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3月末的一天,红四方面总部所在地四川通江一个操场上,举行红四方面军总部直属妇女独立营成立大会,这些女红军年龄都在十几二十岁左右,她们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留着短发,穿着打扮的和男同志一样:头戴八角帽,身着灰军装,腰扎皮带,腿裹绑带,赤脚穿草鞋,肩挎小马刀或大刀,一个个英姿飒爽。
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第一批战士,大部分都是通江周边的本地人,其中,通江沙溪嘴街后槽里李玉南便是突出的一位。
李玉南参加红军时,还不满16岁,出生在一户贫苦人家,当时的川北,土地集中在地主豪绅手中,农民收入少得可怜,她不明白什么大道理,只知道“跟着红军走,有饭吃,有衣服穿”,“红军来了之后,打土豪分田地,在街上煮稀饭,穷人都可以去吃。老百姓都说红军好,像一家人一样亲。好多姐妹都主动报名参军。”
李玉南虽然没文化,却凭着公认的嗓门高、记性好、胆子大,不久就任命为川陕少共妇女部长和少年先锋队总指挥。当时没有喇叭,但每回她讲话,隔老远大家都听得到。
她在打硬仗时,象许多女战士一样剃成光头,英勇作战,闷不出声,怕敌人听出是女兵。
这是红军第一支大规模正规女兵部队,上级给妇女独立营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还有:警戒、剿匪、搜山、打扫战场、护送运输弹药和粮食,特别是投入战斗之后,负责前后方的通信联络;负责弹药、粮食、伤病员的运送,这些女红军很勇敢,把伤病员抬起走,把弹药送上去,都是冒着枪林弹雨往上冲。
这支红军队伍还承担了为红军做衣服鞋袜,看护伤病员丶侦察敌情丶运送粮食物质丶代耕军属土地丶动员扩红等任务,搞得十分出色,是红军的得力助手。这些红色娘子军,在革命战争中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后来,红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长征,李玉南担任红四军的宣传连指导员,她曾经三过草地时,行军累了,战士们就背靠背、垫一把草坐下,水很快就渗出地面把草打湿了,不管怎么换地方,都是坐在水里。在长征路上,每到胜利时,就把消息编成歌曲或写成快板,战士听了很高兴,走路有劲,掉队的也少了。那时演出没啥像样的道具,门板、饭碗,还有老乡的洗脸盆,都用过。
由于红军长征和作战的艰辛,李玉兰病了,后来换了环境,消除了压力,加上药物治疗,慢慢地,她的身体又恢复了健康,病好以后,上级恢复了她的团籍,见她相貌、身材还不错,就调她到红4方面军前进剧团负责工作。
紧接着,李玉南所在部队组建西路军,按上级指示强渡黄河时,遇到敌人飞机轰炸靖远渡口,想趁我军半渡时截击,西路军只能晚上渡河,花了3个星期,只过去了两万多人,她所在部队拼命阻击敌人的疯狂进攻,掩护部队过河。最后,没能过去,便奉命转移到保安。
到了保安后,部队进行重新整编,很多战友都集中到红军大学去学习,李玉南被后方政治部主任派人叫去,对她说:“你暂时到政治部搞青年工作,兼干内收发好不好?”
李玉南愉快地答应了,可她万万没有想到,这样的安排是有原因的。后方政治部的秘书长就是徐梦秋,两个月后,主任就亲自出面来动员她嫁给徐梦秋。
李玉南一听就不愿意了。为什么?徐梦秋过去在中央军委秘书长,身居高位,而且极有才华,中央领导都十分欣赏他写的文章,被誉为中央红军中的第一支笔。就在红军过雪山时,徐梦秋的双腿被冻坏,抬到延安后才由马海德主刀做了高位截肢手术,他走路只能用手,一手握一个哑铃状的工具,撑起身子,像荡秋千一样往前“走”。
李玉南“兼干”内收发工作后,便长期和徐梦秋呆在一起,她从内心非常钦佩她的首长,包括他的才华、经历和残废的身体,然而,要嫁给他时,他明确表示不同意,首先是她不到20岁,而徐梦秋44岁——也使李玉南觉得他们两人之间更像父女。
后来,她意识到革命战士的婚姻,必须服从革命事业的需要,就能更好地照料首长,他为革命做出了贡献,也就包括着自己为革命做出的贡献。她认识到,婚姻不应该是个人的感情。最终答应做首长的革命伴侣,这时徐梦秋感动、幸福得哭了。
李玉南与徐梦秋结婚之后,徐梦秋被派去新疆工作,李玉南也随夫去了新疆,然而,就在接近全国革命胜利之际,人们对她夫妻寄予更大的期望时,徐梦秋却在赴苏疗伤滞留新疆时背叛了革命!徐梦秋被捕入狱经受不住考验叛变。
由于徐梦秋在红军中担任过高级干部,因“身价”不同,被国民党特务组织“军统”任命少将军衔,后为国民党保密局技术研究组的特研组组长。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兵败溃逃时,因其行动不便视同累赘,被“军统”抛弃,徐梦秋逃往皖南屯溪,在一山村隐姓埋名。
李玉南则带着三个孩子回通江沙溪老家,经过风尘仆仆的艰难跋涉,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还未解放的村子,那个时候掌权的还是旧乡保甲,是国民党的人,他们把李玉南母子4人绑在山崖下要杀害,族里的大爷出面保他们,说“孤儿寡母的,放了吧”。
后来,解放军终于来了,土改在沙溪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李玉南当上了土改工作队的队长,扎着短头发,一双园口布鞋,身穿四个兜兜的干部服,佩着武装带,显得干练利落的在群众大会上字正腔园的洪亮声音,多年后沙溪的人们都啧啧称赞,更是倾倒了无数妇女,成为她们心中的偶像,她也找到了十几年前红军轰轰烈烈闹革命的感觉。
然而,“文革”中李玉南受到徐梦秋的牵连,被撤职审查,揪上台批斗,后来的运动让她全家不得安宁,全家还几次躲进山里,她整天提心吊胆,度日如年,提到红军时期的独立营的姐妹战友们时,她总是神色凝重地,然后感叹自己嫁错了人。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拨乱反正,李玉南恢复老红军待遇,享受厅级干部,退休后的她,住在通江沙溪小镇上,那时尽管90高龄,满头白发,梳得整整齐齐,老人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微微一笑,眼睛会变成一弯新月,显得安详而柔和,真的让人肃然起敬:这样一位静如止水的老太太,却是当年红军长征中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