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同桥处在余杭区中泰乡与临安青山街道临界线上,位置在大涤山下,洞霄宫遗址前(今宫里村所在地)。宋室南渡后,定都临安,然而江南虽好,却苦于夏季炎热,住惯了北方都城的南宋君臣难于忍受杭州的酷热天气,于是,就在大涤山下构筑了一个行宫,洞霄宫。
盛夏之时,皇室成员、文武官员,纷纷来到大涤山躲避炎热的夏天。一时,由于避暑的人过多,洞霄宫竟然有“半个朝廷”的称谓。宋廷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官职,叫做“提举洞霄宫”,作为安置老弱官员的一个去处,一些名臣诸如,李纲、张浚等都曾担任过提举洞霄宫这个职位。
每当酷暑来临,皇上便带着大批随从以及后宫嫔妃,沿着“十八里辇道”, 浩浩荡荡,御驾大涤山避暑。当年的洞霄宫,其实,就是宋廷的夏宫,宫殿周围有天关、藏云、飞鸾、凌虚、通真、龙吟、洞微、云嗷、朝元九座大山环绕,势若犬牙交错,峰峰紧锁,恰似九把巨锁,将中间这片平缓坡地上的行宫锁得严严实实。古人有诗,曰:“琳宫胜处绝尘嚣,地锁九峰形屈曲”。
只是千年的岁月风尘,昔日的巍峨的宫殿及自京城到洞霄宫的“十八里辇道”早就无影无踪了。不过这个古书上的“洞天福地、十八里辇道”,今日竟然还会留下一个惟有的证据,元同桥。
诗人罗隐作“石桥春暖后,勾漏药成初”之句,指的就是此桥。
这座千年老桥依然完好无损,桥面为花岗岩石板,护栏呈方形石柱,桥基垒石,线条流畅,桥上刻着“淳熙甲辰重九日锦城盛十宣教施钱造…”字样。
老桥虽被淹没的杂草青苔之中,然而字迹依然清晰可辨(图),还立了一块石碑,上书:“临安县级重点文保单位,临安县人民政府1996年四月立”数字。由于岁月风霜的侵蚀,老桥早已废弃,一直到2005年时才修复,不过,恢复时用的石材却是原桥的老货…..,货真实料,按原样重新建造的。桥面的那行字,千真万确,乃是南宋时的旧有字迹。”
《余杭县志》载:“元同桥在中桥乡九峰村洞霄宫前,跨大涤溪,宋淳熙九年(1184)建,单孔石桥。” 、“会仙桥,在中桥乡九峰村,为原洞霄宫入宫门要津,跨涧为桥,系三孔石拱桥。”
洞霄宫原为道教宫观胜地,创建于汉武帝时;唐弘道元年(683)奉建天柱观;乾宁二年(895)改称天柱宫;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始名洞霄宫,时宋理宗御书“洞天福地”四字。
时至南宋,朝廷崇尚道教,洞霄宫距京畿临安较近,因而盛极一时。元代,官府提倡道教,洞霄洞成了总摄各地道教的场所;到了元代至正年间,洞霄宫再度遭到兵毁;清代重修,为道教36洞天,72福地之一的“大涤洞天”所在地。”《浙江通志》记载:“浙右山水之胜莫如杭,杭山水之胜,莫如天目,天目之胜莫如‘大涤洞天’。”
同元桥前面还有一座老桥,称“会仙桥”,据传,古代群仙在桥边聚会,侃侃论道,桥名由此而得,桥下之泉,出自天柱峰、大涤山,二溪之水到此交融。不过,此桥建于何年,还找不能文字记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千年风霜,岁月流转,昔日巍峨的宫殿道观之“洞天福地”早已无影无踪。然而,中泰乡的山川形胜却是天长地久的。宋帝年复一年的洞霄宫进香、“十八里辇道”早已成为过眼烟云,惟有这座元同古桥成了确凿无误的千年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