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总有花落时,那些生前或煊赫,或卑微的雍正帝甄嬛们,如今都已是历史的符号。这些符号,我们如今在《甄嬛传》中,或能看到。雍正帝这些如花的女人,因为或身世,或相貌,或生育,或其他种种原因,会使得她们在复杂而充满变数的后宫之中,产生截然不同的结局。在76集大型电视连续剧《甄嬛传》中,我们会看得格外清楚:
一种是自杀而亡。在宫中,会出现很多自杀的现象,后妃也会有。但自杀的原因会很神秘。羞愤自尽。安陵容就是这样的人。安陵容本来很可怜,得到过甄嬛的照顾,但她却为了私欲背叛了甄嬛。事情泄露后,安陵容被皇帝惩罚,打入冷宫。在甄嬛面前,安陵容因无法面对而服毒自尽。
赐令自尽。余莺儿是也。她本是一位官女子,也就是宫女,却因为一个特殊的机遇,得到帝宠。因为与甄嬛产生矛盾,而在华妃的指使下,在甄嬛服用的药里下毒,皇帝知道后,赐令自尽。
割腕自尽。叶澜依是也。叶氏本来一个驯马女,暗恋了十七王允礼。被皇帝召幸后,却因为追求美好的爱情,最终在幻想中割腕自杀,“幸福”地死去。
撞墙自杀。华妃是也。她自入宫便飞扬跋扈,依仗哥哥年羹尧作恶多端,最终得知不能生育是太后和皇帝以麝香为之,目的是为了遏制年羹尧因华妃生子而势力膨胀。冷宫中的华妃不能接受这一现实,而撞墙身亡。
一种是被杀身亡。这在深宫中屡见不鲜,是宫斗最明显的表现。
杀人灭口。淳贵人是也。淳贵人由于听到了不该听到的东西,被歹毒的华妃设计,最终被杀人灭口。
被下人打死。祺贵人是也。这真是奇怪了,一个主位却会被下人打死。祺贵人由于卷进皇后和华妃之争,经常以皇后为靠山搬弄是非,结果由于诽谤甄嬛名节,被皇帝打入冷宫。最终,在失落中,被太监落井下石打死。
被皇帝杀死。瑛贵人是也。本来是皇帝的嫔御,却与皇子弘时眉目传情,皇帝为保住皇家颜面而杀死了她。
一种是恶死。在这里,“恶”是非正常的意思。气绝身亡。皇后是也。皇后身居高位,却屡行不善,先是杀害纯元皇后,接着与华妃斗狠,拉帮结派,暗害无辜,全然没有母仪天下的样子。真相大白之后,皇帝下旨与之终生不见。皇后自知无力回天,最终气绝身亡。
血崩而亡。沈眉庄是也。起初善良体贴的沈眉庄屡屡遭到华妃陷害,后来逐步成熟起来的沈眉庄,却不能走出情感困境,当她临盆待产之际,听到心仪的太医温实初自宫消息后,竟然血崩而
死,一代名媛香消玉殒。
还有一种妃嫔,不堪残酷的宫廷斗争,而落寞了人生。比如富察贵人,因为得罪了正在得宠的甄嬛,想到自己的结果,便神经崩溃,最终被吓疯了。
当对手都倒下的时候,胜利者笑到了最后,这就是甄嬛,她成为尊贵的皇太后,虽然孤独,却可以安然享受余下的人生。
这就是《甄嬛传》中大部分妃嫔的结局。剧情的跌宕起伏,人物的爱恨情仇,深深吸引了观众。大家一定很想知道,雍正帝的那些甄嬛们真的是这么死的吗?真相到底如何呢?我还是依据档
案,来为大家解密:
第一,寿终正寝的老寿星。真是很难得,雍正帝的遗孀有两位是老寿星。一位是乾隆帝生母,就是熹贵妃。这个女人之前我已经有过讲述,由于儿子做了皇帝,而享尽了人间荣华。可是,到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十四日,已然86岁的太后开始出现身体不适,乾隆帝很着急,怕出现闪失,到正月二十二日,病情转重,第二天子时,太后口中突然涌上一口痰,就咽气了。
《清高宗实录》记载:“丑刻,皇太后崩。”乾隆帝为生母除了大办丧事外,还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为母亲铸造金发塔。乾隆帝命令宫中造办处,仿照佛塔,制造一座金塔,由塔斗、塔身、塔伞组成,上面镶嵌很多名贵的宝石。之所以叫金塔,是因为用黄金铸成,共用掉3000两多黄金。
塔中有一个金匣,乾隆帝就把母后生前梳掉的头发,装进金匣之中。二是特为母后修建陵寝。早年,朝中大臣曾经请示过太后,问她在雍正帝泰陵地宫中,是否为她留个位子,以便她去世后与雍正帝合葬。当时,是王公大臣对她态度的试探。没想到太后很不客气,当即表示,不用留,给我单独建陵。《清高宗实录》记载:“不必预留分位。”乾隆帝没有别的选择,只有精心为母后打造一座陵寝。
于是,花费了大量银两,建筑了泰东陵。这座陵寝建得很有特点,有两个清陵第一:第一次在隆恩殿设置了佛楼,佛楼里面陈设了大量珍宝;第一次在地宫中雕刻了佛教经文和佛的造像,这在之前的所有清陵中,是没有先例的,包括她丈夫雍正帝的泰陵里面也没有。另一位是裕妃耿氏。
耿氏出身卑微,她的父亲是一个低贱的管领,就是一个管家奴的身份。可是,这个女人心态很好,有随遇而安的心态。更为重要的是,她在宫中有个好姐妹,那就是熹贵妃,弘历的生母。她们两个真是铁姐儿们了,事事照应。两姐妹同一年生子,熹妃生弘历是在康熙五十年八月,裕妃生弘昼是十一月,只有三个月之差。两个孩子同岁,姐两个共同抚养,交流经验。
另外,姐两个年龄相仿。耿氏比熹妃大三岁,她真像大姐姐一样,照顾熹妃,两个人互相敬爱,互相照顾。所以,乾隆一即位,太后就命令儿子晋封耿氏为贵妃,属于特殊照顾:“钦奉圣母皇太后懿旨,晋封(裕妃)贵妃,以申敬礼。”
(《清高宗实录》)这个女人真是身体好,乾隆三十五年,她的儿子和亲王弘昼死了,她还活着,白发人送走了60岁的儿子;乾隆四十二年,好姐妹熹妃,也就是当今太后以86岁高龄去世了,她还很硬朗;直到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她才以96岁高龄,寿终正寝。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寿星。乾隆帝以皇贵妃之礼,把这位母后的好姐姐安葬在妃园寝最好的位置。
第二,死得其所的皇后。中宫皇后去世后,雍正皇帝对她出于礼敬的态度,封她为“孝敬皇后”。除为她举办了隆重的国丧之外,决定将来和自己同时葬在泰陵之中。这座泰陵,是雍正帝的那些甄嬛们梦寐以求的万年吉地,可是,也只有皇后才有这样的资格,别人想都不敢想。
因为这是祖制所决定的:与皇帝合葬同一地宫之中的,就只能是中宫皇后,清朝历代皇帝都是这样。在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是中宫皇后孝慈高皇后合葬;太宗皇太极的昭陵地宫,是中宫皇后孝端文皇后合葬;在顺治帝孝陵地宫里面,是皇后孝康皇后和孝献皇后;在康熙帝景陵地宫,雍正帝是再清楚不过的了,里面有四位皇后: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还有一位敬敏皇贵妃,那是雍正帝特殊安排的。
祖制是这样的,雍正帝也不好突破。所以,作为中宫皇后,她是一定要葬到泰陵地宫之中的。其次,这里的风水极好。泰陵在河北易县永宁山下,这里的风水尽善尽美。在《雍正朝起居注册》中说这里“实乾坤聚秀之区,为阴阳和会之所。龙砂穴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也就是说,这是一块最好的风水宝地。雍正帝不在东陵,子随父葬,却跑到几百里之外的易县,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泰陵,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攻击他的话柄。所以,中宫皇后能够葬在泰陵,名之所至,死得其所。
第三,惊吓而死的年妃。说年妃惊吓而死,雍正帝不会承认,他会说我很爱她,给她常人不能有的待遇,那就是爱。满朝文武也不敢承认,因为这是一件再敏感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实际上,年妃是在一种极度恐惧的惊吓之中去世的。首先,年妃去世之前,雍正帝对年羹尧突然袭击。
年妃是雍正三年十一月病逝的,就在这一年,她的哥哥遭到雍正帝一系列打击,据《清世宗实录》记载,三月,开始否定年羹尧功绩,说他“自视己功,显露其不敬之意”;四月,雍正命令年羹尧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
这时的他,已经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了,于是,王公大臣纷纷落井下石;六月,雍正帝严惩年妃的娘家人,年富、年兴被削籍夺官;七月,已有朝臣上疏雍正帝,要求将其正法。广西巡抚李绂说年“阴谋叵测,狂妄多端,谬借阃外之权,以窃九重之威福”;九月,雍正帝下令逮捕他;十一月,被押解至京师。
也就是说,年妃病逝的时候,年羹尧已在京师刑部大牢羁押。就在得知哥哥年羹尧被皇帝大加挞伐的时候,年妃惊吓得病倒了。年羹尧被逮进京师的时候,披枷戴锁,那一定是要被处以极刑的。年妃听到的,到处都是这种惊恐的信息,可以说是风声鹤唳。不仅如此,年羹尧的大罪,会连累到娘家其他人的。
年妃虽然被雍正帝宠爱,但是,后妃不得干政的规矩她是清楚的。纠结于心,又无能为力,年妃终于一病不起。尽管雍正帝不时来看望她,并企图以晋封皇贵妃来为之冲喜,但到十一月二十二日,年妃再也坚持不住了,她在惊恐中去世。十二月,年妃一死,雍正帝命王公大臣罗列年羹尧罪,《清史列传》记年羹尧“罪凡九十二款”,其中有三十条,每条都可以把他立正典刑。在年妃死后半个月,年羹尧被雍正帝赐死,雍正帝还是照顾到他是年妃之兄,没有押到菜市口斩首。
第四,最痛苦的两个女人。雍正帝的这些甄嬛们,有两个女人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因为她们不断遭到丧子(女)之痛。自己的子女死去,对于妃嫔们来讲,还不如自己死去,因为那是她们的希望。子女的死,使她们的希望成空。这两个女人一个是齐妃李氏,一个是懋嫔宋氏。
齐妃李氏,本来过着很遂心的宫中生活。她早年生下的皇二女,成年后出宫下嫁,本来是可以放心的。可是,在康熙五十六年,胤禛还没有即位,公主就死去了,年仅23岁。齐妃生育了三个皇子,分别是弘昐、弘昀和弘时。这三个皇子,弘昐,三岁死去;弘昀,十一岁去世。
齐妃所生的4个子女,就剩一位了,那就是弘时。这个孩子,就成了她全部的希望。齐妃寻思着,自己这个儿子将来或许能够成为他父皇的继承人,要着意培养他。齐妃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主要是由于弘时居长。雍正帝的十个皇子中,弘晖、弘昐、弘昀三位,都出生在弘时前面,但都没有成年就夭折了。
因此从康熙四十九年十月弘昀病逝,到康熙五十年八月弘历出生,这段时间里,弘时是胤禛的独子,所以,弘时作为雍正帝的长子,他自己和他的母亲会认为很有希望成为储君。但是,事与愿违,胤禛并不喜欢弘时,母子两个只是一厢情愿。
后来的发展让他们更加失望,雍正帝秘密立储的人选是比弘时小7岁的弘历,父子之间矛盾陡然加剧,甚至达到不可弥合的程度。最终,在雍正五年,弘时“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清史稿》)。这一年八月初六日,弘时去世,年仅24岁。弘时去世的时候,齐妃还健在。
弘时的死,对齐妃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这时,齐妃所生的四个孩子都已经去世了。而且,她不可能再有生育的机会。一方面由于自己年龄已经很大了,皇帝不会再加宠爱;另一方面,由于弘时的关系,会牵连到她。所以,齐妃就更加悲痛和不安。
在此之后,齐妃便过着度日如年的日子,过了8年,雍正帝去世,她还活着。乾隆帝即位后,由于弘时的关系,乾隆帝母亲不喜欢齐妃,竟然把地位低于齐妃的裕妃晋升为贵妃,而齐妃却没有任何晋升。齐妃无奈,忍气吞声,过了两年寄人篱下的日子,在乾隆二年去世了。
懋嫔宋氏。懋嫔出身应该是很低下的,因为作为一个宫女,不会有很高的出身。越是这样的女子,越是会有很好强的性格。所以,当她生下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会抱有很大的希望。希冀自己将来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可是,她的两个孩子都是女孩子,本来希望就很渺茫,所生孩子又很快夭折,懋嫔会有着怎样失落的心情呢?她所生的第二个女儿去世后,经历了康熙帝驾崩和雍正帝即位,一直到雍正八年,她才去世。这14年的宫中生活是枯燥、无聊、孤寂的,她在深宫中只是苦熬岁月,再也没有机会被皇帝宠幸,也就再也没有出头机会了。
第五,无人理睬的甄嬛们。雍正帝的那些后宫甄嬛们,只有几个被记录在案,也就是给雍正帝生过孩子的那7个女人:中宫皇后、熹贵妃、年妃、齐妃、裕妃、谦妃、懋嫔等。其他的女人,或仅存一个名字,或连名字都没有,仅有一个封号而已。
比如,泰妃园寝的5位贵人、7位常在、4位格格,由于地位低下,她们的姓氏、名字、民族,等等,一点儿线索都没有。虽然她们也加入了甄嬛的行列,却是默默无闻地到来,又静悄悄地离世。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让她们庆幸的是,死去之后,还会被想起来,埋在了泰陵妃园寝里面,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第六,一个被丢弃的孤魂。这个人是雍正帝的老贵人,她被雍正帝给抛弃了。因为,雍正帝把她葬在了东陵的风水围墙之外。很明显,她不应葬在东陵。夫妻合葬,那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老贵人作为雍正帝的嫔御,怎么可以分开来葬呢?另外,就是葬在别处,也要给自己的女人以名分。
可是,葬在东陵附近的老贵人,并没有自己单独的一个陵院,而是被塞进苏麻喇姑墓,并且处在这个园寝的次要地位,因为,在这里,苏麻喇姑才是墓主人。苏麻拉姑是孝庄的一个侍女,雍正帝的老贵人连侍女都不如。这个可怜的老贵人,就这样被雍正帝丢弃了。
史上最早用春药迷惑皇帝的后宫嫔妃?
自古以来在皇宫内院之中,以姿色取悦皇帝的后宫嫔妃举不胜举,但是用春药迷惑皇帝的后宫嫔妃却并不多见,而最早见于史料用春药迷惑皇帝的后宫嫔妃更是鲜为人知,那么谁是史上最早用春药迷惑皇帝的后宫嫔妃呢?追根溯源,当属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左昭仪冯妙莲。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初即位时,由冯太后临朝听政。拓跋宏秉性孝谨,政事无论大小,都先禀明太后。拓跋宏原是后宫李夫人所生,由冯太后抚养成人。冯太后坚守子贵母死之制,除赐死储君拓跋宏的亲母李氏以外,甚至诛戮了李氏全族。拓跋宏终生都不知自己为谁所生,但他自幼在冯太后身边长大,视祖母如生母一般。
冯太后想让自己家族累世贵宠,特地挑选兄长冯熙的两个女儿充入掖庭。后宫的林氏美貌艳丽,生了皇长子拓跋恂之后,孝文帝打算废除子贵母死的故例,不让林氏自尽,但冯太后因担心林氏不死,自己的侄女就不能入宫为后,便不肯答应孝文帝的请求,最终逼迫林氏自杀身亡。
冯熙的两个女儿入宫后,次女冯姗即被册封为皇后,长女冯妙莲被册封为左昭仪。原因是冯妙莲非冯熙的正妻所生,所以地位自然比妹妹低了一等。皇后冯姗颇有德操,昭仪冯妙莲却独具姿色,孝文帝虽然很尊重皇后,但论容貌,冯姗却比不上冯妙莲。正如孝文帝自己所说:冯珊“媚而不佻,静而不滞”;冯妙莲“风韵自娆,妖媚艳丽”。所以冯妙莲独得宠幸。孝文帝除临朝听政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冯妙莲宫中朝夕寻欢作乐。
三年后,皇后冯珊因怀孕难产不幸身亡,孝文帝便又迎娶冯妙莲的三妹冯媛入宫做了皇后。这使冯妙莲觉得十分的不甘心。但让她感到雪上加霜的是,这时高丽国又为孝文帝献上了一位冰肌玉骨的绝世美人,使冯妙莲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战胜这两位劲敌,让自己专房独宠,长于风情的冯妙莲不得不求助与自己早有私情的神医高菩萨。原来这冯妙莲有个咯血的毛病,便经常请高菩萨前来诊治。一次孝文帝带兵在外征战日久,顾不上回宫作乐,冯妙莲只好凄凉地空守孤帏。这高菩萨容貌英俊,天性风流,善解人意,使冯妙莲对他另眼相看。
高菩萨见冯妙莲宫闱寂寞,便刻意挑逗,引起冯妙莲的欲火难耐,便让他侍寝,权当一时之乐。谁知让他床端一试,便久战不疲,冯妙莲久旱逢甘露,真是喜出望外。从此两人朝欢暮乐,不知今夕何夕。高菩萨真是床笫间的英雄,连番苦战,愈战愈勇,而冯妙莲却像一朵花越摧残越鲜艳,真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看到冯妙莲的求助,高菩萨便教她使用春药“肌香丸”的绝招。于是冯妙莲便大施媚术,迷惑孝文帝。原来这“肌香丸”乃是当时人间第一奇香,将它放于肚脐眼中,便通体喷香,而且长久不散。孝文帝被这香气所诱,爱欲大增,每夜都乐而不疲一直不能自拔。于是冯妙莲靠着“肌香丸”战胜劲敌,再次独享专房,宠冠后宫。
然而冯妙莲并不满足性欲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她还一直觊觎着皇后之位。因此她不顾姐妹亲情,持宠而骄,常常趁与孝文帝同床共枕之时,大吹枕边之风诋毁皇后冯媛,试图取而代之。冯妙莲不断地谮构百端,罗织罪名终于把孝文帝说得怒上加怒,就将皇后冯媛废为庶人,贬入冷宫。后来冯媛“贞谨有德操,遂为练行尼,后终于瑶光佛寺。”
太和二十一年,即公元497年,冯妙莲终于登上了皇后之位,母仪天下,统领六宫。因孝文帝统帅二十万大军南征新野,水性扬花的冯妙莲耐不住宫闱寂寞,又一次将高菩萨宣进宫中来寻欢作乐。然而事情不久便东窗事发。原来孝文帝的女儿彭城公主,嫁于刘昶的儿子为妻。
丈夫早亡,彭城公主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冯妙莲便让她改嫁自己的兄弟冯夙,彭城公主十分的不愿意。为了不嫁给冯夙,彭城公主悄悄地带领婢仆十数人,乘轻车冒雨前往南阳进见孝文帝,将自己早已知道的冯妙莲与高菩萨私通之事告诉了孝文帝。
孝文帝听后勃然大怒,无心恋战便回到了洛阳,立即拘捕高菩萨当面问罪。高菩萨受刑不过,不得不据实招供。孝文帝又召冯妙莲问讯。冯妙莲见事已至此,便合盘托出了与高菩萨的不伦之事。孝文帝虽然心中无比愤怒,但他既尚顾念旧情,又离不开冯妙莲身上的奇香,始终不忍将冯妙莲赐死,甚至连废后的敕书也迟迟不肯写下。不久孝文帝得了大病,病骨支离,自知不起,召彭城王拓跋勰嘱咐后事,最后说:后宫久乖阴德,自寻死路,我死后可赐她自尽,惟葬用后礼,亦可掩冯门大过。接着拉住彭城王的手,喘息良久,撒手而去,时年仅三十三岁。
太和二十三年,太子拓跋恪即位,是为宣武帝,年号景明。拓跋恪即位后按照孝文帝的遗嘱派侍臣持鸩酒入宫,皇后冯妙莲才得赐死。冯妙莲见了鸩酒骇走悲号,不肯就范。内侍把她拉住,强迫喝下鸩酒自尽。冯妙莲乃“含椒而死”。拓跋恪遵照孝文帝的遗言,用先帝皇后大礼葬冯妙莲于长陵,谥为幽皇后。
冯妙莲凭借美色取悦皇帝于前,而又用春药迷惑皇帝于后,本想稳坐皇后宝座,统领六宫,母仪天下,结果冥冥之中自有因果善恶报应,最后不得不喝下鸩酒而死。“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正是冯妙莲的一生真实的写照。
帝王短命之谜:六位最出名的嗜春药皇帝
古代皇帝服用“壮阳药”秘闻
古代帝王们除了长生不老,希望永远当皇帝的心愿外,享乐意识也颇强烈,对女色的追求尤其如此。在服食所谓“不老药”仙丹的同时,还遍寻“壮阳药”,欲幸遍后宫美色。
可以说,中国古代帝王个个喜欢服食春药,400多位皇帝平均年龄不到40岁,大多在三四十岁的青壮年就死掉了,死因多多。
但不少与过量服食性药有直接的关系,有的依赖嗜食成瘾,一天不吃饭可以,一天不服性药却睡不着觉。
宋度宗一夜召幸30女
古代帝王有“夜夜不空过”的说法,就是每夜要召幸一名宫妃。南宋度宗赵禥刚当皇帝时有个桃色新闻,他迫不及待,一夜竟然与30多个年轻美貌的宫妃性交。
这是清乾隆年间毕沅编着的《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八十)上所记载的事情:“帝自为太子,以好内闻;既立,耽于酒色。故事,嫔妾进御,晨诣合门谢恩,主者书其月日。及帝之初,一日谢恩者三十馀人。”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赵禥做皇太子就以好色出名。当了皇帝后还是这样。根据宫中旧例,如果宫妃在夜里奉召陪皇帝睡觉,次日早晨要到合门感谢皇帝的宠幸之恩,主管的太监会详细记录下受幸日期。赵禥刚当了皇帝时,有一天到合门前谢恩的宫妃有30余名。
史学界就此段文字知道,赵禥性能力超强,一夜召幸30余女。
赵禥(公元1240-1274年)为偏居临安(今浙江省会杭州市)的南宋皇帝,荒淫无度,35岁便死了,史称度宗。前帝宋理宗赵昀没有儿子,立赵禥为皇太子。公元1264年宋赵昀死后,赵禥顺理成章当了皇帝,那年他25岁,正是人一生中性欲最为强烈的年龄。
既然皇帝有与任何女人发生性关系的特权,后宫佳丽那么多,刚获得这种权力的赵禥自然大喜过望,不会放过每一个春宵良辰。所以,赵禥一夜召幸30多个宫妃还是相当可信的。
但这也有让人怀疑的地方,以一夜12小时、30个宫妃来算,赵禥与宫妃性交一次的平均时间是24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赵禥能是自然生理状态下完成性交过程的吗?
史学界认为,赵禥如果不借助于药物,在床上不可能那么样强悍。
皇帝靠“壮阳药”幸遍后宫
赵禥借助了什么药物?壮阳药也。
壮阳药也叫媚药、春药、房中药。但媚药、春药、房中药的使用范围宽泛,并不仅限于男人,女人也可服用。此类药在古代帝王宫中极为流行,今日遍布街头的成人用品商店,应当是古人的遗风和继续。
春药有不同的名称,“三益丹”、“益肾丹”、“保肾丹”、“快女丹”、“受宠丹”、“保命丹”、“童女丹”、“益女丹”、“得春丹”、“遇仙丹”、“合欢散”、“寒食散”、“春散”、“相投散”、“一笑散”、“相思方”都是这种药物的不同说法。
还有的名字更形象,“美女提倒金方”、“灵龟展势方”、“美女颤声娇”、“贵妃夜夜娇”、“旱苗喜雨膏”、“金枪不倒丸”······ 虽然叫法不一样,但药理功能是一样的,都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人性兴奋的药物。
清皇帝饮鹿血壮阳强身
《礼记》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而皇帝多不守古制,随意扩充后宫。
《新唐书》记载,“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开元、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其后宫的美女多达4万名,比秦始皇的1万多人要多多了,大概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后宫之最。
由于皇帝可以发生性关系的对象实在太多了,壮阳药在宫中广为流行是可以想像出来的,有方士甚至将之制成点心、水果,供帝王食用。
孙静庵所着的《栖霞阁野乘》有一则“圆明园内发现之房中药”,可证明壮阳药在宫中的流行程度--
“ 丁文诚官翰林,一日,召见见于圆明园。公至时过早,内侍引至一小屋中,令其坐,俟叫起。文诚坐久,偶起立,忽见小几上有蒲桃一碟,计十余颗,紫翠如新摘。时方五月,不得有此,异之。戏取食其一,味亦绝鲜美。俄顷,觉腹热如火,下体忽暴长至尺许。时正着纱衣,挺然翘举,不复可掩,大惧欲死。急俯身以手按腹,倒地呼痛。内侍闻之,至询所苦,诡对以暴犯急痧,腹痛不可忍。内侍以痧药与之,须臾,痛益厉。内侍无如何,乃饬入从园旁小门扶之出,而以急病入奏。公出时,犹不敢直立也。”
这个故事发生于咸丰年间,当时的皇帝是清文宗奕詝,即大家常说的咸丰皇帝,后来的西太后慈禧即是受他宠幸的后宫名女人之一。孙静庵所记颇有几分意思,将壮阳药制成葡萄(蒲桃)状,专供皇帝食用,看来也是方家一绝了。
据说,丁文诚意外得知奕詝在暗暗服食壮阳药后,再次进圆明园见到奕詝时便就势劝谏,实际是拍马屁,进献壮阳秘方,“皇上调养圣体,最好每天饮鹿血一杯;燥热之药切不可用。”奕詝问他饮鹿血有何功效?丁文诚告诉奕詝鹿血是壮阳活血之妙品。
奕詝当即记心里了,吩咐内务府买梅花鹿一百多头,放养在园中,这也是圆明园中出现梅花鹿的原因。据说此后奕詝天天取鹿血喝,果然见效,可夜夜与宫妃欢娱。
中国古代帝王可以说人人喜欢服食春药依懒春药,像奕詝这样因服用春药出名的皇帝还有不少。
最出名的六位嗜春药皇帝
下面的六位皇帝应该最为出名--
汉成帝刘骜。刘骜后宫中有两位在中国古代以性感出了大名的大美人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俩。自从得了赵氏姐妹,刘骜整日抱着这对姐妹花淫乐,乐此不疲,甚至以弄死自己刚几岁的亲生儿子以迎合赵氏姐妹不能生育而妒嫉他人的心理。
由于纵欲过度,弄得腰都直不起来,刘骜的性能力大不如前,没有了“性趣”。后汉人所着的《飞燕外传》披露,身为皇后的赵飞燕,家藏专门记载房中术的“彭祖分脉”一书,从书中她找到了配制春药的秘技。她研制出的壮阳药名叫慎恤(xù)膏(有学者疑为“寒食散”),可一度数幸而不倒,这使几近丧失性功能的刘骜雄风再起,对赵氏姐妹也更加宠爱了。
南朝齐明帝萧鸾。萧鸾为南京六朝时期皇帝,萧鸾长期服用春药外人起初并不知晓,他临死派御医寻找白鱼入药才暴露了秘密。
《资治通鉴·齐纪七》(卷141)记载,“上性猜多虑,简于出入,竟不郊天。又深信巫觋,每出先占利害。东出云西,南出云北。初有疾,甚秘之,听览不辍。久之,敕台省文簿中求白鱼以为药,外始知之。”“上”即刘鸾,白鱼即蠹鱼,又叫壁鱼,实为木中虫,体银灰色。其晒干后气味咸、温、无毒。以白鱼入药方名为“白鱼散”,主治小便不通。有衣鱼、浓石乱发,等分为散。
方上要求每服半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刘鸾因服食壮阳中毒导致无法尿尿,是为暗疾,这才找白鱼入药,搞通“下水”管道。
唐高宗李治。李治的皇后即后来成了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女皇帝的武则天,《资治通鉴·唐纪十九》(卷203)记载,“十一月,丙戌,诏罢来年封嵩山,上疾甚故也。上苦头重,不能视,召侍医秦鸣鹤诊之,鸣鹤请刺头出血,可愈。”
这里的“头重”、“不能视”,即头昏眼花,性医学专家认为,此为典型的纵欲过度症状,其疾与长期服用壮阳药有直接关系。虽然这种史学观点有争议,但还是有相当可信成份的。
值得注意的是,武则天在当了皇帝后,对春药的瘾也颇大。不然,她那么大年纪了,都做祖母了,哪有那么浓的“性”趣,据传其面首薛怀义、张易之对引春药诱之。
唐宣宗李忱。李忱的死因有多种说法,除了死于服食增寿丹药中毒的说法外,还有观点,是死于壮阳药中毒。《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记载,“上饵医官李玄伯、道士虞紫芝、山人王乐药,疽发于背。”
根据其病征,有学者认为其背上生了恶疮,应该是壮阳药补过头的恶果。李忱死时已50岁,这个年龄只有服食壮阳药,才能享受得了后宫中如云美女。当然,也可能是壮阳药与增寿丹药的毒力并发所致,不老药与壮阳药一起服食,并不矛盾,也是当年皇家保健惯例。
明武宗朱厚照。朱厚他是中国古代帝王中玩弄女色最有花样的皇帝之一,其玩法与隋炀帝杨广齐名,在后宫专门建设了具有独具娱乐功能的“豹房”。一方面在里面养了不少生性威猛的虎豹,另一方面又选调天下绝色女子充进来。
宫中女人玩够了,与宦官太监搞同性恋游戏,这还不过瘾,又去妓院嫖;再不够尽兴,则去偷民妇臣妻,连寡妇都不放过。而朱厚照这么能干并非他性能力厉害,全依仗的是壮阳药。
据说,朱厚照外巡时有两样东西不能少,一是大批的后宫嫔妃,二是壮阳药。女人不离轿,性药不离身,走哪带哪。
明世宗朱厚熜。朱厚熜是朱厚照的堂兄弟,按理说皇位与他无份,但别看朱厚照与那么多女人性交过,却没有生出儿子,其死后便选定了朱厚熜接位。
中国帝王既想长生不老,又想尽情娱乐,尝遍天下美色,这在朱厚熜的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其壮阳药是在自己的后宫中由专人配制,重要配方之一就是前文中提到的女孩初潮时的经血。由血焙制的“红铅”,除有长生不老之功效,还可用于壮阳药。
此秘方是当时南阳一名叫梁高辅的80多岁老方士所献,梁高辅胡须都花白了,却精力旺盛过人,经道士陶仲文引荐进宫专门给朱厚熜炼性药,制成丸粒供朱厚熜服用。
据传此性药服食后,一夜可与10名宫妃性交,而不费劲,且越战越威猛。被其从全国各地挑选来的数千宫女大多不过十来岁,个个如花似玉,采过经血后朱厚熜自然不会放过身边美色。
时已50多岁的朱厚熜服食她们经血做的壮阳药后,淫兴大发,又在这些宫女身上来检验药效。有一次,服食了壮阳药后药性大作,浑身燥热难忍,朱厚熜立即拉过在醮坛边为他讼经的一位13岁尚姓女孩“练习”,这女孩生理尚没有发育成熟,搞得她跪在床上鬼叫求饶方止。朱厚熜觉得仍不尽兴,又请身体丰满发育成熟的庄妃前来“下火”。
万恶淫为首,纵欲多灾难。上面提到的汉成帝刘骜、南朝齐明帝萧鸾、唐高宗李治、宋度宗赵禥,明世宗朱厚熜,或直接死于壮阳药中毒,或因服食壮阳药起病折寿。
盘点历史上死得最惨的皇帝 中国十大好色皇帝
自古帝王多淫棍,古代帝王拥有数之不尽的后妃与宫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从六国掠来的上万名宫人、女乐据为己有,大修宫室以蓄女作乐。汉代宫闱生活的淫乱也不逊色,皇帝们均在宫中蓄有大批美女供其淫乐,少则几千人,多则过万。魏晋时期,道家宣扬的房中术,为统治者的荒淫与纵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到了清王朝,荒淫早已成为一种名正言顺的“制度”,清代独创“翻牌制度”,翻到哪个妃嫔的名下,才有可能去承受皇帝的恩泽。
荒淫的皇帝,通常有两大“好”:一是好诗词,二是好女色。好诗词,可以纵情;好女色,可以纵欲。而这两大“好”,则足以亡国。中国封建史上大概出过408位大小帝王,至少有三分之二都是荒淫之君。其中有十位皇帝问题最大,最让人恶心,看看这“史上好色的十大帝王”。
1、卫宣公
好色指数:★★★★★
好色知名度:★★★★★
论好色程度卫宣公恐怕不算天下第一,但谁是天下最早的淫帝?看了《原来这才是春秋》这个书,我想,选上春秋时代的卫宣公,应该不存在任何争议的。卫宣公的淫乱对后世帝王影响甚大,譬如春秋时期的鲁惠公就学习卫宣公好榜样,把儿媳妇充公到了自己的床上。值得一说的是,关于这部分的秘史,贾志刚的《原来这才是春秋》确实解说得非常详细,比东周列国志》还要详细,而且还有不少独特的见解……
卫宣公
卫宣公为人淫纵不检,作公子的时候就与其父卫庄公的妾夷姜私通,生下长子公子急,寄养于民间。登基后淫性不减,因原配邢妃不受宠,就立了公子急为嗣子。公子急十六岁时,聘了齐僖公的女儿宣姜为妻,卫宣公因为听说宣姜美貌,就自己迎娶了宣姜。霸占媳妇以后,没多久,宣姜就为卫宣公生了公子寿和公子朔两个儿子。卫宣公因为宠爱宣姜就想立公子寿而废公子急,但因为公子寿和公子急兄弟情深,就没能公开进行废立之事。后来,宣姜与怀有野心的公子朔设计加害公子急,计划以出使齐国之名让公子急离开都城,然后在半路重金买通盗贼暗杀公子急。结果被公子寿事先发觉告诉了公子急。但公子急却执意要杀身成仁,情急无奈之下,公子寿就以送别为名设酒席灌醉了公子急,而自己冒充公子急出使齐国,结果在半路被盗贼暗杀。酒醒后的公子急急忙赶到亮明了身份也被盗贼杀害。《诗经·卫风》的《乘舟》就记载了这件事。丧子后的卫宣公精神恍惚,不就就病死了……
作家贾志刚的见解确实比较独特、新颖,但卫宣公作为淫帝之首、淫帝之祖师爷,确实无可争议。正因为卫宣公肆无忌惮的宫廷淫乱,才导致国家的衰败,才导致后世帝王的“效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