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论语集注用了多久时间完成
朱熹,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号晦庵,别号紫阳。朱熹是徽州人,朱熹自幼饱读诗书,一生只走了九年的仕途,大部分时间都在四处讲学,晚年的时候,由于得罪权贵,被诬陷为“伪学”领袖。朱熹的理学思想是继孔子、孟子之后儒学发展的另外一个新的高度,对元、明、清三代儒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论语集注》
朱熹一生著作无数,其著作主要有《周易本义》、《启蒙》、《近思录》、《论语集注》等。《论语集注》是南宋的哲学家、思想家,是朱熹对《论语》的注释,他是朱熹花费精力最多的一本书,是四书集注中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的内容有:论语序说、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
《论语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是朱熹用了40年时间的用心编著,特点是以程氏思想为主,格物求理。《论语集注》既注重探求经文的本义,又注重对理的阐发,将古训与以理学融为一体,避免生涩的理解,使其对义理的理解建立在对经义的解释上,因此《论语集注》成为《论语》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一本著作,里边的注解也是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
朱熹近思录主要内容是什么
《近思录》是淳熙二年依朱熹、吕祖谦两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而成,全面论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从修身、齐家再到治国平天下,都进行详细的阐述,囊括了在此之前理学学派大家的思想。
《近思录》
宋孝宗二年,吕祖谦与朱熹二人在寒泉精舍讨论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人的著作,感慨他们学识渊博,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容易把握其中的要义,所以从中精选了622条,著成了《近思录》。《近思录》分为14卷,其中“近思”二字来源于《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朱熹给此书取名的用意在于,把《近思录》当做学习二程等人著作的阶梯,学会了他们的著作,才能进而的学会《六经》,防止一些学子好高骛远。
《近思录》共有十四卷,六百二十二条,内容大致有“为学”、“致知”、“克己”、“教学”、“圣贤”、“家道”、“出处”、“治体”、“政事”、“异端”等。《近思录》在理学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传播理学思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代表了儒学发展的另一高度。其中记载周敦颐、二程、张载读书经的方法,对于今天读经具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近思录》中记载的教学方法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次序,以及在教学中当行和不当行的事情,对于今天的教育都有指导意义,借鉴的价值。
朱熹与陆九渊什么关系
南宋时期,中国的理学有了心学和理学的分歧,并且渐行渐远,虽同属理学,却分道扬镳形成对立局面。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是宋明两代“心学“的代表人物,两人虽都是大学问家,但是因为文学思想主张不同,素来不和。
陆九渊
南宋淳熙年间,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与陆九渊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找到统一,于是亲自出面邀请朱熹、陆九渊到鹅湖寺碰面,讨论学术问题,为各自的学术展开辩论,历史上称其为“鹅湖之会”。会议之上,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主要辩题是以“为学之方”这个问题上展开的,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对于一件事情的理解,要追求其根源,直到穷尽其道理才可以,并强调“格物致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主张为学要多读书、多观察,积累经验,之后加以分析、总结、归纳,最后得出结论。
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他认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世间万物都难离一个“心”字,只要心里清明,万事自然通晓,根本不必多观察、多学习,只要追求本心就能有好的结果。两人越辩越激烈,都不认同互相的想法,这场辩论持续了三天,最后陆九渊兄弟稍占上风,鹅湖会议也不欢而散。这次鹅湖之会不仅没有让双方意见达到统一,反而让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分歧更加明显。但是通过心学和理学双方的辩论促进了理学和宋代文学的发展,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朱熹的诗有哪些
人虽已远逝,但是他留给我们的许多诗词至今耳熟能详,我们从小背诗词的时候都会看到朱熹的诗,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朱熹的诗。
朱熹的画像
朱熹的诗流传下来的很多,很多都已列入课本。春天到了,外面一片春色,他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春日,里面的一句用万紫千红来描写春恰到好处,语言简洁还易记。他的一首泛舟意在说理,讲的是可以通过涨潮来推船减少了很多人力。他的观书有感描写的田园的水源,开始是问水源从哪里来以自问,而后自答水从源头来。
朱熹的诗如下:他的一首好事近,叙述的是好事要来了,万物先后有序,颇有大家风范。他的一首浣溪沙,写的是冬天马上会过去,春天的到来也近在眼前,特别是末句的蝴蝶的到来,更显春天马上就要到来。他的一首九曲棹歌描述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从前的一切恍如一梦,远方的朋友一去就再也没有你的消息了。
他的一首南乡子有别离愁的情感,君要离开了,我却有意想要留住你。你的离开,这离别的愁绪马上就涌上心头。他的一首念奴娇也写的别有风味,直接指问谁是念奴娇,然后答道肌肤洁白的人就是。他说道纵然绝世芳华又怎么样,最好的方法还是学会自我保护自己。接着还是用各种物来比喻美人的美,颇有怜香惜玉的感觉。
菩萨蛮是朱熹的众多诗歌里面非常有名的一首,前一句和后一句的字是一样的,只不过顺序颠倒了而已,这种写法有鬼斧神工之感。朱熹的诗还有很多,诸如水调歌头等也非常出名、风格独特!
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解是什么
格物致知四字源自《礼记•大学》,原句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初次在《大学》里提到这几字,却没有任何解释,所以这个词自产生就成为儒家理论中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谜。直到今天,这个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这个词的意思也只是运用南宋朱熹的解释,至于词的原始含义,我们还不得而知。
朱熹授课壁雕
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继承于程颢和程颐,二程的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大致是”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由曰穷齐理而已也”,“物,犹事也。凡事上穷其理,则无不通”。朱熹根据二程的说法,系统的解释了格物致知,并提出自己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即“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意思是完全做到仁、义、礼、智,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遵循圣人的言行,通晓人情世故。总之格物致知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格,就是灭,杀死;物,就是物欲,朱熹认为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如此,凡人很难到达那个领域。朱熹根据自己对理学的认识,进一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消除对外界的一切欲望,遵循天理,才能够致知,才能豁然通畅。根据这些解释,朱熹还提出“物而穷其理,穷理以故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的观点,用来加强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绝句朱熹写的是什么
朱熹,世称朱文公,亦称朱子,南宋时人,是儒家的集大成者,所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官方指定教材,主业是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副业诗人,书法家,音乐家,政治家等,是一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问家,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影响深远。
朱熹绝句《偶成》
朱熹绝句传世的有很多,最出名的有《春日》《偶成》《活水亭观后有感》等,在中国的语文课本里经常能见到,“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七言绝句,是朱熹绝句的代表作,借景抒怀的典范,这首诗作于朱熹在泗水之滨春游时寻芳时,表面一派春日灿烂景象,万花争艳,可是朱熹却不是是一般的诗人,他是一个思想家,哲学家,写点诗怎么能不隐含什么了,这首春游诗就是如此,诗人追求万紫千红的春景,其实是追求孔圣先道,泗水这个地方是代指孔门的,这样就好理解了。
朱熹绝句的最大特点,就是词句朴实平凡,即无辞藻华丽,也并不攻于韵律婉转,但是诗句往往内涵哲理,寓理于趣,充满了一个哲学家,思想家的文人气息。比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出自《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就十分具有哲理性,要想保持渠水清澈,就必须要引用活水,这道理放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