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周亚夫墓一直保护完好。大动乱时期,周亚夫更是因其墓地很是高大,最终,那些扒墓的士兵一见工程量巨大,最终,望而生畏,墓终得保全。 1974年的时候,这座墓地被政府重新立了标志牌。现今,墓周有树木围绕,远远望去青绿壮观。
汉初一直到武帝时期,边境最大的敌人就是匈奴,平定叛乱,赶走匈奴一直是每个皇帝的心愿。而正是因为边境的不稳定,这段时期也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将军,比如:霍去病、卫青、周亚夫等。这让熟悉古代史的人似乎有一个既定的印象:大汉朝是个人才辈出的朝代。在这里,我们且来谈谈一位以治军威严出名的将军——周亚夫。
周亚夫出身名门,他的父亲曾经跟着刘邦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劳,后来,在文帝时期又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成为了文帝身边的红人。他父亲死后,爵位本来是落在了他大哥身上,可是,他大哥烂泥扶不上墙,很快就被免了职,于是,周亚夫就成了下一个继承者——封绛侯。
周亚夫这个人的一生也是挺有传奇色彩的,年轻的时候,也像其他奇人一样有些奇遇。
他曾遇到了一个算卦很灵的人,这个人叫许负,声称:“他是个富贵命,三年之后就能封侯,八年之后就可拜相,九年之后就会饿死。”许负本为一妇人,以善于相面而被汉高祖封为鸣雌亭候,根据《怀庆府志》记载:她精通相术,曾为许多王公贵族相面,预言非常灵验。因此被汉高祖封为“鸣雌侯”,也是古代少数的女列侯之一。司马贞作《史记索隐》称:“负,河内温人,老妪也。”
周亚夫当然不信,因为,当时他的哥哥已经继承了爵位,根本轮不到他封侯。而且拜了丞相一年后就饿死,是话是个人都不会信了。可是,万事都有凑巧,三年后他哥哥犯了事,他果然被封了侯。《史记》里对周亚夫专门列了一篇传记,其中就有许负卜卦的事,并且,对于他以后的人生经历也记载的很是详细。
周亚夫的一生活的也算是轰轰烈烈,其一生做的最大的就三件事:一是文帝时期适逢匈奴入侵,他奉命镇守细柳,最出名的就是严厉治军。当时文帝为了慰问将士,亲自到各大营地犒劳将士。先前到达的两个营地因为认出是皇帝的马车,关卡直接放行,一直到皇帝顺利到达营地,两个营地的将军才知道皇帝来了,迎接的很是匆忙。
之后,文帝访问的下一个营地就是周亚夫所驻守的细柳。路过营地外的关卡时,守卫的士兵不仅不让皇帝进去,还说只听将军的命令,即使后来皇帝拿了自己的符节去通报才得以进入,士兵还是严肃的要求马车慢行,不得疾驰。最终,到了营帐时,周亚夫已经穿着整齐的出来迎接了。
文帝回去后对这次慰问之旅很是感慨,对群臣不止一次的夸赞周亚夫,说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并且,在他临死之时嘱咐儿子,关键时刻,周亚夫是个可信的人。儿子刘启继位后将他封为车骑将军。后来,大汉发生七国叛乱,周亚夫配合景帝从背后断其粮草,成功平定了叛乱。但是,因为这次平叛放弃了梁国被梁王记恨,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一个隐患。
周亚夫本就仕途平顺,经过这次平叛的功劳,不久之后就被提升为丞相,这也是应验了许负的卦象。按说,像周亚夫这种功劳很大的将军最忌讳的就是功高震主,善于变通的人都会在这时候暂避风芒,以免招来杀身之祸。可是,周亚夫却不一样,从之前文帝时期治军的规矩就可以看出来,周亚夫此人是有些迂腐的,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惹祸上身是早晚的事。
最终,导致他最后悲剧结局的是两件事:一件是国舅王信封侯的事情。当时王信封侯的事其实是窦太后意思,景帝并不愿意,周亚夫也在旁反对,并且,态度比景帝还要坚决。理由是祖宗定下了规矩,不同姓的人不封侯,没有功劳的人不封侯,而王信一样也没占到。
这件事让他得罪了太后、皇后以及国舅三方势力。
第二件事是匈奴投靠的将军封侯的事。景帝时期,匈奴是大患,当时很多匈奴将军来归顺大汉,景帝很高兴,就想以封侯为福利来鼓励他们,结果,周亚夫听了又坚决反对。他对封侯这件事很是执着,而且,打匈奴那么久,看到这些在其他国家做了叛徒的人居然在他的国家被封侯,自然不高兴。
所以,他直接就说:“如果封他们为侯,就是鼓励反叛,以后怎么管束那些不守节的大臣。”这下子景帝不干了,先前他要废除栗太子时周亚夫就横插一脚,让他很没面子。现在又反对他封侯,于是,直接说周亚夫迂腐,最终,还是坚持封了那些匈奴将军为侯。
后来,周亚夫一直心有郁郁,就索性称病辞官,景帝还应允了他。这时候的周亚夫也年迈了,儿子为他置办了一些丧葬品,可这些东西是不能私自买卖的,于是,就被有心人告上了朝廷,跟周亚夫有过节的官员就趁机讽刺污蔑他想谋反。
周亚夫本就一副牛脾气,不堪受辱,就绝食明志,结果应允了许负的话,饿死了。司马迁曾对其评价道:“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参考资料:
『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许负:神一样的预言家》』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