,就像听到刺激感官的音乐一样发笑。商纣王为了博得妲己一笑,不计后果地滥用重刑。
其实,这就是潜伏在朝歌王宫的变身为妲己的千年狐狸精按照女娲的指令实施的第二步计划:以美色诱惑商纣王,让他成为纵情声色、不理朝政、荒淫无道、滥杀无辜的昏君,以便引起朝野上下和地方诸侯的不满情绪,直至逼得各路诸侯举旗造反。因此,作为女娲派来卧底的狐狸精硬是顶着重重的压力和阻力,不惜名节,不计后果,使尽了一切的手段,让商纣王成为了千夫所指的无道昏君,逼得各路诸侯纷纷举起造反的义旗,尤其是给了西岐的周武王姬发制造了充分的造反理由,于是,周武王发动天下对商纣王不满的诸侯起兵伐纣。
第三步计划就是将商纣王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在妲己的指使下,商纣王对内不仅屠杀自己的嫔妃,屠杀朝中的大臣,而且连三朝元老的丞相比干也不放过,残忍地剖腹挖心,原来只是为了印证 “圣人之心有七窍”的传说。对外征战杀伐,只杀得尸骨如山,血流成河。据《尚书》记载,仅牧野之战,就是“流血漂杵,赤地千里。”商纣王终于在西周大军压境的强大攻势下,引火自焚而亡,仅给世人留下了一代帝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一点点光辉形象。至此,变身妲己的千年狐狸精的间谍三人组算是圆满地完成了女娲交代的卧底任务,可以功成身退了。
虽然,兴周灭商的计划成功了,卧底的任务完成了,女娲的心愿可谓是满足了,然而,天上的各路神仙却是一个个怨气冲天。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不仅人间打得热闹,天上打得更是精彩,什么禅教,什么截教,都想借此机会扩充势力,争抢地盘。结果截教被打得一败涂地,而禅教也这场战争中元气大伤,那么这场战争的损失应该谁来负责呢?于是,天上的神仙无不认为,这场因商纣王荒淫无道引发的战争是妲己在一旁教唆怂恿的结果。于是,这位千年狐狸精的替身妲己被押上了历史审判台。
其实,这场血流成河的战争,追根溯源,全是因为女娲公报私仇惹得祸。然而,女娲为了平息众怒,竟然顺水推舟,把个忠心不二、披肝沥胆为自己办事的妲己扔出去做了挡箭牌。当姜子牙举起斩妖剑要砍下了妲己美丽的头颅时,妲己并没有含冤叫屈,因为她知道女人只要做了间谍,不仅要为了完成卧底任务鞠躬尽瘁,也要随时为了上级领导死而后已。
真实妲己:与商纣王相爱并非荒淫无度
在中国历史上,要问哪个妃子比皇帝还出名,妲己绝对是第一个,妲己,有苏氏的女儿。商纣王子辛的宠妃,有美色。纣王非常宠爱她,对她言听计从,荒理朝政,日夜宴游。后周武王乘机发动诸侯伐纣,经牧野之战,一举灭商,纣王逃到鹿台自焚,妲己也被武王所杀。
说来妲己真是冤枉。历代文人,仅凭臆断和想象,便一步步地坐实了妲己的罪孽,让她背负起千古第一恶女的骂名。
他们历来被认为是一对恶男女
中国历代的“红颜祸水”里,最恶毒的恐怕莫过于殷商时代纣王的宠妃妲己了。而且两个人犯起“混”来,简直算得上“夫唱妇随”,惊人地合拍。按《史记·殷本纪》里的说法,纣王已经可谓残暴,但若按民间《封神演义》里的演绎,那就简直是变态,有严重的“施虐狂”倾向。照《封神演义》的说法,妲己是千年狐精附体,受女娲之命来祸乱殷商的,纣王也因此才变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残忍的事来。
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不足为信。这位叫妲己的美女自然不是狐狸精变的。《晋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这就是说妲己是纣王征战得胜的“战利品”。据说有苏氏是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部落,所以才会有《封神演义》这般附会。虽然妲己不是狐狸精变的,可照样把纣王迷得魂不守舍,唯“妲己之言是从”。
根据正史记载,纣王不但投妲己所好,作“新淫之声、北鄙之舞、靡靡之乐”,还搜括百姓钱财,修建起高大宏丽的鹿台,里面置满奇珍宝物。同时,“积糟为邱,流酒为池,悬肉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闲”,彻夜长饮,欢嬉达旦,可谓荒淫之极。
最过分的是,他耳根子特别软,最听妲己的话,甚至到了 “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的地步。这样一来,天下就无法太平起来,老百姓埋怨,各诸侯反叛。这时,妲己又给纣王出了一个“狠”招,发明了一种惩治犯人的刑法,曰“炮烙之法”。就是把一根粗大的铜柱横放,下面架起炭火炙烤,然后命“有罪者行其上”,没走几步,就纷纷掉进火红的炭火里,活活烧死。每次看到犯人在炭火里挣扎惨叫,妲己“乃笑”。
如何笑,是大笑还是冷笑,就不得而知了。对于这种冷酷而变态的做法,纣王的叔叔比干实在看不下去,就向他进谏说“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这话戳到纣王的痛处,他非常生气,觉得这是“妖言”惑众,给他难堪。这时,妲己又在一旁添油加醋,樱桃小口一开,吐出一句血淋淋的话来“我听说圣人心有七窍……”纣王一听,爱妃有如此求知之心,那就打开看看吧。于是,“剖心而观之”。
史书记载,他还将九侯﹑鄂侯两位臣公一个剁成肉酱,另一个做成肉干;另一位臣公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本也要 “炮烙”,但他很聪明,马上服软,并献给纣王“美女奇物善马”以及自己的洛西领地,纣王这才松口,把他放了。后来,有点头脑的大臣装疯的装疯,卖傻的卖傻,投敌的投敌,流放的流放。这样一来,自然民心背向、诸侯离心。很快,西伯昌的儿子周武王就起兵造反,将他打败。他不愿投降受辱,便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戴上最好的宝物,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而他的美人妲己,结果更惨,被砍头不算,砍下的头还被挂在小白旗上,给天下人看,要让天下的女子都引以为鉴。
他们真有这么坏吗?
无论正史典籍,还是稗官野史,都说妲己是一个蛇蝎美人。这样论调已经家喻户晓,深植人心。但问题是,历史的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先说纣王,历代史书已经把他符号化成一个暴君的形象了,可这个形象离他真实的情况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早在春秋时期,子贡就有点看不过去,他愤愤为纣王鸣不平,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
在春秋时期,关于纣王的罪状还只限于“比干谏而死”。到了战国,比干的死法就生动起来,屈原说他是被投水淹死,吕不韦的门客则说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汉朝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有了更生动的演绎,说是纣王剖开他的心是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圣人”的心是不是七窍。而到了晋朝,皇甫谧因为职业是医生的缘故,写些文史文章的时候,也不免会犯些“职业病”,又演绎出纣王在妲己的怂恿下解剖了怀孕的妇女,要看看胎儿形状。纣王纵是不好,也不至于如此之坏。后世书生们根据个人好恶,纷纷加工演绎,以讹传讹,其谬岂不大哉?
而关于纣王最著名的“酒池肉林”、“炮烙”的传说,周时的文献没有记载,春秋时也没有,可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子突然很生动地描绘起来“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据说韩非子口吃,可文章非常雄辩,这样充满想象力的文字便是明证。但那时“诸子百家”个个口才了得,为了推销个人的主张、论证自己的观点,不免只顾激扬文字,“强”词夺理了。很多论据,也多是“想当然耳”。便是“不虚美,不隐恶”的司马迁,有时也会润润笔。譬如他在韩非子“酒池肉林”的基础上,又加上“男女裸奔其间”的合理想象。当然,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在酒池面积上大做文章,说可以“回船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余人为辈”,这样的想象力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也许,在他们看来,反正纣王不是个好鸟,形容得再淫荡、再荒唐也无妨。历史的另一个目的便是警示后人嘛,于是,他们的想象和润色,便常常显得坦然而大方。譬如司马迁之后的史学大家刘向,就把纣王鹿台的面积升级为“大三里,高千尺”,而晋朝的皇甫谧觉得还不过瘾,一咬牙,把鹿台的建筑高度提高了十倍,达到“高千丈”的地步。
同时,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逐步升级。从《尚书》里讨伐纣王的一句“听信妇言”开始,到《国语》里的“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再到《吕氏春秋》里的“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都还是不太离谱的合理推断。再到后来,年代愈久,想象力就愈丰富,写出来的史料也就愈生动,直到后世的《封神演义》,因为没有史家的顾虑,加上历代文人提供的诸多素材,演绎起来更是神乎其神。千古恶女的罪名,也终非她莫属。
对此,不禁要扪心自问那些关于妲己近乎变态的行为,虽是后世杜撰,可我们为什么一直津津乐道,而且好像还很乐意把这些脏水泼在一个女人身上?
纣王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那么,为什么纣王会被描述得如此不堪呢?
这不得不从纣王本人谈起。《史记·殷本纪》说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自然是个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大丈夫。只可惜,也正因为具备这些过人的才能,他便骄傲自大,听不进别人意见,有着“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的坏毛病,“以为皆出己之下”。
同时,他还有“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的毛病。身为一个君王、一个英雄、一个男人,这些毛病也不算太大的毛病,绝非后人夸张得那么荒淫无耻。商朝人好酒,喜欢以酒佐餐、聚众豪饮,这是那个朝代一贯的风气。从出土器物来看,商朝后期的饮酒器具明显激增,这表示社会饮酒之风蔚然。也就是说这可能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也不足以亡国。
如果说他的时代刑罚过重,也欠客观和公正。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我们总不能要求他文明执法,用电椅或静脉注射吧?在此,不妨以事实说明。《尚书·大禹谟》里载,夏朝已有“五刑”制度和“夏台”监狱。除了砍头外,那时还有烹煮、醢刑(把人剁成肉酱)、车裂、腰斩、绞杀、烧死、弃市、灭族等各类残酷的刑罚。也就是说,这些刑罚并不是商纣王独创发明的。该不该对他的政敌或罪犯处以这样的刑罚,那就是司法制度的问题了。
再举个例子,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刑罚。《韩非子》记载“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这是轻罪重判,当时子贡以为罪轻而罚太重,便去问孔子。孔子却认为制定此种刑罚的人是了解治国道理的。因为如果扬灰时恰遇过路人,使其满面蒙尘,那此人必定
发怒,怒就会斗殴,因殴斗罪,按当时法律要灭三族。所以,弃灰于道看来过错轻,实则重,这样的重刑很有道理。因此,《尚书·康诰》才会赞曰“殷罚有伦”。这就说明,商朝的刑罚看似野蛮,但有合理之处,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
也就是说,他绝不是无道之君,可他为什么还是失败呢?
根据史料分析,除却诸多不确定因素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周武王发动的政变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和投机性。当初纣王杀比干、囚箕子,可能只是政见不同罢了,但对微子(他的亲哥哥)却没有防备。后来微子竟背叛了他的兄弟和国家,引狼入室,难怪毛泽东都骂他是个汉(商)奸,感叹“微子最坏!”
实事求是地讲,纣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当时商朝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他的军队都装备着先进的青铜兵器和盔甲,而且他的作战部队中还有“象队”这样的特种部队。古书上就有“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的记载。因此,他的部队所向披靡,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当时,他有两个主要的对手,一个是西部的周方国,另一个就是东部的夷人部族。纣王曾在山西黎城与文王恶战一场,把文王打得大败(文王被俘、囚于羑里很可能就发生在这场战争中),若不是来自东夷的军师姜子牙在商王国东部策反东夷作乱,恐怕姬昌早被纣王处死,而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被释放回家。
稍作休整,纣王立马发兵东夷,计划一劳永逸地除掉东部威胁,永绝后患。凭着优势兵力,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直打到长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大胜。从《左传》记载的时间看,他很可能是在这次征伐东夷的战争中,路过有苏氏部落掳获了妲己。
但是这场旷日持久的征战也几乎拖垮了商王朝。卜辞记载商征人方往返一次需要200天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件非常劳民伤财的事。安阳殷墟出土了一块刻有“人方伯”字样的人头骨,显然是商军杀死了人方的君长并带回其头骨作为战利品。虽然商最终战胜了人方,但商的国力也因此而大大消耗,因此《左传》评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缓过神来的周武王根据纣王亲哥哥微子的告密,得知纣王大军尽出,都城内防御力甚弱,遂发兵奇袭商纣,在牧野展开决战。而当时商王的精锐之师远征东南,不可能及时赶回,因此,只好将70万东夷战俘及奴隶临时武装起来应战。牧野之战打得异常惨烈,正如《尚书》上所描述的那样,“流血漂杵,赤地千里”,绝非后世史书上所说的什么奴隶临阵倒戈,周武王兵不血刃赢得胜利。
纣王不肯投降,他选择有尊严地死去,所以自杀了。后来,商朝的遗民很不服气,在纣王的儿子武庚的带领下起来造反。周人用了3年的时间,才把这场暴乱镇压下去,由此可见商朝遗民的团结与纣王的威望。对于纣王的死,孔子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评价“不闻王死,只闻一莽夫死矣!”大概也是感叹他太过尚武,忽略以德服人的重要性了吧。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好评判。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不能总“以成败论英雄”。最最不能的,就是把无辜的女人也扯进来,恣意涂抹,胡乱辱骂。
历史,终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女人,也不是随意摆弄的塑料花。
给妲己翻案,也是给历史上所有曾是男人附属品的女人翻案。关于她的史料有限,年代又太过久远,所以讲她的历史,也就只能讲她如何被描黑的历史。讲她的失败,也只能讨论她依附的男人怎样失败。古代的女人,只是男人的陪衬罢了。成功了,享受荣华富贵,失败了,不但要搭上性命,甚至还要背负许多历史的骂名。那么,这是谁的悲哀?
中国史上红颜乱政第一人:妲己并不是亡国祸水
妲己,中国殷商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宠妃,人称一代妖姬。
她虽有妩媚摄魂的外表,却有一颗阴毒残忍的心。她为摄取后位不择手段,临死前还不忘施展媚术。妲己乱商,陷害忠良,极尽残忍之能事,“炮烙”之刑自商出。纣王一世枭雄,被其玩弄于掌股之间,令五百年成汤江山灰飞烟灭。普天之下,红颜乱政,苏妲己为始作俑者。
苏妲己
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其实并不是历史相传中那样只会享乐,昏庸无道,他在位期间崇尚武力,把军队调养的兵强马壮。正因为有强大的军队做靠山,纣王便自诩“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认为天下之人都不如自己,常以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来标榜自己。贪图享乐的商纣王,强征全国最好的乐师,纵情声色,沉迷享乐。
据《封神演义》记载,一日纣王去女娲庙,看到女娲娘娘面若挑花,美艳无比,顿时心生爱慕,题了首淫诗,调戏女神。这可把女娲给气坏了,决心要搞垮这个昏君,于是派出一只狐狸精去媚惑他。而历史便有了下文。
在纣王即位的第40年,也就是公元前1047年,有苏部落叛变。纣王大怒,亲自率领商朝大军前往讨伐。有苏部落抵挡不住,酋长只好把女儿妲己献出来乞和。
在说苏妲己之前,我们先弄清楚苏妲己这个称呼的由来。苏妲己其实是后世对她的称谓,在古时候她就叫“妲己”,“己”是她的姓,“妲”是她的名字。又因为她来自于一个叫作“有苏”的部落,所以有的时候也在前面加上部落名称“苏”,合称为“苏妲己”。在古语中,这个“妲”字就是艳丽的意思。“苏妲己”的称呼,简单一些说,就是“来自苏地的漂亮的己小姐”的意思。
苏妲己是一个出了名的美人,传说她貌若天仙、能歌善舞、国色天香,长着一副妖媚的面孔,纣王见到她第一眼就醉了……
按说,妲己被当作贿赂品进贡,背负着拯救自己国人的使命,她的形象原本应该高大才是,可却沾上“狐狸精”的骂名,这又是为什么?
据《封神演义》描写,妲己一入王宫,女娲娘娘派来的狐狸精就附上了她。妲己艳丽非常,擅长房中术,把纣王迷得神魂颠倒,不知今夕何夕。
纣王迷恋妲己的美色,日夜宴游,不理朝政,并且对她言听计从。妲己喜欢淫乱下流的歌舞,纣王就找来一个叫涓的乐师专作靡靡之音,以点缀和刺激感观。妲己想登高,纣王就大兴土木,建造鹿台。浩大的鹿台历时七年而成,面积达四平方千米。
为了讨好妲己,纣王派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珍禽怪兽,放在鹿台和鹿苑中。每日饮酒作乐,通宵达旦。纣王又在朝歌与邯郸之间的数千里内,每隔五里建一所离宫,每隔十里建一个别馆,与妲己同乘逍遥车,白天在车上欢谑,夜里张灯结彩,管弦歌韵,做长夜之饮。纣王还为妲己建起一座摘星楼,专门让她遥望家乡。
当时商朝国力如日中天,十分强盛,纣王在阳光明媚、气候宜人的朝歌(今河南湛县)建造新都,四方的才智之士与工匠,纷纷向朝歌集中,形成了空前的热闹与繁荣。然而,纣王与妲己如此浪费民脂民膏,骄奢淫逸,这在全国人口不多的商朝,简直是不可饶恕的。
“创意”杀人法
为博得妲己一笑,纣王极尽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就是纣王为博妲己欢颜而创。
纣王与妲己见群臣畏刑不谏,更加恣意妄为,每天荒淫欢宴。纣王在卫州(今河南省淇县)设了“酒池”,将酒灌到一个大池子里,这个酒池很大,据说可以在上面行船。酒池边上竖立许多木头桩子,木桩上挂着烤得香喷喷的肉,看上去就像是肉森林一样,称为 “肉林”。纣王和贵族们在酒池边上纵情酗酒,到肉林里一伸脖子就可以吃肉。“酒池肉林”每次宴饮三千多人,男女裸体追逐其间,不堪入目。纣王和妲己更令嫔妃互相扑打,胜者浸死在酒池中,败者投于虿盆内,每日被折磨至死者不计其数。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丝竹管弦漫天乐音,奇兽俊鸟遍置于园中,从此戎马一生的商纣王帝辛,开始沉醉于声色之娱与酒食之乐中。
一天纣王与妲己在摘星楼上欢宴,时值隆冬,天寒地冻,远远地看见宫墙外几个人正赤足过河,老年人挽着裤腿很快趟过河水,年轻人却犹豫着不敢下岸。
纣王十分好奇,问妲己:“河水虽然冰寒,老年人尚且不怕,而年轻人却那么怕冷,这是怎么回事?”
妲己狡黠一笑,回答说:“妾听说人的骨髓密度,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年老的髓满,因而更能耐寒。”
纣王极为惊讶:“竟然有这种事?”
妲己说:“大王不信的话,就请将这几个渡河的人胫骨砍断,看一看便知。”
纣王便命人将这几个人捉到楼下,一人一斧断去两腿。果然老年的髓满,年少的骨空。
纣王大笑说:“爱妾果然料事如神!”
妲己掩面一笑,说:“妾不但能辨老幼的强壮,而且妇女怀孕是男是女,一看便知!”
纣王奇道:“怎样才能知道?”
妲己说:“这也与父母的精血有关,男女交媾时,男精先至,女血后临,属于阴包阳,因此会生男;如果女血先至,男精后临,就属于阳包阴,生下的孩子必为女。”
纣王不信,妲己说:“大王不信的话,可以抓几个孕妇来验证。”纣王立刻令兵士捉数十个孕妇,集中在楼下。妲己一一指着说,哪一个怀的是男胎,哪一个怀的是女胎。纣王令人剖开孕妇的肚子验看,果然像妲己说的那样。
听到惨叫,妲己鼓掌大笑。可怜那些辛苦怀胎的孕妇,就这样带着她们尚未成熟的胎儿含恨离世。
纣王还采纳妲己的建议,发明了令人发指的酷刑“醢刑”,就是把人杀死后剁为肉酱。当时九侯有一个女儿长得十分美丽,应召入宫,因看不惯妲己的淫荡行为而被杀,九侯也遭醢刑。“脯刑”是把人杀死后做成肉干。鄂侯直言进谏,就遭此酷刑。西伯昌仅仅暗自叹息,被小人告密,纣王便把西伯昌囚禁在羑里七年。西伯之臣闳夭以美女、奇物、善马献给纣王,纣王才放了西伯。
西伯回西歧后,表面上对纣王更加臣服,暗里却修德行善,笼络诸侯。很快,西伯威望大增,很多诸侯都背叛纣王而归依西伯。西伯表面上仍卑躬事纣,但纣王号令天下的权威却渐渐地小了。忠心的大臣无不心急如焚。贤臣祖伊奔告纣王说:“天帝莫不是要结束我殷的王命?不管从人事来看,还是从大龟的神灵,都不敢告知殷的前途有什么好的征兆。
不是先王不顾恤他的后代,只是王淫佚过度,不遵守王道常法,自绝于先王,所以上天丢弃了我们,使祖宗不能安食供享。如今天下百姓没有不希望殷命早绝的,王打算怎么办?”纣王听后,坦然地说:“我的命不是天给的吗?他们的恶言,又能把我怎么样呢?”祖伊踉踉跄跄地走下殿来,说:“纣王真的是不可以劝谏了。” 贤臣商容往谏,纣王干脆把商容废黜为民。
当商纣王和妲己在国都朝歌高高耸立的鹿台上尽情享受着上层贵族奢靡的生活时,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末日即将要来临了。
炮烙虿盆之刑
纣王好酒淫乐,荒淫昏聩,尽信妲己之言,妲己所称赞的就以之为贵,妲己所憎恶的就加以诛灭。以至后来纣王听信妲己妖言,杀了皇后姜氏,立妲己为后。
一次,纣王与妲己在鹿台上欢宴,六宫妃嫔三千,齐集台下,纣王命令她们脱去裙衫,赤身裸体地唱歌跳舞,恣意欢谑。纣王与妲己在台上纵酒大笑。只有已故姜后宫中的嫔御七十二人,掩住脸流泪,不肯裸体歌舞。
妲己说:“这是姜后生前身边的官女,怨恨大王杀了姜后。听说她们打算私下作乱,谋杀大王!妾原来还不相信,现在看来,她们竟敢违抗大王的命令,谋反的传闻一定不假!应当对她们施以严刑,好使其他人不敢起谋逆的心!”
纣王说:“什么才称得上严刑?”妲己微微一笑,说:“依小妾之见,可以在摘星楼前,挖一个方圆数百步,深高各五丈的大坑,然后将蛇蝎蜂虿之类丢进穴中,将这些宫女投入坑穴,让百虫嘬咬,这叫做虿盆之刑。”
纣王大悦,立即照妲己所说做了一个虿盆,将这七十二名宫女一齐投入坑中,一时间坑下传出揪心的悲哀号哭。纣王大笑:“要不是皇后的妙计,不能灭此叛妾!”
太子殷郊听说此事,忙去鹿台进谏:“法令是为人有罪而设的,现在众妾并没有谋逆之罪,却加以极惨的刑罚。这都是妲己蛊惑圣听的结果,使天下百姓都以为父王是无道之君。请斩了妲己,以正朝纲!”妲己说:“太子与众妾同谋,所以妄图诋毁妾,请大王做主。”纣王当即喝令侍卫锤死殷郊,比干慌忙劝阻说:“太子是国家的根本,不可随意加刑。”纣王这才没有杀死太子,但还是把他贬谪到了荒远的地方。
梅伯觐见纣王说:“姜皇后没有过错却被处死,太子没有罪过而被贬谪。请大王召回太子,复立东宫,臣愿代死!”妲己谗言道:“梅伯是太子一党,因此才会狼狈为奸。”纣王问:“那怎么惩罚这些人呢?”妲己说:“群臣轻侮大王的尊严,都是因为刑法太轻的缘故!依妾之见,可铸一个空心的铜柱,里面烧火,外涂油脂,让犯人裸体抱柱,皮肉朽烂,肋骨粉碎,这叫炮烙之刑。
如此他们才知道畏惧,朝中就不会再有奸党了!”纣王立刻依言而行,竖炮烙于大殿。将梅伯的衣服剥光,绑在铜柱上,顷刻间肉焦骨碎,化为灰烬。妲己又说:“可以再制一个铜斗,也加火在里面。罪轻而不至于处死的,让他们手持熨斗,则手足焦烂,这样可以区别法律的轻重。”于是纣王立铜柱、铜斗各数十,置于殿前,凡有罪的大臣,即加炮烙之刑。
纣王的残暴引起了人民的愤恨和大臣的忧心,许多正直的大臣宁死劝谏。
西伯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前往朝歌朝觐,因拒绝妲己的引诱,触怒妲己,被剁成肉酱。残酷的纣王让姬昌吃了肉酱,并把姬昌囚禁在羑里。这引起了皇叔比干的愤怒。比干忠心直言,指责纣王杀皇后、杀大臣、谪太子,斥责妲己的暴政,要求纣王改过错、兴朝纲,并劝谏纣王:“不修先王的典法,而用妇言,大祸不远了。”
纣王大怒,妲己怂恿说:“妾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比干自诩为圣人,剖开比干的心看看如何?”纣王听从妲己的话,杀了比干,剖开肚子,挖出他的心。自此,朝廷上忠良的大臣几乎荡然无存。
妖姬的下场
纣王的无道,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天下诸侯皆起兵反对纣王的暴虐。在动荡的战火烟尘中,其中最强盛的是西岐的周武王。
就在纣王宠爱妲己,醉生梦死时,位于渭水流域的周部落在西伯侯姬昌的励精图治下日益兴盛。周部族原是夏朝后稷的后裔,早有图谋商朝的企图。伯邑考死后,纣王把姬昌囚禁了七年。由于周部族的臣子们多方营救,并向纣王行贿,姬昌才获释放,周部落由此和商纣王结下了深仇大恨。
姬昌励精图治,南征北讨,为以后大周朝的基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姬昌亡故,二儿子姬发继位,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武王。武王尊父亲姬昌为周文王,四弟姬旦为周公。周公有贤德远名,谋略过人,政略的掌握和战略的运用十分娴熟。此时的周部落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四海归心,周人的势力已经渐渐渗入商朝的中心地区,直接威胁到商都朝歌的安危。
公元前1046年春,周武王命姜子牙统率兵车三百乘,甲士四万五千人,挥师东上,一路势如破竹。渡过黄河之后,会合八百诸侯,大军直指商都朝歌。
纣王知道武王兵犯后,不禁拈须大笑说:“西周,也不过是一个方里的小国,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纣王根本没把西周放在心上。
当周军攻到距朝歌仅四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汲县)时,纣王正在鹿台大摆庆功盛筵。听到这一消息,纣王仓皇从鹿台上下来,乘车来到牧邑的黄土岗上。天色已近黄昏,纣王让人临时筑起高台,远望周师,但见牧野篝火处处,光烛夜空,犹如火的海洋。周师的气势,大大出乎纣王的意料之外。
纣王这才酒意初醒,火速返回朝歌。情急之下,纣王急调七十万人马,在牧野迎战周武王那不到五万的联军。可是,纣王引以为豪的那七十万商军,有一大半都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东夷抓来的俘虏,平时受尽纣王的压迫和虐待,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对纣王早已恨之入骨,根本不愿为他卖命。
开战前,武王历数商纣罪状,称他“暴殄天物”、“害虐丞民”,实为无道之君。战争一打响,曾备受纣王凌虐的奴隶和战俘们纷纷倒戈,七十万商军一下子土崩瓦解。周军趁势进攻,纣王的军队一败涂地。纣王眼见形势不利,赶紧杀开一条血路,逃回国都。
周武王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纣王自知大势已去,就登上鹿台,穿上漂亮的衣服,拿上自己的宝物,火烧宫殿,然后投火自焚。商王朝就此灭亡。可怜商纣王建造了宏伟的鹿台供自己和妲己吃喝玩乐,而最后这个鹿台却成了他的断头台。
而妲己的结局远没有与夫君亡命天涯的妺喜来得浪漫动人,她也被周武王作为战争罪犯砍了脑袋。这脑袋还和纣王的脑袋一起,作为商朝灭亡的象征,挂在了城门口的白旗之上。
传说,周武王令刽子手斩妲己的时候,妲己的容颜过于娇媚,以致刽子手都不忍心下手,甚至愿意替死。于是姜太公用布把妲己的脸蒙上,防止她再用美色蛊惑人心,这一刀才斩了下去。妲己一死,露出她九尾金毛狐狸的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