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报:既然有了空间望远镜 为什么还要在地球上建设望远镜?

  空间和地面设备各有所长,所以都需要。不同的科学目标,需要不同类型的观测。

  举例来说,要研究一颗变星的光变曲线,并不需要太大的望远镜,重要的是长时间监测。这种工作 1 米的地面望远镜就可以做,用空间望远镜就显得太浪费了。


 

  空间的优点,是没有大气,

  没有大气,可以在大视场内得到高分辨率的图像。光学理论上,分辨率决定于望远镜的口径大小。但是当口径超过一定尺度,理论分辨率就小于大气抖动带来的影响。因此,地面上的望远镜如果不对大气抖动进行改正,就受限于大气抖动造成的像元弥散效应。在地面上最好的台址,分辨率极限是 0.5 角秒,而哈勃望远镜的分辨率可以小于 0.1 角秒。

  没有大气,很多被大气阻挡的电磁波,就可以看到了。地球上只能在光学,近红外,亚毫米,射电波段进行观测。X-ray, gamma-ray, 红外,紫外的观测,几乎只能在空间进行。

  那么地面的好处是什么呢?最主要是可以把望远镜建的很大。这就提高了望远镜收集光线的能力。更大的望远镜口径,可以观测到更暗弱的天体。而且同样的口径,地面的望远镜更便宜,更容易修理。更容易升级从而保持更长的使用寿命。

海盗河马,河马老师

  我在刚读大学本科的时候,也曾经想过,是不是把全人类的力量集中起来,建造最牛逼的望远镜,就可以了?后来,以为资深的前辈说了一句话,我受益匪浅,他说:

  任何一台望远镜,无论口径大小、视场多少、怎样的结构,都有它特定的用途。任何一台望远镜,善加利用,都是最好的望远镜。

  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让我如痴如醉。

  1. 地面爱好者手中的小望远镜

  通常是双筒、小折射、小牛顿是反射望远镜,口径在几公分到几十公分之间。这类望远镜特别适合目视观测。我们看看月亮的环形山,看看木星和土星环,看看火星或是金星相位,都是非常好的选择。要是拿天文台的米级望远镜看土星环,或是用空间望远镜看月亮,那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这类小望远镜,是教学、科学传播、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

  2. 地面中小型望远镜

  比如国内天文台的很多几十公分的、一米、两米这个口径的望远镜

  通常用于科研观测,基本上小口径的用来做测光,大一点用来拍光谱。测光望远镜很多都是针对光变的研究,对准一个天区不停地拍摄,看这批星的亮度起伏。从里面可以找到变星、双星等东西。而这样的工作,是非常消耗时间的。空间望远镜如此宝贵,不可能拿来做这件事。

  拍光谱的望远镜放在地面上是早有传统的。因为要把星光分解为光谱,需要一种后端设备叫光谱仪。如果需要比较高分辨率的光谱,高精度的和高色散的光谱仪,往往非常沉重。比如国家天文台 2 米望远镜的高分辨率光谱仪,位于望远镜的楼下,要单独放一层。LAMOST 作为 4 米望远镜,光谱仪更是巨大,16 台光谱仪放在单独一层楼里。这些光谱仪重量大,且需要尽可能高的稳定,用空间望远镜不太现实,火箭载重成本太高。

  3. 地面大型望远镜

  比如夏威夷的 10 米 Keck 望远镜,或者 Subaru 的 8 米望远镜这个级别的,当然还要算上正在建设中的 TMT30 米望远镜等一系列下一代大望远镜。这些家伙口径巨大,在装配自适应光学和主动光学技术之后,成像质量不亚于空间望远镜,并且有着巨大的通光面积和比空间望远镜低得多的成本,以及比空间望远镜长得多的寿命。

  山顶上的望远镜,出了问题,分分钟进行更换和修补。Keck 的六角形镜片定期拿下来清洗。空间就不好办了,修补是极难的。即使不出任何问题,在空间环境里,寿命也是不行的。单举一个例子来说:在高强度的辐射环境下,计算机是会产生奇怪的错误信号的。

  4. 空间望远镜集中吐槽

  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空间望远镜的好处是没有 seeing(大气抖动)和夜天光干扰(地面的人造光源),没有大气吸收和屏蔽(可以观测可见光和射电以外的其它波段)。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对于伽马射线、X 射线、紫外、远红外等波段,空间望远镜是具有垄断地位的,地面啥也看不见。

  但对于可见光来说,空间望远镜虽然有优势,可是代价也是昂贵的。

  对于射电波段来说,发射空间望远镜就是纯粹没有必要了,所以只有地面射电观测。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01 字。

转载请注明: 知乎日报:既然有了空间望远镜 为什么还要在地球上建设望远镜?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