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需要到渝北的一家酒店去隔离,请在那边坐车。”5月11日中午,一架从新加坡飞来的航班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100多名旅客被服务人员送往机场附近的体育活动中心。这里,是国际旅客分流处,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杜祥晨熟练地用英语询问着旅客,引导他们乘车前往隔离酒店。
从3月28日开始,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2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对入境旅客的机场分流、隔离酒店的服务工作。截至5月11日结束,他们工作了46天。接下来,他们将进行为期两周的隔离,比5月16日正常返校的同学晚一周多到校。
“全校一共有120名大学生报名。”该校团委老师告诉重庆日报记者,3月底,由于国际疫情形势严峻,学校离机场较近,重庆市外事办便委托团市委在学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前往机场参与对入境旅客的防疫服务工作。
出生于1998年的李鸿浩是被挑中20名志愿者之一,担任领队。“其中8名在机场服务,其余的同学在3家隔离酒店工作。”李鸿浩告诉记者,20名同学平时就很热心志愿服务工作,有经验。
出生于2001年的汤益是其中最小的一名同学,读大一,在机场服务。“入境旅客分乘坐国际航班和国内航班两种。”汤益说,志愿者主要询问旅客信息、查询、登记,乘坐国际航班直达的旅客会直接被安排前往酒店隔离;乘坐国内航班中转的旅客如果符合入境条件、体温无异常,可以正常通行,若体温异常、隔离期未满,则需前往隔离酒店隔离。在酒店服务的同学,则主要从事信息传递等外围的工作。
志愿者们工作虽然简单,但工作时间不短。每天,按照早中晚排3个班,每个班的时间大约为七八个小时。五一期间非常热,志愿者们在工作期间都需要穿着防护服,有时热得汗流浃背,而且要坚持少上厕所。
有时,志愿者也会遇见“麻烦事”,比如有的旅客不愿意去隔离;有的旅客同名同姓,导致信息误差;有时航班晚点直至深夜;有在酒店组服务的同学,6点就要起床前往酒店……但这些事情,都被大家看作是成长中的磨砺。
“我很开心,能在抗疫一线工作,保护自己的家乡和想爱护的人。”汤益说。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李鸿浩说,在抗疫和脱贫攻坚中,不少“90后”青年勇于担当,体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意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抗疫一线尽一分力,是我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的职责。”
来源:重庆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