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个热词“玻璃心”,指那些容易受到打击,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过分脆弱的人。现在的很多孩子也是这样。和很多老师交流的时候,都会提到班上的孩子: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最多的就是心理上的问题,每个班上都有几个说不得的孩子。
拿什么拯救?玻璃心的孩子。
班上有一个小朋友涵涵,很聪明也很听话。平时基本上都是作为班上孩子的榜样来表扬。
家里面爸爸妈妈对孩子更是自带光环,觉得孩子各方面都很不错,也是经常表扬,赞美孩子。可是有一次,涵涵和其他小朋友在操场玩,有个小朋友说涵涵捡了自己的皮球。面对其他小朋友的说辞,涵涵的脸刷得一下通红,一直抱着老师哭,哭得哇哇的。
老师一直在安慰涵涵,但是没用。涵涵还是抱着老师,鼻涕眼泪都往老师身上擦。哭了十几分钟,很委屈。一边哭一边说:“下次再也不这样了。”
老师觉得很无奈,皮球拿错了,换过来就行了,现在的孩子都太玻璃心了。
大多数玻璃心的孩子,都是遭受两头挤压的“三明治孩子”——一方面是家长过高的赞美,另一方面是家长过高的期待。双重压力,导致孩子经不起一点挫折。
从赏识教育的兴起,我们给予孩子的太多表扬和赞美了。孩子刚学会走路,“宝宝真棒呀”!孩子刚学会拿勺子,“宝宝真聪明”!上幼儿园后,会说几首老师教的儿歌,“以后读书成绩肯定好”!
过高的赞美带来的后果是: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过高,而且只愿意听好话,听不进去任何批评;当孩子遇到真正挫折的时候,就只会玻璃心。
教育学者黄全愈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小时候,有个同学叫“菜包子”,其父是领导,菜包子到处炫耀自己的棋艺如何高超,他让“车、马、炮”三子,都能杀得父亲和父亲的秘书丢盔弃甲。结果到同龄人中一比,他只会哭,因为在班里,他谁也下不赢。
少一些包办,少一些虚假,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真实,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不断试错中调整自己,孩子才有更多的机会成长。
另一方面是过多的期望和重托,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一出生,6个家长围着他,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期望,全部压在孩子身上。
6个家长的爱都给予了孩子,孩子幸福吗?当然幸福,但是同时也是巨大的压力。
此外,随着应试教育的起跑线不断前移,孩子们的学习压力也逐日上升。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学习英语、珠心算等。
到了小学之后,生活作息更是被学习占满,五加二、白加黑,作业好像永远也做不完。每次考试都像是悬在孩子心头的一块石头,不知道什么时候落下来。
话说回来,孩子需要赞美、需要夸奖,这一点毋庸置疑,关键是如何夸奖。
不是孩子的所有行为都需要夸奖。
哪个当妈的不是看自己的孩子是自带光环的?即便是宝宝做了一件再普通的事情,都忍不住夸夸孩子,“你真能干!”
但很多时候,孩子孩子在完成事情的过程中,就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的枇杷熟了,我带着孩子去枇杷树下摘枇杷,吃枇杷之前要剥皮。暖暖尝试了好久,终于剥好了。
孩子开心地走到我面前说枇杷剥好了,其实孩子在学会剥皮的事实就已经是一种鼓励了,我们可以说:“你今天能自己剥枇杷了,以后吃枇杷就不用了老师或者妈妈剥了,你又学会了一个本领。”
一些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也不需要重复夸奖。
孩子其实并不喜欢自己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刷牙、穿鞋子、收拾玩具等,这种力所能及而且本应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重复的表扬。
对孩子具体的事物的某个点进行表扬,而不是泛泛的说:“你真棒!”
每次都是“你真棒!”“棒在哪里?”
孩子第一次会画线条了,你夸“你画的真棒!”
孩子第一次给苹果涂颜色没有涂出来,你夸“你真棒!”
孩子第一次会画人物了,你夸“你真棒!”
孩子听多了会麻木的,好吗?
孩子不明白自己的进步在哪里,也不清楚自己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怎样才会做的更好。
多表扬孩子正确的行为,暂时不提之前的错误行为。
午饭后,孩子觉得妈妈辛苦,主动把碗洗了。妈妈走过来说“你今天怎么这么勤快?今天洗碗知道擦灶台啦?上次洗个碗就只知道洗碗,灶台都没有擦,地上全是水。”
这么讲话的父母,不在少数,图一时嘴快,一股脑儿说出来。
想帮孩子改正过来,可以理解,但这么说话,有时候真的很欠揍,孩子并不买账。
你这样褒贬一起,说了等于没说,虽然你表扬了孩子洗碗,但话里的讽刺,孩子可听得出来;又强调孩子之前错误的做法,打消了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
给一颗糖,再扇两耳光,请问那颗糖还甜的起来吗?
孩子会觉得,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这次灶台、地上的水都擦了,你还揪着过去的错误不放,真的很令人讨厌。
如果你确实想纠正孩子的错误,可以等下次孩子再犯相同的错误的时候,再去纠正。
孩子不能不夸奖,正确的夸奖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孩子也不能过度夸奖,就像虱子多了不痒,账多了不愁一个道理;孩子还要夸奖到点上,不要做个什么都是“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