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阁历史事件栏目为您提供中国历史、历史故事、世界历史、历史人物、历史图片、考古发现、野史趣闻等一系列的历史相关内容。
汉武帝和卫青
汉武帝是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在位期间不但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灭掉了北方长期为患的匈奴,使得汉朝没有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匈奴是个骑兵大国,有骑兵几十万,汉朝为了对付匈奴的骑兵,培养了很多骑兵将领,卫青就是很擅长骑兵作战。
汉武帝画像
汉武帝和卫青不仅仅是君臣关系,还是亲戚关系。汉武帝有一次在平阳公主的府上做客,看到了府中的歌姬卫子夫,就把卫子夫接进了宫中。卫青作为卫子夫的弟弟,也被汉武帝安排进了宫中作为侍卫。
汉武帝之所以重用卫青,一方面是卫青自己有着高超的指挥本领,一反面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在后宫中势力越来越大。卫子夫进宫后,为汉武帝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儿子,汉武帝后来废除了皇后陈阿娇,卫子夫被立为皇后。
卫青是汉武帝的亲戚,但是他并不恃宠而骄。在同匈奴作战的时候,他总是身先士卒,深得士兵的爱戴。汉武帝也非常欣赏卫青的这个优点。卫青回朝后,有人建议卫青养门客,卫青没有这样做,他认为养门客会使得皇上忌惮。
汉武帝靠着卫青沉重打击了气焰嚣张的匈奴,使得自己的王朝没有了外患。卫青凭借着汉武帝的信任,参加了西汉对匈奴的作战。汉武帝和卫青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卫青去世后,汉武帝非常伤心,厚赏了卫青的后人。汉武帝是一代英明君主,而卫青正是一代英明君主下的大将。汉武帝和卫青的关系便是如此。
汉武帝叫什么
后人说,西汉历史上有两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一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另一位则是西汉武帝。在历史上,我们常说西汉武帝推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那么大家知道汉武帝叫什么吗?从历史资料来看,汉武帝曾有两个名字。
汉武帝剧照
公元前156年,汉武帝出生后,汉景帝起名为刘彘。彘本意为猪,从表面意思来看,刘彘的名字有些不大雅观。西汉初年时,吕后曾将汉高祖最爱的女人戚夫人变成了人彘。从中分析来看,彘也指代的是一种残酷的刑罚。既然说到这里了,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汉景帝给汉武帝起名为刘彘的原因。民间曾有一种风俗,如果想让幼年孩子无病无灾地长大,那么给他起名时,则要起大俗的名字,这样一来,孩子才会健康的成长。彘即大猪之意,它特别容易适应环境,也能快速地成长。
或许,汉景帝希望刘彘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才会给他起名为刘彘。除此之外,在《汉武故事》中有说,王夫人怀孕时,汉景帝做梦梦见汉高祖对他说,如果生了儿子的话,起名为刘彘。刘彘自幼聪明伶俐,他在诗文上的造诣让汉景帝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刘彘七岁时,汉景帝给他改名为刘彻,汉景帝认为,刘彘此时已经有对知识有了通透的领悟,并以“彻”来警示他对学问的态度。在《庄子外物》中对“彻”字作了详细的解释,即“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
所以从中可看出,汉景帝希望刘彻在面对世事道理时,能够看清楚其中的本质。
汉武帝的功与过
汉武帝是西汉历史上一个非常特别的皇帝,因为对他的评价经常有两种掺杂,一是雄才大略,二是穷兵黩武,对这两个评价进行发掘你就会发现其实将的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军事问题。汉武帝其最大的功也在军事,其最大的过在武力。功即对匈奴用兵44年,西汉的版图扩大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的一倍。过就是对自己的儿子用武,因此而死的人据说有40万,本来四十年间对匈奴用兵伤亡就是派出去的十分之七、八,因此后人常说他崇尚武力。
汉武帝的石像
汉武帝在军事上的功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本身不喜欢忍气吞声,而且当时的西汉已经有足够的财力物力让汉武帝放手拼搏了。而且当时汉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就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本来就是希望和西域达成联盟,对匈奴进行战略包围,年纪轻轻就有这么高远的政治眼光,是非常难得的。而且汉武帝敢于创新,抛弃70多年的和亲政策,直接正面出击匈奴,他的勇气可嘉。
汉武帝在文化问题上也是如此,有人评价他遏制了文化的多样化,有人又评价他促进了思想的统一,使儒家思想成为汉族正统思想。显然这两种评价都适合放在汉武帝身上,因为这是事实,但是汉武帝这个人身上就是有两面性的,他既爱惜人才,又弃之如草芥。所以评价汉武帝还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他的功既可以是他的过,他的过也可以是他的功。
汉武帝的贡献
汉朝文景盛世是指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这个时期经过两任皇帝的励精图治,汉朝繁荣富强,国库充足经济发达,发展相对稳定。但是北方的匈奴侵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汉朝仍然处于向匈奴求和的地位。在汉景帝的下一任皇帝汉武帝即位后,出现了讨伐匈奴彻底改变匈奴入侵汉朝的局面,这是历史上重要的汉武帝的贡献。
汉武帝剧照
汉武帝的贡献有许多这里列举几个方面。第一,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削弱藩王势力。他采用中尚书的权力机构架空了丞相的作用。他下令藩王必须把土地分封给所有子嗣不而不是集中传给嫡子,并且封地彼此不能统属,这样一来藩王的土地就越来越小了,也无法和中央对抗了。他完善监察制度,采用公车上书,这样能广纳意见,推行改革。第二,汉武帝亲自率领军队和匈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战斗,最终瓦解了匈奴国的势力,并把匈奴驱逐到了北部。他还大量北迁移民,让移民在北方的土地上发展生产,加强边防的守卫。汉武帝派汉朝使者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第三,汉武帝除了对匈奴的彻底征战外,收服南部和西南的少数民族部落。汉武帝时期的汉朝疆域是最为广阔的。
汉武帝的贡献不只这些,他思想文化历法年号上也有贡献。汉武帝秉承了汉文景两代的繁荣,进一步拓展了汉朝的领域,在历史上是一位很有魄力和征服力的武帝。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汉武帝在文景之治后将西汉推向了一个鼎盛时期,汉武帝即位的时候,西汉的政治已经相对的稳定了,而且国家经济状况也很好,虽然父辈已经在开始清除分裂因素,比如诸侯王,边境的匈奴和亲等,但是封建统治中的皇权还待加强,汉武帝上任后大显身手,不仅解除了匈奴的威胁,而且统一了许多地方,汉武帝时期的版图是秦始皇时期的一倍。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这些方面都做了改革。
汉武帝的画像
在政治上汉武帝改革了官制,加强了皇权,开始用布衣为相,并直接由皇帝控制丞相,任用低级官员组成“中朝”,尚书令的权力变大,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则成了执行机构。汉武帝注重对地方官僚的控制,实行察举制,每州设以刺史监察官员。还有汉武帝还推行了推恩令,使诸侯王势力问题得到解决,完善了封建社会的法制建设,维护着社会秩序。在军事上,汉武帝直设禁卫军,直接由皇帝调遣,派了卫青、霍去病等与匈奴交战,又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打击匈奴。在经济上,汉武帝下令以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还有国家垄断了盐铁的生产与运营,汉武帝还治理黄河,在干旱地区推广区田法和代田法。文化上汉武帝改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创立了太学,还有汉武帝尊崇儒家的时候也崇尚法治,这是他的基本治国思想。
汉武帝时期的西汉是可以和西方罗马帝国媲美的帝国,所以后世经常将汉武帝也叫作汉武大帝。汉武帝对中国汉族作出的贡献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是他身上存在的缺陷我们也不能忽视。汉武帝作为一个帝王是伟大的,他的大一统措施为后世2000多年做出了贡献。
汉武帝时期的名臣
汉武帝时的名臣除了卫青、霍去病、李广、霍光、张骞、主父偃等人外,还有司马迁、司马相如、董仲舒等人。司马迁的父亲也是一位史学家,但是司马迁的一部《史记》让司马迁名垂千史,司马迁被后世誉为历史之父,因为他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从二十岁开始游历天下,几乎踏遍了西汉的各个角落,回到长安后入朝做了郎中。
德州董仲舒像
公元前110年,司马谈病重,弥留之际告诉司马迁祖先从周朝开始就是太史,因此让司马迁积极向上,坐上太史职位,然后将他要编写的著作完成。司马迁在长安任职结识了许多贤能之士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董仲舒和孔安国,所以司马迁做《史记》时给与了孔子高度的赞扬。汉武帝对司马迁也是重用的,但是司马迁最后因李陵之事惨遭宫刑,在屈辱中完成了《史记》,但是司马迁之后再无出现。司马相如则是西汉时期的辞赋家,有道家的思想,汉武帝时经常让作赋,当然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在民间很有名气。
还有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思想家,董仲舒是崇尚儒学的,但是他在诸子百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儒学思想。汉武帝时董仲舒还是一个儒生,因为窦太后推行黄老之术,因此董仲舒没又做官,但是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征求治国防落,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很好的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因此被汉武帝重用,先是为刘非的国相,后又是刘端的国相,但是后来回家著书,汉武帝每逢大事,都会让人去他家里征求董仲舒的意见,因此十分受汉武帝的重视。
汉武帝托孤
汉武帝为何晚年会托孤霍光呢?其实汉武帝是从多方面考虑的,但是有些人认为是汉武帝导致了霍光专权。霍光虽然和他的哥哥霍去病比起来,在历史上的名声没有霍去病好,但是汉武帝很看中霍光的人品。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弟弟,而霍去病的母亲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子夫虽贵为皇后,但是对卫青、霍去病的要求就是谨慎、不培养自己的亲信。
霍光辅政的故事
霍光是霍去病带来的,当时的霍光才十几岁,在哥哥的庇护下,机灵的霍光也在汉武帝手下做事,并和哥哥霍去病保持着高度的一致。霍光长大后以现在人眼光看也应该算是一个美男子,但是做事稳重,很少有话,而且做事非常有耐心。汉武帝晚年逼死自己的太子之后,一直在自己的继承人上迟迟不动作,但是内心是偏向自己的小儿子,但是刘弗陵太小了,所以汉武帝让一直谨慎低调却有才华的霍光和其余三位大臣走上辅政之路。霍光是个好人,但是霍光的妻子却不是,霍光在汉昭帝时是备受百姓称赞的,可惜女儿霍成君和妻子却心肠恶毒,其霍光的儿子、亲戚却仗势欺人,让所有人都厌恶。
这就是为何霍光其人本该和哥哥霍去病一样人人称道,但是他身边的人却拖了霍光的后腿,霍光在汉宣帝的时候,也误看了这位从民间走来的皇帝,他不是刘弗陵君臣信任。因此霍光及其家族最后都被打压的站不起来,霍光对汉室是尽忠尽心的,但是权力把握太久,没有及时还给汉宣帝,最后导致身死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