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面不改色地说谎的?

  这个问题很有趣。要谈说谎行为和其调用的认知资源,我们首先要对说谎进行界定。原型理论认为,说谎包括三个关键成分:事实(言语和实际是否相符);意图(说话者有欺骗的目的);信念(说话者是否相信自己所说的话)。举个例子来说,小明偷吃了小美课桌上的巧克力。小美看到巧克力不见了,向同桌小明打听。结果小明说不知道。这个不知道,满足了事实(小明拿走巧克力),意图(隐瞒自己拿巧克力的事情),信念(不相信自己所说的不知道)三个要素,因此可以判定小明在说谎。

  80 年代末,言语行为理论对原型理论进行了挑战。该理论强调习俗性特征(社会背景,文化结构的影响)和有意性特征(说话者的动机是善意还是恶意)。举个跨文化研究的例子,在谈到做了好事是不是需要告诉老师这一点时,中国孩子对于“不告诉老师”这一行为的评价明显比加拿大孩子更积极。这一结果也和我们的文化习俗(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中庸,平和,不抢风头)和动机(做好事不留名的奉献精神)有关。这一研究也支持了文化习俗,社会情境,动机对于谎言判定的影响。

  而说谎行为的学习,也和家庭,社会,自我发展因素相关:(1)榜样示范和强化。孩子的很多行为的习得,也是通过对父母,同伴的观察学习完成。如果孩子发现,爸爸妈妈撒个谎(装病请假)就能在家睡一天懒觉,小伙伴撒个谎(肚子疼不舒服)就能免去上体育课的烦恼,那会形成“说谎是有好处”的预期。当他处于相似的情境中时,或许他也更多地表现出撒谎的行为。而当他从撒谎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很多好处(不用上课,不用写作业)时,他形成撒谎的习惯也不足为奇。

  (2)避免惩罚,自我保护。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问题行为看得很重。如果孩子比较贪玩不写作业,对同学进行恶作剧,卫生做得不够到位时,家长就会严厉地批评孩子,甚至动用棍棒教育。但是儿童前额叶皮层尚未发育完全,计划性和情绪控制相对较差,很难克制自己老老实实地写作业,和同学好好相处,按时做卫生。为了避免因为偷懒,不听话而被惩罚,孩子可能会用撒谎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保护。

  (3)维持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人际关系。很多孩子的自我评价受外界因素影响,习惯把自我形象建立在他人的认可和赞美上。但是在学校中,或许这些孩子并没有出众的成绩,特长和社交能力,难以吸引同伴的注意。他们可能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和心理落差,因此用撒谎的方式,夸大自己的知识,经历,和家庭财富,彰显自己的能力,保持积极良好的自我形象,并在在社交圈里获得肯定和尊重 。

  撒谎行为调用的认知资源主要有:(1)执行功能。简单来说,执行功能涉及个体对完成特定目标的认知过程,能让个体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其中包含的主要认知成分有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还是举小明和小美的例子来说明:如果小明要成功掩盖自己偷吃巧克力的事实,那他需要有工作记忆,掌握规则和时间信息,帮助自己策划不在场证明(我也不知道,刚才去上厕所了)。如果他缺乏工作记忆,忘记刚才看到小美在教室外面踢毽子,那他的谎言就被戳穿了。此外,小明需要抑制控制,抑制自己的优势反应(说真话)。比起说谎话,说真话才是孩子的优势反应。因为说谎话要调动更多的认知资源,需要更多的反应时间。因此,小明还需要抑制住自己说真话(偷吃了巧克力)的倾向。小明还需要有认知灵活性,不断转换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让小美相信自己。说了一个谎话,我们可能就需要编织更多的谎话去圆谎。如果小美不断追问小明“后来呢”,那小明也需要具备认知灵活性,保证信息一致,谎能圆过来。

  (2)心理理论。心理理论是个体对自己或者他人的心理状态的觉知,如信念,愿望和意图等,并对行为作出因果解释和预测。仍然举小明和小美的例子。小明可能会觉察到小美有这样的信念:“谁翻过我的桌子谁就有嫌疑拿了我的巧克力”“谁跟我不和谁就有可能针对我”。因此,他可能会故意给小美制造错误的信息:死对头小莉之前来翻过我的桌子。这样一来,本就对小莉有意见的小美很轻易地接受了这个可信度很高的观点。并且由于小美和小莉持续冷战,小明也预测到小美不会找小莉对质,因此他不担心谎言会暴露。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57 字。

转载请注明: 知乎日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面不改色地说谎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