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权臣年羹尧的死亡之旅,只怪他入戏太深,忘了自己是谁!

看过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的朋友,一定对里面的权臣年羹尧印象深刻,虽然电视剧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整体来看,这部剧里对年羹尧的生平展现,还是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的。
那么年羹尧从万般恩宠的位极人臣,到一朝败落沦为阶下囚,最终家破人亡,到底是雍正的“狡兔死走狗烹”,还是年羹尧的“不作不死?”,历来众所纷纭。
一代权臣年羹尧的死亡之旅,只怪他入戏太深,忘了自己是谁!
但归纳来看认为雍正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说法更多一些,其实要想说透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只要把他们的关系放到皇权、人性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就能很明白的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年羹尧的死,纯粹是他入戏太深,忘了自己到底是谁?
官二代的出身,却又才华横溢,年少成名
年羹尧安徽凤阳人,隶属汉军镶黄旗,因功累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功。属于雍正早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绝对人物。
年羹尧出生于公元1679年,年家的好运始于年羹尧的爷爷年仲隆,他爷是顺治年间进士,自此年家开始脱离奴籍。之后年羹尧的父亲同样是进士出身,历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河南道御史、工部侍郎、湖广巡抚等职,可以说年羹尧的家世还是很不错的,放到现在那就是一个世袭的官二代。
一代权臣年羹尧的死亡之旅,只怪他入戏太深,忘了自己是谁!
但是生在这样的官宦之家,年羹尧并没有成为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反而是非常的有才华,公元1700年,年羹尧就中进士,时年他才21岁,之后改庶吉士,授职翰林院检讨。这可是一个很不得了的职位,为什么呢?这里就要说一下庶吉士到底是个什么职位了?
庶吉士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主要是从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贯等责,是为内阁辅政大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一代权臣年羹尧的死亡之旅,只怪他入戏太深,忘了自己是谁!
进士是古代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晋身仕途的唯一途径,相当难考,有人终其一生也只是中个秀才,已经是谢天谢地了,更了不得的中个举人,那已经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再中进士,那绝对是祖坟上埋炸弹,要升天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古代科举的流程和难度,这里不多说。
简单一句话学子先要中秀才,然后等3年再考举人,然后再等3年考进士,而庶吉士更是优中选优,一气呵成者,绝对是人中龙凤,而年羹尧一个官二代,凭真才实学,硬是做到了顶尖,可见其人才华之惊艳。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这一职位,也为他以后的青云顺风人生,拉开了一张坚固的大帆,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从这一刻起,年羹尧的才华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康熙很是看好这个年轻人。
从1700年之后开始,年羹尧多次担任四川、广东乡试考官,累迁内阁学士,1709年,因为康熙的格外欣赏,年羹尧出任四川总督,相当于现在的四川省长,而此时他还不到30岁,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封疆大吏。
一代权臣年羹尧的死亡之旅,只怪他入戏太深,忘了自己是谁!
在任职四川巡抚期间,年羹尧矜矜业业,协助剿平西藏叛乱,1718年,因功升任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统领军政和民事。
1721年,即康熙60年,又被升任为川陕总督,同时节制管辖四川和陕西两个大省,此时的年羹尧年仅41岁。
因为用拥立之功,成为雍正的左膀右臂,心腹重臣
时间来到了公元1722年11月13日,这一天康熙帝驾崩了,雍亲王雍正继承皇位,从这一刻起,年羹尧迎来了他生命中最高光的时刻。
康熙一生,文治武功都不愧为一代圣祖称号,但是康熙晚年却被九子夺嫡弄得精疲力尽,也许是康熙太优秀了,因此他的九个儿子也十分的优秀(不止九个子女,主要参与夺嫡的几个),他们都想当皇上,康熙晚年精力不济,一时之间难以定下决心,致使九子争位事件,朝野皆知,而偏偏在最后时刻,是之前一直不显山不漏水的四阿哥雍亲王雍正顺利继位。
雍正的顺利继位除了他自身过硬的权谋之术外,两个关键人物对他功不可没,一个是九门提督隆科多,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军区卫戍区司令员,一个就是时任川陕总督的年羹尧,而年羹尧的功劳最大,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代权臣年羹尧的死亡之旅,只怪他入戏太深,忘了自己是谁!
因为在康熙病逝之前的数月,本来青海的叛乱已经暂时解除,边疆无忧,但是康熙偏偏又把十四阿哥胤禵调往前线。胤禵当时拥兵24万,是当时清朝兵马的一半,而且在与准噶尔部战斗中,获得了大量俄罗斯火器,并且都是久经沙场老兵。
当时朝廷内外一致揣测,康熙选中的继承人是十四阿哥胤禵,但从康熙的这一手安排来看,康熙选的人明显不是他,所以后世很多人说的雍正床爱遗诏一事,纯粹是子虚乌有。
但是十四阿哥是个刚直的军人阿哥,他内心也认为老爸康熙有意让他继位,正当他坐着美梦之时,公元1722年11月14日,雍正继位的第二天,他就收到了雍正让他交出兵权,回京复命的诏令,此时手握雄兵的他,完全可以一举杀进北京,但是他最终却没有这样做,为什么呢?不是他不敢,也不是他不想,而是他做不到一呼百应,因为年羹尧在。
年羹尧此时是川陕总督,虽然胤禵为三军统帅,但是在收复西藏的过程中,主要还是年羹尧亲率部队作战,没有年羹尧的支持,这支24万大军根本就不会随胤禵一起造反。而此雍正已经获得了年羹尧的支持,所以纵然胤禵有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乖乖就范。
一代权臣年羹尧的死亡之旅,只怪他入戏太深,忘了自己是谁!
胤禵回京交出兵权以后不久,即雍正继位后的第二年,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西北边疆战火又起,此时雍正让年羹尧总揽西北一切事物。
总览西北一切军政大权,人生达到了高潮
“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年羹尧是雍正在西北的代理人,年羹尧也不负雍正期望,只用了6个月就平定了青海的叛乱,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年羹尧是个能文能武的社稷栋梁之才。
年羹尧的这一次胜利,对雍正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因为朝野都对雍正的突然胜出继承大位,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如果此次战事失败,那么雍正刚得来不久的皇位就会岌岌可危,但是这一次的青海胜利,为雍正的皇权稳固打了一剂强心针,雍正龙颜大悦。
一代权臣年羹尧的死亡之旅,只怪他入戏太深,忘了自己是谁!
遂予以年羹尧破格恩赏:在此之前,年羹尧因为平定西藏和平定郭罗克之乱的军功,已经先后受封三等公和二等公。此次又以筹划周详、出奇制胜,晋升为一等公。此外,再赏给一子爵,由其子年斌承袭;其父年遐龄则被封为一等公,外加太傅衔。
此外,雍正在给年羹尧奏折的朱批中写道:“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年羹尧进京期间,即与总理事务大臣马齐、隆科多一同处理军国大政。雍正还因为他“能宣朕言”,令其“传达旨意,书写上谕”。年羹尧俨然成了总理事务大臣。
更为甚者,雍正身为皇帝,竟然称年羹尧为自己的“恩人”,他也知道这样说有失至尊的体统,但还是情不自禁地说了。为了把年羹尧的评价传之久远,雍正还要求世世代代都要牢记年羹尧的丰功伟绩,否则便不是他的子孙臣民了: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
高处不胜寒,做人要低调,不作不会死
从这一系列的恩宠可见,雍正对年羹尧是真心实意的好,如果此时的年羹尧能够明白,雍正对他再好,他也始终只是一个臣子,如果他能够明白伴君如伴虎,需时时小心;如果他能够明白功高震主,当急流勇退;如果他能够明白,权力财富乃过眼烟云,差不多就可以,低调做人,他的下场也不至于那么凄惨!
然而,处在极度大功中的年羹尧,加上皇帝的格外恩宠,以及在朝臣之间的一枝独秀,年羹尧迷失了自我,年羹尧忘记了他的身份,年羹尧忘记了他早就读过的那些圣贤处事名言,他更忘记了儒家的修身格言“温良恭俭让”,年羹尧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一代权臣年羹尧的死亡之旅,只怪他入戏太深,忘了自己是谁!
简单来说,年羹尧之后才是恃宠而骄,作威作福,把同朝群臣视作腌臜庸才,不屑一顾,对雍正的诏令不行跪拜之礼,结党营私,贪财敛富,对外以皇帝身份要求下属及各位封疆大吏,可以说年羹尧一些子把同朝群臣和皇帝得罪完了,他不死才是没有天理了!
主子永远是主子,皇权不容亵渎,不服不行
最终从1725年51月开始,雍正开始采用温水煮青蛙式的惩罚方式,一步步的把年羹尧从权利的巅峰,整到了狱中,让他清醒得认识到一个道理;“谁才是主子,对你好是情分,不懂感恩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最终在经过了1年多,对年羹尧的心理折磨之后,雍正在群臣的弹劾举证之下,给年羹尧开列九十二款大罪,这九十二款中应服极刑及立斩的就有三十多条。
但雍正念及年羹尧功勋卓著、名噪一时,“年大将军”的威名举国皆知,如果对其加以刑诛,恐怕天下人心不服,自己也难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杀戮功臣的恶名,于是表示开恩,赐其狱中自裁。
一代权臣年羹尧的死亡之旅,只怪他入戏太深,忘了自己是谁!
其父年遐龄及其兄年希尧罢官,免其罪;斩其子年富;诸子年十五以上皆戍极边,亲属披甲为奴。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甲戌日(1726年1月13日),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赦免了年羹尧诸子之罪,交年遐龄管束。
年羹尧一个文武双全的幸运之人,本身才华横溢,又有皇帝赏识,本可以富贵一生,但就因为他在极度恩宠之下,忘了自己的身份,目中无老大,天下我最牛,最终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狱中自裁的悲剧收场,实在是让人惋惜哀叹。
原创不易,据说点关注我的朋友,都是好运满满,没有点关注我的朋友,也欢迎以后还能持续支持我的文章,你同样福运满满。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587 字。

转载请注明: 一代权臣年羹尧的死亡之旅,只怪他入戏太深,忘了自己是谁!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