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导读:公元626年7月2号,唐高祖李渊正在和文武百官们开会,杀气腾腾的尉迟恭,提着一把鲜血淋漓的宝剑闯了进来,向李渊报告说太子和齐王谋反,已经被秦王下令诛杀。这个历史事件相信很多朋友都很了解了,没错,这就是大唐初期的玄武门之变。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李世民是一个老实人,不太会争权夺利。所以,一直被老爸李渊和大哥李建成欺负,最后逼得没法了,才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大哥,逼迫父亲退位。

可近些年,有专家在研究了大量史料以后,惊讶发现这李世民并不像传说中那么老实。相反,从他老爸起兵造反的那一天起,李世民就精心布局,一步步走上了皇帝的位置。那他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咱们慢慢来说。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夺位之战

玄武门之变,是发生在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之间的夺位之战。唐高祖李渊前前后后一共生了4个儿子,除了老三李元霸英年早逝,那其他仨人都在朝中任职。老大李建成,是李渊亲自指定的太子;老二李世民封了秦王;老四李元吉封了齐王。

不过,这三个儿子那虽然是亲兄弟,却一直闹不和,旗帜鲜明地分成了两派。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是一派,另一派就是秦王李世民。这两派人马多年来是明争暗斗不断,不过一直闹的都不大。直到公元626年7月2号,在皇宫的北门玄武门,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秦王李世民是大获全胜。这件事影响非常大,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大家都把它叫做玄武门之变。

那么,玄武门之变的内幕是什么呢?一直以来是各种说法不一。有人说这是太子和齐王想造反夺权,早日登基,却被李世民成功阻止;也有人说这就是典型的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实际上这个兵变,本身就是李世民运作的结果。那么,哪个说法才是真的呢?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李渊起义背后真正的策划者:李世民还是李渊

玄武门之变牵扯到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恩怨,而两人的恩怨就要从李渊起义开始说起。公元617年,当时还是隋朝的隋炀帝杨广统治整个帝国。不过,这位杨广生性残暴,不把人命当回事儿。所以他当皇帝没几年,各路英雄就纷纷起义,什么程咬金、裴元庆、秦琼等等,都是在这个时候起事的。

既然有人起事,那朝廷肯定要派人镇压。派谁呢?这李渊是最佳人选。原因很简单,于公于私他都义不容辞。公家方面,他是隋朝的大官,山西太原留守,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省部级高官。

私人关系方面呢,他跟隋炀帝杨广还是表兄弟。李渊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父亲在李渊7岁的时候也去世了。所以,7岁开始李渊就成了孤儿。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妈,经常接他到宫里面去生活。所以,他跟隋炀帝是从小玩到大的表兄弟。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于公于私都绝对没理由闹事儿的李渊,居然在之后不久也起兵造反。这又是为什么呢?关于李渊的起义,历史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根据史书记载,认为李渊起义是被逼的。那谁有这么大胆子逼他呢?就是他的二儿子李世民。第二种说法认为,整个李渊起义都是李渊在幕后操作布局。下面我们就这两个说法,分别来说说。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李渊起义说法之一:李渊是被二儿子李世民设计,被迫起义

关于李渊起义的说法,《新旧唐书》都有记载,说李渊起事是李世民操作的结果。李世民先是让刘文镜去找他爸爸的好友裴寂赌钱,让裴寂输个底掉,再让裴寂再去劝李渊。

还有一件事做的更缺德。隋炀帝在晋阳有个行宫,里面有很多妃嫔。李世民和裴寂给李渊设套,灌醉了李渊。然后把两名隋炀帝的嫔妃送到李渊的床上,这下李渊可就犯了死罪。事情都做到了这个份上,李渊还能怎么办,只能造反了。

李渊起义说法之二:李渊起义背后完全是李渊策划,李世民只是个很好的执行者

刚才我们说了,李渊昏庸无能,就连起兵造反,那都是被李世民设计强逼的。但实际上,从后来的一些证据来看,李渊绝对不昏庸,也不是什么窝囊废,毕竟好歹他是当了开国皇帝的人。

起兵反隋,表面上看全是李世民的功劳。是他帮老爸收买人心,也是他坚持要老爸起义。可我们仔细想想,那个时候李世民多大?才18岁。一个18岁的人,哪怕他是高官之子,他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手笔吧。

从历史上来看,一直是李世民在上窜下跳,结交这个人,拉拢那个人,给裴寂花钱,给招揽的手下花钱。他钱哪来的?李世民当时是一个18岁的少年,他的钱只有一个来路,就是他爸爸。

所以,真相是李渊老谋深算,可碍于自己在这个隋朝当大官儿,他又和隋炀帝杨广是表兄弟,他不好亲自出面,他才让儿子李世民走到台前来进行操作。

所以,为什么说李渊深谋远虑,老谋深算,这就是原因。于是,公元617年6月份,李渊在山西晋阳宣布起义。第二年,也就是公元618年定都长安,正式登基称帝,建国号为唐。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玄武门之变:李渊登基后立李建成为太子,为兄弟相残留下祸根

李渊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立太子,定接班人。那么,当时最大的两个热门人选是老大李建成和老二李世民。可是最终,李渊还是选择老大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仅仅封了秦王。自古以来,按惯例都是皇帝的大儿子来当太子,这没什么问题,可李建成他是个什么人呢?

史料《新唐书》里是这样说的,说“李建成资简驰,不治常检,荒色嗜酒,畋猎无度”。用咱们现代人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沉溺酒色,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据说,一到打仗的时候,李建成就会找各种理由躲在安全的大后方,让二弟李世民替他冲在前面。

那么,问题来了,李建成真是这样的一个人吗?根据后来有关史料的记载,李建成并不像《新唐书》里边儿写的那样,只喜欢打猎,游手好闲,是个什么都不会的花花公子。相反,他在很多方面做的比李世民还要好。

首先他并不游手好闲,也不爱好女色,从来没把精力花在女人身上。他喜欢打猎没错,但打猎其实不是什么游手好闲,李渊、李建成和李世民都爱好这个。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还还喜欢打猎,以至于很多大臣都上谏反对他打猎。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至于好色,就更说不清了,因为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说李建成好色。这方面李世民反倒能找出很多故事来,最典型的,就是他的弟媳都被他划拉到自己的后宫里去了。

再一个,不管是打仗还是治理国家,李建成都很有能力。有些难题,李世民用武力解决不了,李建成却可以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比如说,李世民在平定河北的过程中,拿下了窦建德。人是杀了,但河北地区没有真正得到安抚,所以他的大军刚刚一撤走,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就又起兵。

这个时候,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意见就不同了。李世民的意思还是要打,但李建成就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这些人并不是天生想要造反,只是官逼民反,不给他们出路,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他们还是会反。所以,只能安抚。

最终,李渊派李建成去安抚河北,所以刘黑闼的起兵,后来就很快被平定下来了。而且不是一般的平定,是人心思定。从这些方面来看,李建成一点也不差。李渊坚持要他当太子,也绝对算不上昏庸,人家确实有这个能力。但是,不管怎么说,李渊的这个决定,为8年后李世民在玄武门外亲手杀死自己兄弟埋下祸根。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兄弟矛盾激化原因之一:杀了一个不该杀的人

后来,李建成和李世民两人之间的矛盾一步步加大,后来还闹到了手足相残这一步。有人归纳了,那就是李渊的“四不该”。什么叫四不该?杀了一个不该杀的人;许了一个不该许的诺;喝了一顿不该喝的酒;封了一个不该封的官儿。

下面咱们先说第一条,杀了一个不该杀的人,此人是谁呢?他叫刘文镜,是李渊起兵初期的重要功臣。李渊建国分封群臣,让刘文镜当了一个大官。不过,刘文镜在心底里还是很不服气,为啥呢?跟一个叫裴寂的官员有关。

刘文镜和裴寂都是建唐初期的重要功臣,但是两人后来发生了矛盾,原因是因为李渊更欣赏更信任裴寂,所以裴寂被封为宰相,这就比刘文镜的官阶大的多了。所以,他对裴寂就有意见了。于是,公元619年的夏天就发生了刘文镜案件,这案子是怎么回事呢?

刘文镜对裴寂比自己官大很是不满,外面他不好说什么,就经常在家生闷气。没想到一次在家里喝酒的时候就骂裴寂,甚至拔刀乱砍,说早晚杀掉这个老家伙。

偏偏这些话呢,就被他的一个小妾给听见了,就去告诉她哥哥。她哥哥呢,又到朝廷里面去告状,说刘文镜要谋反,要杀宰相。这么一闹,事情就严重了。

李渊当时是龙颜大怒,马上派人把刘文镜抓了起来。抓了以后怎么办呢?当时,在朝廷里有两种意见。一是该杀,另一种是不该杀,可以留他一命。那么,在这件事上,李渊和裴寂是同意杀的,而李世民是不同意的。至于太子,没有看到相关记载,所以太子的意见不清楚,但是我认为是支持该杀的。

那么,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支持杀掉刘文镜呢?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历朝历代的一个常见现象,站队。围绕刘文镜这件案子一共有5个关键人物,皇帝李渊、宰相裴寂、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和刘文镜自己。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这5个人其实早就分成了水火不容的两派。皇帝、宰相、太子是一派,是属于文官系统;而李世民和刘文镜则是领兵出征,主持军事工作,属于军队系统。所以,李世民保刘文镜就很正常了。

最终结果嘛,就是在李世民都出面保刘文镜的情况下,李渊仍然下旨杀了刘文镜。现在看来,李渊实际上杀刘文镜是一种杀鸡骇猴的态势,就是告诉李世民,你功劳再大,你也是我的手下,是我的儿子,你不能够有糊涂心思。

最重要的是,李渊这个人特别求稳,他更愿意跟古代那些帝王一样,就是立自己的长子为太子。自古以来,皇位继承最关键的不是继承人的资格和继承人的能力,而是继承人的稳定性。所以,从西周就开始了这种嫡长子继承制,其实就是为了强调继承人的稳定性,而李渊就是这么一个人。

既然李渊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意长幼之分,那他对李世民四处拉拢人心的做法自然就特别反感。他一直想找个机会敲打敲打李世民。刚好这时发生了刘文镜事件,刘文静是李世民的铁杆小弟,本身也立了很多战功。

所以,尽管有李世民苦苦求情,可李渊还是毫不犹豫的下令杀了刘文镜。实际上,我觉得杀刘文镜是一种杀鸡骇猴的态势,也就是对李世民的敲打。刘文镜也倒霉,刚好就撞到了枪口,稀里糊涂的把这小命儿给丢了。

可是,军队系统的武将们就不这样想了,他们觉得李渊就是昏了头了,被裴寂和太子蛊惑了,让人心寒了。尤其是对于那些拥有战功的人,都觉得很不公平。那无论是军队系统,还是功臣之中,李世民都是代表。所以,刘文镜事件过后,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矛盾,已经加大了不少。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兄弟矛盾激化原因之二:许了一个不该许的诺言

下面再说李渊许了一个不该许的承诺。公元624年夏天,李渊去了玉华山避暑,军国大事就由太子监国。可没想到,舒坦日子没过几天,突然就有人上山给李渊报信,说手握大权的太子李建成居然没有请示李渊,私下里面秘密运送铠甲。

私运铠甲这个事就严重了,唐朝的法令规定,只有皇帝才可以决定铠甲武器的运输调动。老李派人一打听,还真有这事。于是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李建成这小子想造反。因为太子李建成虽然深得宠幸,可他手里没兵。而秦王李世民掌握军队,人手下有一帮能征善战的大将。

所以李渊认为,李建成是想打造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就趁着这一次李渊上山避暑的机会,李建成让他的死党庆州都督杨文干,招募了大批的兵勇,还私下里派人送去了大量铠甲。幸好,负责运送铠甲的将领胆子小,不敢担责任,就连夜上山向李渊告密,这才暴露了。

李建成这一闹腾,着实把李渊吓出一身冷汗,他认为李建成这次是为了对付李世民,可保不准那天他兵强马壮,是不是就会对自己这个老爸动手。看来还是老二李世民靠谱,掌握兵权多年,仍然对老爸是毕恭毕敬。

这么一对比呢,李渊心里面就有了主意。他先是派人去杨文干那里打探了一下虚实,结果发现这杨文干果真起兵叛乱了。然后,李渊就连夜召来李世民,不仅给他派了任务,还正儿八经许诺,平叛归来就让李世民当太子。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有了老爸的许诺,李世民是心花怒放,连夜点齐兵马就出发了。结果当然是没有悬念了,仅仅4天就打的叛军是全面溃败,杨文干自己也被部下杀了。眼看太子的宝座已经在向自己招手了,李世民兴冲冲的班师回朝,连家都没有回,直接就来到了皇宫。

可是,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这回他又是空欢喜。为啥呢?原来到了皇宫以后,李世民就发现本该当场兑现诺言的老爸不见了,玩起了失踪。不仅如此,时间一天天过去,皇宫内外却一切如故,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也就是说,叛乱平定以后,有功的李世民依旧是秦王,有罪的李建成依旧是太子,甚至李渊都没有对李建成进行过任何处罚。那他最后处罚了谁呢?他只是流放了一批太子府里的谋士,此外还流放一个人。谁呢?李世民手下的一个小弟。

这就有问题了,太子的亲信造反,太子没有遭到任何处罚,相反李世民手下的一个小弟反倒被流放。李渊这不明显的赏罚不分吗?这事儿的确让人想不通。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史料记载来看,是李渊耳根子软,本来答应李世民的。经过嫔妃的说情,结果还是没有废除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也就失信于李世民了。但实际上呢,我们翻看后来的史料发现,这件太子叛乱案很可能是李世民搞出来的,李渊就是发现了真相,才做出以上决定的。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咱们前面说了,太子李建成很有能力,做事是滴水不漏,想抓到他的把柄,让李渊讨厌他,很难很难。那怎么办呢?思来想去,李世民认为大哥主动犯错的可能性不大,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制造一件事儿,来让李建成犯错。

顺着这个思路,李世民就策划出了轰动一时的太子叛乱案。李渊也在这件事上做出了承诺,要把李建成降为蜀王,把李世民立为太子。那么,太子叛乱案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

这里我们简单说下过程。整个事件的布局,李世民分成了三步。第一步,那就是让李建成感觉到自己有危险。《新唐书李建成传》里面有记载,李渊问李建成,“为什么要动手”。李建成是这么说的,“说秦王到处贿赂嫔妃。我不能坐受其祸。所以安危之际,决在今日”。

从这句话看,李建成反倒是受害者。李建成觉得有危险,就赶紧结交杨文干,还派人给杨文干运送铠甲。这时候,李世民的第二步又来了。他把负责运送的头目给收买了,让他上山给李渊报信。李渊收到报信儿,那肯定要派使者去杨文干那里打听虚实。

而这个派去的使者宇文颖也是李世民的人,结果杨文干还真就起兵了。那么,问题来了,杨文干起兵明显对太子不利。只要一起兵,太子就脱不了干系,那他为什么又要起兵呢?这就跟宇文颖的态度有关了。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杨文干本来没准备叛乱,就因为宇文颖说了某些话,给了他错误的暗示,这才让他真的动了手。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我认为一定是宇文颖说了一些话,误导了杨文干,从而激起了杨文干的叛乱。

你看,从制造紧张气氛,到派人报信儿,再到误导杨文干,那都是一环扣一环。而结果呢,刚才我们说了,李世民的计划落空了。李渊不仅没有兑现重立太子的承诺,就连在处罚李建成手下的时候,还顺带着把李世民的一个心腹手下杜淹也给流放了。

很奇怪,李世民每一步都运作得很好,完全没破绽。前面的李渊也相信了这一切。怎么会才短短几天的功夫,李渊就突然改变了主意呢?这几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李建成虽然承认私运铠甲,他有错,可谋反这事儿他却完全不知情;第二,李渊在派人彻查的时候,又发现了一个大疑点,秦王府里的一个谋士杜淹似乎跟叛乱有关系。

所以,当时李渊发现了李世民的蛛丝马迹,认为李世民和杨文干造反肯定有关联,李世民的谋士杜淹参与了这件事。弄清楚了缘由,发现这李建成可能被冤枉,李渊自然的就不肯兑现承诺,让李世民来当太子。

但是,说李世民是幕后操纵,又没有确实的证据,而李世民平定杨文干叛乱也是有功的。所以,李渊干脆就来个各打五十大板,在处罚太子部下的时候,也就顺带着把李世民手下那个杜淹也给流放了。而且这件事,也让李世民彻底失去了老爸的信任。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兄弟矛盾激化原因之三:喝了一顿不该喝的酒

太子叛乱案是彻底失败了。之后,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也都没说什么,继续各干各事。可是,不就又发生了一件事,什么事呢?鸿门宴。

公元626年的一天,太子李建成邀请了两个弟弟,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过来喝酒。虽说以前曾经闹过不少矛盾,可毕竟是亲兄弟,表面文章还是要做做的。

所以,老二李世民还真的欣然过来赴约了,酒席上是宾主尽欢。李世民还喝醉了,是侍从李道宗背回去的。既然是宾主尽欢了,那为啥要说是鸿门宴呢?因为就在当晚,李世民酒醉回府以后,突然是吐血不止,小命都快没了。

刚刚在太子府里面喝完酒,回来就吐血不止,那明显是酒里有问题,喝了毒酒嘛。这样一来,一向有矛盾的太子李建成,无疑就是下毒的头号嫌疑人。那么,老爸李渊是怎么处理这事儿的呢?

说出来又是让人困惑不解。李渊在确认李世民仅仅是吐血,并没有生命危险之后。居然下了这样一道圣旨,说“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啥意思?就是这李渊压根没有往中毒方面去想,也没有追罚的意思。只是说李世民的酒量不好,以后太子你就别请他喝酒了。

这拉偏架拉的夜太明显了,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能这么偏袒呢?为什么对老二就这么冷漠呢?那么,李渊的这个处理其实还有个解读,这事很可能是李世民自导自演的一出苦肉计。在李建成请他喝完酒以后,他假装吐血,试图让老爸李渊相信,李建成给他喝了毒酒,想毒死他。

但问题是,在太子府的时候,李世民只不过是有点喝酒喝多的样子,被李道宗给背了回去。至于他的吐血什么的,都是回他秦王府的事,全都是他自己说的,没证据。搞到后来,苦肉计一点用都没有。

所以,李渊的处理也很简单。他仅仅下了一道圣旨,说李世民的酒量不好,以后太子就别请他喝酒了。这不就是“羊来了”的古代版吗?李世民以前说过谎,让人失掉了信任,这一次,就别指望别人相信了。别说是没喝毒酒了,就是真喝了,估计李渊也不会有多伤心。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兄弟矛盾激化原因之四:封了一个不该封的官

接下来再说这个不该封的官。不久之后,突厥人突然发兵攻打边境,需要派人前去镇压。按说这带兵的最佳人选,那肯定是立下了无数战功的李世民。可宫里传来的消息,却说李渊在太子的建议下,准备派老四齐王李元吉挂帅。

这一下子,李世民那实在是忍无可忍,必须反抗了。为啥呢?当时唐朝最会打仗的人就是李世民,如果李渊还信任李世民的话,就应该派李世民去打突厥。可是让李渊派的不是李世民,而是李元吉,这就说明李渊不再信任李世民了。

而李元吉也乘机向李渊建议,说他手下兵马不够,要李渊调李世民手下的核心人物给他。秦王府里的这些个大将,那全都是李世民多年培养起来的,要是交给齐王李元吉来统领的话,就不仅仅是李世民自己被架空失去军权的问题,那这些武将也有被一网打尽的危险。

电视剧《隋唐演义》里面说了这样一件事,李元吉攻打刘黑闼的时候,和他闹过矛盾的大将罗成是他的搭档。结果,在罗成出战杀敌,受了重伤的时候,李元吉竟然下令关闭城门,不准罗成进来。导致罗成最后被万箭穿心而亡。

有过这样的先例,李世民敢把嫡系交给李元吉吗?再不想好对策,自己的下场肯定很惨。紧要关头,李世民的狠劲儿也上来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动手把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杀了。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玄武门之变:矛盾激化的最终结果,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既然决定要把大哥和老四一网打尽,那得让他们两人聚在一起,这就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怎么办呢?李世民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连夜进宫觐见老爸,说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居然跟老爸的后宫嫔妃们淫乱。

这也太离谱了,可是就这样一个荒诞的理由,李渊居然还有点儿半信半疑了。原来,唐初的时候,后宫制度不是很完全,和后宫的嫔妃见面,甚至发生一些关系,也不是没有可能。

结果李渊就急了,当场就拍板,说明天对峙。就这样,李世民的目的达到了。至于李建成和李元吉到底有没有淫乱后宫,根本就不重要,只要两人能聚到一起,李世民的目的就达到了。

那在哪动手呢?李世民早就想好地点,就在皇宫的北门,玄武门。原因是这里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住处最近,要进宫对峙,他们心肯定很急,所以会走最近的路线进宫。再一个,玄武门的守将常何,明面儿是太子的人。可实际上是李世民早就埋下的一颗棋子。

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第二天早上,震惊世人的玄武门之变,就按照李世民写好的剧本儿上演了。这天早上,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果然像这李世民预想的那样,只带了几个随从就来到了玄武门。在玄武门这里,李世民早就已经等候多时了。

李元吉首先觉察到了不对,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弓箭,朝着李世民射了过去,一场大战就在这一瞬间爆发。在李元吉射箭的时候,李世民在干嘛呢?他也在射箭。不过,他的目标并不是李元吉,而是一直没有出手的李建成。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李建成还愣在原地,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弟弟,娴熟射出那支要命的箭。一切的恩怨都在这一刻瞬间终结了。后面的事情,那就不用多说了,李世民射死了李建成,李元吉却没有射中李世民,自己也很快被人干掉。

射杀了亲兄弟以后,李世民又派人进宫反咬一口,说太子和齐王叛乱,已被他亲手斩杀。到这里,李世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3天以后,李渊就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军国大事全由太子处决。2个月后,李渊再次下诏传位李世民。很快。大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就正式登基。

所以,这些年有很多说法,说这李渊其实并不想历史上说的那么昏庸,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没有那么坏,真正心狠手辣的恰恰就是秦王李世民。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8394 字。

转载请注明: 看玄武门之变,浅析李世民迫弑兄杀弟的原因,李世民真是被逼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