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的诗
虞姬是楚汉时候的一代美人,不但有着绝美的容貌,还舞的一手好剑。算是在历史上少有的留下浓重色彩的女性人物,在后世流传着很多关于虞姬的诗句,这些诗中有描写虞姬面貌的,也有感叹虞姬红颜薄命的。但是这些诗都不是最为有名的,在描写虞姬的诗中,最为出名的诗是项羽在垓下之围之时写给虞姬的那首诗。
虞姬剧照
虞姬年轻的时候十分的美丽,并且对于英雄有着一种盲目的崇拜。那个时候项羽揭竿起义,虞姬仰慕项羽的英雄气概,甘愿为妾,侍奉其左右。虞姬的性子像水,而项羽的性格则像火一样,当像火一样的项羽遇上似水般的虞姬时,便慢慢的变得冷静。两人之间虽然没有山盟海誓,但是却温馨无限,一切尽在不言中。然而垓下之围的困境,使得项羽和虞姬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畅谈人生,面对着强大的敌人,项羽不知该将虞姬置于何地。因此在困扰之下,便给虞姬写了一首诗,这首项羽写给虞姬的诗的具体内容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整首诗从悲戚的吟唱之中可以听出项羽面对当时困境时对于虞姬的深情和不知该如何的无奈。而后来这首吟唱的诗句也成为了千古绝唱。
从这首项羽写给虞姬的诗中,不但可以对项羽和虞姬的感情有一个了解,同时亦是能够对垓下之围之时项羽的心情有了一定的了悟,明白当时项羽的无奈。面对大敌,项羽作为一个英雄男儿却无法护住自己心爱女子的沉痛心情。
虞姬自刎
我们都知道在众多的历史故事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那就是“霸王别姬”的故事。而虞姬就是“霸王别姬”中的女主角,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在故事当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桥段就是虞姬自刎的情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一个故事。
虞姬自刎
在公元前202年的时候,汉王刘邦和项羽开始争夺天下。在几次的大战中,项羽不幸被刘邦的军队困住。为了动摇项羽军队,刘邦命人在项羽的营地周围唱楚歌。而历经失败,兵孤粮尽的部队晚上听到四面的楚歌的时候,以为楚地被占领了,开始军心涣散,纷纷逃走了。而楚霸王项羽看见这样的情景,很不是滋味,在他心中没什么留念的,唯一牵挂的就是在楚营的妻子虞姬,想到这里,项羽和虞姬不禁的唱起了《垓下歌》。而作为一名叱咤人云的项羽,流露出悲伤难过的神情,而一旁的虞姬便拿起剑开始跳舞,并含泪的合唱歌曲,就在唱完的时候,虞姬拔剑自刎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项羽悲痛不已。于是在悲痛间掩埋了虞姬,并拿上剑跨上马,与敌人开始厮杀。他连夜逃出了刘邦的包围圈,被他的部队追到了乌江这个地方。本可以渡江而逃,重建江山的项羽却放弃了这个机会,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任何颜面回去面对大家,于是在最后的厮杀中自刎于乌江的边上。这也就是虞姬自刎的全过程了。
虞姬性格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一提起容貌美艳动人,又能歌善舞,同时个性勇敢不屈的女子,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个为了西楚霸王项羽自刎而死的女子——虞姬。的确,在历代的传说和典故中,虞姬的形象无论从外在还是内心来说都是非常完美的。能够让勇猛威武的项羽疼爱不已,驰骋战场也要带在身边的女子绝对是不一般的人物。
刘亦菲版虞姬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著名的女子,有关于她的故事更多的是见于民间传说和典故中,而在正史中她的资料则是少之又少。我们连她姓甚名谁,出生何地,何时与项羽相遇,是否真的自刎而死这些问题统统都没有确定答案。在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仅仅记载了“有美人名虞”这么一句。而从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中,我们所能确定只是历史上真的有一个“虞美人”伴随在项羽的身边。
因此我们要知道虞姬的性格是怎么样的只能是根据仅有的一点点资料来进行推测了。首先,虞姬应该是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跟随在项羽身边了,史书中所记载的项羽是年轻气盛,力大无穷的奇才,虞姬选择项羽可以说明她对这种英雄人物应该是非常崇敬的。而且,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渐渐处于下风直至最终失败,虞姬能够不离不弃,一直待在项羽身边,可以说明她是一个内心坚定,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心意的一个人。而最后她能够选择自刎而死这种壮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更加可以凸显出她性格中种勇敢,果决和坚贞的一面。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有很多东西早已经湮没在这滚滚的波涛中,我们现在所做的更多是对逝去之人的缅怀和叹惜罢了。
虞姬画像
虞姬是历史上少有的貌美之人,史书中记载的她臻首蛾眉,眉目流转间更是有一种英气妩媚。并且很多虞姬画像都在尽力诠释虞姬的美貌,试图窥探到这位流传千古的佳人。
虞姬画像
虞姬毋庸置疑是个很美丽的女子,而且舞姿倾城。但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来,明确的姓名都没有,就连虞姬画像也是后世的人补足的。在正史中虞姬和项羽的相处过程和结果都没有明确记载。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也仅仅记载了:有美人虞。后世有人猜测,“虞姬”只是虞姬的姓或名,而她的真实姓名却不为人知。虞姬是楚汉时期西楚霸王的最爱,曾经在四面楚歌之时中也依然坚持陪伴在项羽的身边,项羽眼见大势已去,有感而发做出了《垓下歌》。歌词苍凉悲壮,这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竟然也流露出了一生中少有的儿女情长。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把剑起舞,以歌相合:“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后来这首和歌被称为《复垓下歌》或者《和垓下歌》。这首诗无论是在《史记》还是《汉书》中都未有过记载。而却在唐朝人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中出现,据说是从《楚汉春秋》中引录的,并且后世有很多的人为这篇赋诗写词。
虞姬画像不仅体现了她美丽的容貌,还为后世留下来一段悲歌,一曲绝唱,让整个民族都念念不忘。
虞姬庙
虞姬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不仅是因为她倾国倾城的容貌,更是因为她的才艺双绝和对项羽的誓死追随。而她最后在项羽被汉军围困在垓下即将走向失败的时候,为了让项羽能够没有任何牵挂和眷念地冲出包围圈,毅然拔剑自刎在项羽面前的悲壮举动更是让无数人为这个勇敢刚强的女子所动容,人们纷纷用各种方式纪念这位传奇的女子,其中就有专门为了悼念她而建的虞姬庙。
虞姬庙
虞姬庙的位置在现今的安徽省和县插花山上。之所以把庙建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是传说中的项羽把虞姬的簪花插在山上的所在地。公元前202年,项羽在被刘邦的军队团团包围在垓下,项羽好几次都想突破重围,但是都因为缺兵少粮而宣告失败。而刘邦为了使项羽尽早投降,让人唱楚地的歌谣动摇项羽军队的军心。这招果然奏效,项羽的人马听到死面都是楚歌,纷纷军心涣散,不战而退。项羽听到楚歌也不禁悲从中来。而虞姬为了让他牵无挂地进行突围,拔出佩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项羽忍着巨大的悲痛,带着虞姬的簪花奋力杀出重围。在经过绰庙附近的冈峦时,把簪花插在了山头,以悼念自己的爱妾。后人就把插有簪花的山叫做插花山,在山下修建的庙称作插花庙也叫做虞姬庙活鲁妃庙。
当地的人们会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庙会,也就是与乌江的霸王庙会同一时间,并渐渐形成了现在的商业贸易交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