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普遍有厌学心理,很多家长都是既气氛又无奈,一般家长的做法都是大声训斥甚至动手,如此硬碰硬只会只会到来反效果,即便有效,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大家都是过来人,明知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法抗心里也还是做,有时候气头一上来还真没办法。其实,比起硬碰硬,为何不试试以柔克刚?尝试着去顺从他也许会取得意料之外的结果呢?
此前外国有一位妈妈特别刚,她的儿子赖在家里不愿意去上学,哭着说宁愿出去捡垃圾也不愿意去上学,换做其他家长早就火冒三丈,上来一顿揍,可这位妈妈却反其道而行,立马给孩子请假带着孩子到加上捡垃圾去了,孩子一开始还很高兴,表现得特别积极,可没过多久便也开始走不动道了,两人捡了很久的垃圾才换得2泰铢,折合成人民币不过四毛钱。孩子收到钱是又兴奋又累,卖完钱便想坐公交回家休息还想吃冰淇淋,妈妈却摇摇头,问他手里的钱够不够,孩子看着自己手上的那两泰铢只能认命继续往前走,途中又看到了很多想要的东西,但妈妈从头到尾都只有一句话“有没有钱”。最后孩子累到崩溃,哭着说要上学,显然这一次“捡垃圾之旅”让他清楚的意识到了现实的残酷性以及读书的好处。
这位宝妈的做法理智又奏效,如若她选择责骂孩子抑或是强行把孩子带到学校上课,只会让孩子的厌学心理更为严重,所以她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带着他到街上去捡垃圾,并时时刻刻用“有没有钱”来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如果不上学将会面临怎样的生活,这远比家长们平时挂在嘴边的那句“不读书你以后能干嘛”来得有用的多,后者是自己体会到的,后者是家长强行灌输的,两者有着质的差别,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听不进去别人的话,非要自己撞了南墙才肯回头,这就是人的心态。
隔壁邻居的儿子高二上学期非要辍学出去打工,邻居也同意了,结果因为文凭不够只能到工地里打工,不过出去一个月就灰溜溜回家了,此后发奋读书,从原来的吊车尾一跃成为全班前十名,最后还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在楼道里碰到他的时候,问他什么感想,他说出去一趟才知道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以前总觉得读书很苦,出去了才知道读书才是最容易走的路。
所以说,有时候真的没必要硬来,人的本质就摆在那,唯有让孩子去真切的体会到这个的艰辛和读书的幸福,他才会知晓两者的对比之大,这样即便你不逼他,他自己也会好好读书。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