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古代行军前的细节远比电视上看到的多!

出兵打仗第一件事情,就是你要预测你自己打不打的过?

吾欲未战先知敌人之强弱,预见胜负之征,为之奈何?

我想还没开始打就知道敌人的强弱,想预判战争的胜负,该怎么办?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秋。所以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才敢发动这场战争,才敢出兵。不然跟汉高祖刘邦一样,几十万大军去攻打匈奴,面临着全军覆灭的情况,要不是谋士陈平出主意,可以几十万大军就被消灭在沙漠之中了。

所以前面一定要预测好,知道敌我的实力,要多少人?要多长时间?都要精准的计算,虽然不会算的死死的,但是也要有把握。

那么如何去知道敌人的强弱呢?胜败的征兆,首先在敌人精神上表现出来。精明的将帅能够察觉,但能否利用征兆打败敌人,则在于人的主观努力。周密地侦察敌人出入进退的情况,观察它的动静,言中谈论的吉凶预兆和士卒们相互议论的事情。凡是全军喜悦,士卒畏惧法令,尊重将帅命令,相互以破敌为喜,相互以勇猛为荣,相互以威武为誉,这是军队战斗力强大的征兆;如果全军上下不断惊动,士卒散乱行列不整,相互之间被敌人的强悍所恐吓,相互传播作战不利的消息,相互之间议论纷纷,谣言四起不能制止,互相煽惑欺蒙,不畏惧法令,不尊重将帅,这是军队战斗力虚弱的征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古代行军前的细节远比电视上看到的多!

小编感觉人的精神真的很重要,一般成功人士都是精神状态极佳,那种自信都溢于言表。反而那种失败的人颓丧,脸上那疲惫的状态,让亲人看着心疼,让陌生人看着同情,让小人看着好笑。

如果敌军精神状态不行,那么就可出兵,如何出兵又是有细节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古代行军前的细节远比电视上看到的多!

全军步调一致,阵势坚固,沟深垒高,又凭借大风大雨的有利气候条件,三军不待命令而旌旗指向前方,金铎之声高扬而清晰,鼙鼓之声婉转而嘹亮,这是军队得到神明的帮助,必将取得大胜的征兆;行阵不稳固,旌旗纷乱而方向不明,又逆着大风大雨的不利气候条件,士卒震骇恐惧,士气衰竭而涣散,军马惊骇乱奔,战车轴木折断,金铎之声低沉而混浊,鼙鼓之声沉闷而压抑,这是军队大败的征凡。

大家看看,这打仗不是那么简单,要注意的东西很多,一个优秀的将领也不是人人都能当的,一定有之前文章所说的那些条件,才能当个优秀的将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古代行军前的细节远比电视上看到的多!

要是攻打城池的话,如果城上的气是死灰之色,城可被毁灭;如果城上的气出而向北流动,城可被攻克;如果城上的气出而向西流动,城可能投降:如果城上的气出而向南流动,城就坚不可拔;如果城上的气出而向东流动,城就不能进攻;如果城上的气出而又人,守城的主将必定逃亡败北;如果城上的气出而覆盖我军,我军必遭不利;如果城上的气高升而不停止,作战一定历时长久。凡是攻城围邑,如果过了十天仍不打雷下雨,必须迅速撤围,因为城中一定有贤能的辅助。这样,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可攻就攻,不可攻就停止的道理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古代行军前的细节远比电视上看到的多!

有这么多注意的东西,将军是时常保持警惕,诸葛亮一生小心谨慎,就是这个问题。三国演义司马懿能中诸葛亮的空城计,也不是他傻,虽然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但是道理是实在的,他自知不如诸葛,带的兵也不如诸葛,没有十足的把握,硬碰硬的话只能害了自己。

喜欢本篇文章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收藏分享一下,小编后续会有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与大家交流。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60 字。

转载请注明: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古代行军前的细节远比电视上看到的多!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