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是谁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是谁,王献之依缸习字!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他不仅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而且在书法上的成就一点都亚于他的父亲,因此他和自己的父亲也一起被称为“二王”,他们父子两人也和张芝、钟繇因为在书画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被并称为“书中四贤”。虽然王羲之一家都十分擅长书法,但是只有王献之最具天赋,大胆创新,不被父亲的风格和盛名所拖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字体。

王献之的书法作品

王献之学习书法应该是在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第一任老师自然是身为书法家的父亲。他自小便立下了远大的志向,要成为和父亲一样甚至超越父亲的书法大家,因此他每日都十分勤奋刻苦地练习,也留下了很多的趣事典故。他最出名的书法字体是行书和草书,但是在其他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在草书方面的代表作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但是流传到现在的都是唐朝时期临摹的版本,他的真迹都已经失传。他的《鸭头丸帖》一共有十五字,清代的学者吴其贞在他的著作《书画记》中对这副作品非常推崇,认为它字体雅正,雄峻秀美,有天然的妙趣,是无上的珍品。而他的《中秋帖》,一共二十二个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为世间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这副字帖收入了《三希帖》中,将它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一起并列为体现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作品。

王献之还曾经创造了“一笔书”,改变了他的父亲上下不相连的草书风格,其气势豪迈雄壮,被世人所推崇。

王献之是中国历史上富有盛名的一位书画家和诗人。他自小便十分喜好,再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自己的父亲,有“书圣”之名的王羲之的悉心教导,很快就在书法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的书法风格不仅采纳了各家的长处,而且还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和字体。而关于他如何练习书法,还留下来很多的典故,比如说“王献之依缸写字“的故事。

王献之画像

相传王献之在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学习书法,他的第一个老师自然是他的父亲王羲之。又一次,王羲之悄悄地走到正在专心致志练习书法的王献之背后,想要用手抽去他手中的毛笔,结果因为献之抓笔套牢固,王羲之没有拔掉。于是王羲之便称赞自己的儿子将来必成大器。

到了十来岁的时候,王献之子认为他的书法已经写得很好了。于是他便跑去问父亲:“我现在的水平只要再练三年就可以了吧?”而王羲之只是微微笑着并没有回答,在一旁的母亲摇着头说还差远了。献之于是又问那五年总可以了吧。结果母亲仍旧是遥遥头,献之终于急了,问究竟要多久才能练好字,他的父亲便走到窗前,指着院内的一排大缸说道,只要你把院子中的十八口大缸里面的水全部染黑,也许你的字就会练好了。

于是王献之开始夜以继日地练习书法,这一练就是五年。一天,他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来给父亲看,父亲没有回答,而是在他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献之见父亲没有说话,闷闷不乐地带着作品给母亲看,母亲看了很久之后,说道:“我儿练了这么久的字,只有这一点像你的父亲。”献之一看,母亲指的那一点竟然就是父亲刚才加上去的那一点。献之顿时感到十分羞愧,于是开始更加勤奋地练习书法。不知经过了多长的时间,他终于学有所成,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

王献之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有所成就,没有别的方法,只有不停地努力这一种方法。

王献之桃叶

世人所知道的王献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书法大家。而他的父亲更是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他在家中排行老七。虽然如此,他并没有活在父亲的盛名之下,而是勇于突破和创新,在借鉴、吸收前人书法作品的基础上,大胆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和风格,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书法风格,他和自己的父亲一起被称为“二王”。但是世人所不了解的是,他悲惨的家庭生活。

王献之写给桃叶的《桃叶歌》

王献之的原配妻子是他的表姐,东晋大臣郗昙的女儿郗道茂。他们两个从小便生活在一起,性情、志趣都十分相投,对彼此都十分欣赏。那是近亲结婚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于是在长大成人之后,双方家人就为他们举行了婚礼。但是这种好日子没过多久就被打破了,当时的皇帝简文帝司马昱的三女新安公主司马道府早就对英俊潇洒又才华横溢的王献之心生爱慕,于是便强行拆散了他们夫妻两人,让王献之娶她为妻。但是王献之虽然在悲愤和无奈之下娶了她,但是从未跟她有过感情。而之后为了报复新安公主,还纳了一个小妾叫做桃叶。

在王献之和郗道茂忍痛分离之后,郗道茂便因为伤心过度而去世了。悲痛欲绝的王献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年轻貌美的桃叶,这个温柔娴淑的女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空寂的心,他在这个女子身上看到了郗道茂的影子,于是他便撇下新安公主,整日和桃叶四处游玩,读书练字,完全不管当时人们异样的眼光,他甚至还为桃叶写了一首《桃叶歌》来抒发自己对桃叶的爱慕之情。

虽然王献之和桃叶十分恩爱,但是在他的心里,最放不下的始终是郗道茂,在他临死的时候,问他今生有何遗憾的事情,王献之说没有憾事,只记得和郗家离过婚。从这里可以看出王献之也只是把桃叶当成了郗道茂的替代品而已。


王羲之王献之关系

王羲之和王献之都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因为他们两个在书法艺术上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因此后世之人又把他们并称为“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其实是一对父子,而且王献之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或许是受到家庭环境影响的影响太大,王羲之一家都对书法十分热衷,很多人都在书法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王羲之的七个儿子中,只有王献之所取得的成就达到了王羲之的地位。

王羲之画像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书圣”的美名。他不仅精通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多种字体,而且善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他的书法摆脱了汉魏以来的笔风,自成一家,对后世很多的书法家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有一个典故可以说明他钻研书法之深入。王羲之十分喜欢养鹅,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通过观察鹅的体态姿势还可以领悟到一些运笔的道理。有一次,他和自己的儿子王献之乘船观赏风景,忽然在岸上看到了一群白鹅,王羲之看得十分入迷,想要把他们买回去收养。但是这群鹅是一个道士,这个道士一听是王羲之要买鹅,便对他说只要他给自己摘抄一部《黄庭经》就可以把这些鹅送给王羲之。王羲之听了欣然答应,这就是著名的“书成换鹅”的由来。

而王羲之对于教导自己的儿子练习书法也是颇为严格的,一次只有十几岁的王献之来问他怎样可以练好字。他指着窗外院子里的大缸说,如果他把院子里的大缸的水全部染黑,或许就能练好字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于王献之有多严格了。正是因为王羲之的严加教导,王献之才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王献之学书法

王献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学书法的故事非常有名,一直流传到了现在。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王献之学书法的故事吧。王献之,字子敬,公元344年出生于会稽山阴,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

王献之画像

王献之是东晋另一位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从小就特别喜欢书法,从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书法。有一次,王献之正在认真的练字,王羲之走了过来,伸手抽去王献之手里的笔,但是由于王献之将笔握的很牢,王羲之最后没能成功。于是王羲之就夸奖王献之,说他握笔姿势不错,王献之心里很是得意。后来王羲之的一位朋友也夸了王献之,于是他就更得意了。

有一天,王献之问妈妈:“我只要三年就能赶上爸爸了吧。”妈妈摇摇头。“那五年总行了吧?”妈妈还是摇了摇头。妈妈就对王献之说:“只要你练完了院子里的18缸水,你的字就能练的跟你父亲一样了。”王献之虽然心里有些不服,但还是认真的练了几年。几年过去了,王献之把一堆写好的字拿给父亲王羲之看,想让父亲表扬他。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王羲之一张纸一张纸的翻过,就在一张“大”的面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还随手在下面加了一点。

王献之心里还是不服气,就将字拿给妈妈看。妈妈看过后,就指着“大”字下面的一点说,“你练了三缸水,就只有这一点像你父亲。”妈妈还鼓励王献之不要放弃,只要功夫深,一定就能成功的。王献之最终练完了院子里的18缸水,终于与父亲并称为“二王”,成为大家公认的书法家。

王献之简介

王献之,生于公元344年,字子敬,小名为官奴,祖籍为琅琊临沂即现今山东临沂,出生于会稽山阴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他是东晋时期我国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的父亲更是如雷贯耳,是有“书圣“之称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他在八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七。同时也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女婿。曾经官至中书令,为了和他的族弟王珉区别开来,人们又称呼他为“大令”。因为突出的艺术成就,他和自己的父亲并称为”二王“,他们父子两人又和张芝、钟繇一起被称为”书中四贤”。

王献之的书法作品

王献之自小就富有盛名,容貌出众,豁达不羁,虽然终日待在家里,但是言行举止自有一股超凡的气质。他曾经和自己的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当时的名士谢安。两位兄长所谈论的大多是世俗之事,只有他只是随便说了句问候的话。在他们走后,客人问谢安觉得哪个比较出众。谢安说是年龄小的那个。客人问原因,谢安说道,但凡是杰出的人才,话都不会很多。因为只有他话很少,所有我知道他绝对不是一个平凡之人。

王献之确实是一个非一般的人才。他的书法跟他的父亲一样冠绝天下,但是跟他的父亲又有所不同。他最擅长的应该是行书和草书,但是在楷书和隶书上也很深的功底。而且他并不是局限于学一种风格,而是在采纳了各个书法大家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风格,终于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有名的一位大家。

王献之于公元386年逝世,享年四十三岁。


王献之二三事

王献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他也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在书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一点都不比他的父亲差。他无论是在草书、行书还是隶书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但是他最擅长的还是行书和草书。后世之人把他和王羲之一起并称为“二王”,可见对于他的推崇和赞赏。而关于他的趣事典故一直流传到现在,比如出自《晋书·王羲之传》的“王献之二三事”。

王献之(下)

在“王献之二三事“主要讲述的是他少年时期的故事。第一个故事跟成语“管中窥豹”有关。在王献之只有几岁大的时候,他一次看到几个孩子在玩一种叫樗蒲的游戏,他虽然也知道这个游戏的玩法,但是却并不精通。他看了一会,就在一旁指手画脚地对其中一个人说他要输了。结果那个人听了之后十分生气,看了王献之一眼之后说:“这个小孩就像从管子中看豹一样,只是看见了豹身上的花斑,却以为看到了整个猎豹。”王献之听了之后十分生气,说道:“远的人有愧于荀奉倩,近的人有愧于刘真长。”说完之后就走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只对荀奉倩和刘真长这两个人感到羞愧,而对其他人则不会。这里体现了王献之后悔不该接近他们并发表看法的情感。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还讲到了“偷儿恕毡”、“十八口大缸”和“墨迹变牛”等典故,这些故事有的是讲他如何刻苦练习书法,有的是讲他遇到事情如何沉着应对并巧妙化解,无不体现的是一个年轻气盛,才华横溢的形象。

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作品,纵为27厘米,横为11.9厘米,是中国古代享有盛名的书法作品,也可以说是王献之的最高杰作。这副字帖曾经被清高宗乾隆皇帝收入《三希帖》中,这个“三希”的意思就是稀世珍宝,除了他的这副作品外,其他两副则是王献之的父亲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和另一位书法大家王珣的代表作《伯远帖》,可见秦乾隆皇帝对其的推崇。《中秋帖》一共现存三行,二十二个字,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又被叫做《十二月帖》,相传是王献之的传世真迹,原本应该是五行三十二个字,之后因为某种原因被割去了二行,保留代现在的就是三行二十二字。该帖在被收入《三希帖》之后,由清宫流入了香港,在1951年周恩来总理的帮助和关怀下,被有关部门重金收回。此贴笔法好似火箸画灰,气势连绵不断,极具法度,被称为“一笔书”,是学习和了解王献之的重要资料。

关于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中秋帖》是不是真品,一些学者们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现存的《中秋帖》是用竹料纸书写的,但是这种纸在到北宋的时候才出现,在东晋时期是没有的。而且从行笔中可以知道,该帖所用的毛笔应该是柔软的无心笔,但是在晋朝大多使用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是写不出该帖这种丰润圆滑、线条连贯的字体的。因此他们推测这应该是宋代的临摹本,并非真迹。

不管这到底是不是真迹,王献之在书法上的成就都是不可忽视的,他的名字将永远在中国书法史上熠熠生辉。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洛神赋十三行》,简称为《洛神赋帖》或者《十三行》,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在小楷字体方面的代表作,书写用纸应该为麻笺。该帖的主要内容为三十七魏国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曹植的传世诗作《洛神赋》。该贴的真迹早已失传,大概是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因为残损而亡佚了。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目前保存到现在的本应该是宋朝时根据真迹进行临摹的拓本,包括了“碧玉版本”和“白玉版本”两种,其中临摹效果较好的是“碧玉版本”,它在明朝万历年间在杭州西湖葛岭的半闲堂旧址被发现,现在收藏在首都博物馆。

该贴体态秀逸,笔致洒脱不羁,从这副作品中可以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已经不再有隶意,字形也从横势变成了纵势,可以说这是非常成熟的楷书作品了。该贴的字用笔苍劲有力,风格俊秀,字中的撇捺等笔画伸展得很长,但是又不是轻浮无力,而是笔力运送自然,遒劲有力,神采飞扬。字体则十分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细微中又有生动的变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和行距的变化也很自然的。

另外在章法上,该帖在吸收钟、王纵有行、横无列的特点之外,又增加了新的内涵,其中突出的特点是错落有致。此外字形大小不一但又参差有别,字距虽然忽大忽小,但是从整体来看气势十分完整、环环相扣;在行与行之间也是一样,乍看之下行距时大时小,但是整体则揖让有序、顾盼生姿。

最后关于该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闻:相传王献之书写《洛神赋》其实是在抒发对自己的亡妻郗道茂无尽的思念之情。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6351 字。

转载请注明: 王献之是谁 王献之依缸习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