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闭关锁国的历史背景资料介绍 闭关锁国的危害

闭关锁国的历史背景

闭关锁国的国内历史背景是关外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清朝。清朝的统治者是满人,满人建立清朝,有很多汉人反抗清朝的统治,经常起义。在东南沿海,很多起义势力聚集在海上,清廷对于他们束手无策。

乾隆皇帝雕像

为了压制汉人的反抗,清廷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禁止海上贸易,聚集在海上的起义势力都是做海上贸易的,没有了收入,他们只能选择解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也使得南洋地区的汉人无法同国内联合反清。

闭关锁国的国际历史背景是西方殖民者入侵东方。在清朝的时候,西班牙与葡萄牙这两个殖民先锋已经到达了东南亚。而后起之秀荷兰也侵占过台湾。清朝担心这些殖民者支持国内的汉人反清,因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止这些西方人进入内地。

在清朝时,西方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殖民国家已经将脚步踏遍了全球。而且西方国家的科技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殖民国家的殖民军队都是携带着火枪火炮,一些使用冷兵器的土著根本无法抵抗热兵器的伤害。

清朝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并没有感到危机感,反而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清廷的统治者只看到了国内的繁荣昌盛,而没看到世界上的新变化,最终只能落后于世界,被世界抛弃。清朝最后在西方殖民者面前一点反抗力量都没有,也算是自食其果。

为何清朝要闭关锁国

关于“为何清朝要闭关锁国”这个问题,不妨先从经济这个重量级的因素来看。封建王朝施行“小农经济”,其特质迎合了普通民众对生活的要求,封建经济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在整个世界都屈指可数。

闭关锁国资料

清朝时期,小农经济的稳固发展使得统治阶级产生了“天朝上国”的思想,认为西方国家不足为患,丝毫没有在意经历过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的实力早已大幅增加的事实,所以当西方国家进入中国的时候,清朝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闭关锁国,对西方国家不予理会。

进一步探究“为何清朝要闭关锁国”这个问题,不难发现,民族冲突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封建时期的统治者大多是汉人,而清朝时期则是满族人一统天下,这就使得统治者和汉族人民的矛盾愈加尖锐。当时很多明朝残留的人士以“复兴明朝”为噱头掀起了许多运动,满族贵族甚是恐惧。于是在顺康年间,清政府实施了残酷的禁海迁界政策,把郑成功等抗清力量赶到海上。因此,在西方国家入侵之时,清政府怕海上的“贼寇”与外国人互相勾结,危及清政府的统治,便选择了闭关锁国。

深究“为何清朝要闭关锁国”这个问题,政治因素也不容忽视。众所周知,封建君主统治在清朝时期达到顶峰,而在此时,西方许多国家早已迈向资本主义的行列。这两大阶级本就是不同的,所以,清政府在接触西方国家的时候,没有选择打开国门,而是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也不足为奇。

海禁与闭关锁国

许多人都会把海禁与闭关锁国混淆起来,实际上两者有许多的差别。简单的说,闭关锁国是指不与外国往来,包括经济、贸易、文化等众多方面。而海禁是当时的政府为了禁止私人出海贸易而颁布的政策。

闭关锁国时期的乾隆画像

从细微方面来说,海禁与闭关锁国实施的背景不同。海禁是为了抵制沿海地区肆意掠夺的日本倭寇;闭关锁国是清朝为了抵制国内的反抗势力,以及可能存在的外来侵略者的威胁。

其次二者的主要针对对象不同。海禁主要是针对日本倭寇,闭关锁国政策首先是针对沿海的反抗清朝统治的势力,后来又用于防范日渐强大的外来势力。

第三点是二者的具体内容、程度有所不同。海禁主要是限制经济领域的发展,规定私人不得出海进行贸易,但是对来华交易的外商没做限制。同时对于外界的先进技术以及物产,并未盲目排斥。而闭关锁国政策,规定中国私人不能出海贸易,同时也对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做出了限制。而且闭关锁国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济、文化、贸易等多方面。

最后所产生的危害程度不同。海禁的实施,影响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但是相比之下,海禁带来的危害没有清朝闭关锁国的严重。而在闭关锁国政策的指导下,清朝的制度、经济、技术以及思想文化都远远地落后于世界。

总的来说,海禁是出于政治目的,对经济进行一种顺带的封锁。而闭关锁国政策更多的是一种经济政策,从众多方面进行了限制。


闭关锁国是谁提出的

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相信许多人并不陌生。自古以来,有不少国家都实行过闭关锁国政策。就拿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清朝来说,由于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基本上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自傲的清朝便认为自己国家物产丰富,生活富足,所以完全没有再和外国人进行贸易的必要了。再加上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清政府便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明太祖画像

虽然其本意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发展,却没想到在多年以后,严重限制了国家的进步,导致了清朝的落后与衰败。人们不禁疑惑于闭关锁国是谁提出的这个问题。

有关闭关锁国是谁提出的问题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据史料记载,最先提出闭关锁国政策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平民出身的朱元璋,一心想恢复一种简谱的小农社会,他制定了限制中国人与国外交往的海禁政策,其实也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到了清朝乾隆时期,有关闭关锁国的政策就更加激进了,也正是因此,加快了清朝衰败直至灭亡的步伐。

在《明太祖实录》这本书中,可以找到闭关锁国是谁提出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书中记载当时实行海禁的禁令包括“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由此可以看出,闭关锁国的政策最初不仅是明太祖制定的,而且当时的海禁还非常的严格。

闭关锁国的危害

清朝在落后的自然经济中出现闭关锁国,那么闭关锁国的危害有哪些呢?

闭关锁国时期的明成祖画像

闭关锁国的危害在于它限制了中外正当往来,遏制了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早在明朝的中后时期,中国的经济内部系统已经孕育出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也随之发展,遵循着这种历史轨道的话,资本主义萌芽最终会生长成为真正的资本主义。但是,长期的重农政策以及闭关锁国的危害使得萌芽无法冲破束缚,生长为与封建经济不相符合的资本关系,而事实恰恰是封建经济得到了广阔的发展机会,商品经济没有得到发展反而落后。

这种做法不仅在当时遏制了历史进程,同时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项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外友好的交流,同时对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关闭了向别国学习优秀文化与技术的大门,而这本身便是一种作茧自缚的做法,使中国与发展隔绝,与世界隔绝。

清朝的封建统治者被封锁在一个有限的小小天地中,沾沾自喜,从不睁眼看世界,极度缺乏发展和持续的眼光,顽固而守旧,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国的闭塞,使得中国在这个时期始终处于滞留状态,在别国经济蓬勃雄厚的发展中,我国大大落后于世界。闭关锁国严重遏制了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进步。它阻碍了中国从农耕经济向商业和工业经济的迈进,使得原先地大物博的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013 字。

转载请注明: 清朝闭关锁国的历史背景资料介绍 闭关锁国的危害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