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回顾明朝历史,“靖难”无疑是在明初甚至是整个明朝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在整个封建历史时期,“弃子立孙”向来是皇位传承中的大忌,在老皇帝大行后,图样森破的新皇往往会被其年富力强的叔伯们推翻,而“靖难”就是翻拍的这个剧本。
而对于朱元璋在懿文太子朱标薨后,直接传位皇孙朱允炆的原因,一直以来也众说纷坛,主流观点大致分为两类:
02
一、 朱元璋注重礼法,是个典型的“封建大家长”。他特地颁布皇室的典范读本《皇明祖训》,不仅把子孙后代的世系表安排到几百年后,还在祖训里不厌其烦的对子孙后代强调,让他们注意上下尊卑,践行亲亲之义。而朱标身为他的嫡长子,身份贵重,自吴元年朱元璋称吴王以来,一直被当作储君来培养,如今虽然懿文太子已不在,但子嗣尚存,因此朱元璋选择不另立太子而立太孙。正如明史所载:“皇孙世嫡承统,礼也。”
乍一看这种说法名正言顺,无可指摘,但绝大多数人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朱元璋并非懿文太子嫡子。朱允炆是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他上面还有个哥哥朱雄英,早在洪武十五年便已薨逝,朱雄英的母妃是太子妃常氏,而朱允炆的母妃则是侧妃马氏,所以严格按嫡庶来区分的话,朱允炆显然并非嫡子。而且在朱雄英薨逝后,朱标也并非没有嫡子,朱标的第三子吴王朱允熥与朱雄英乃一母同胞,如果按照立嫡的宗法,更当立。
朱元璋为何要舍弃“嫡孙”朱允熥而立“庶孙”朱允炆,我们已不得而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得出“朱元璋立朱允炆”并非是因为“世嫡承统”。
03
二、 朱元璋年老糊涂,贻祸子孙,看不清“弃子立孙”的危害。这显然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说法。八卦君一直认为,臧否历史人物完全可以,因为千秋功过都是任人评说的,但前提是一定要有历史代入感,把自己代入进历史人物本身,分析各种因素,进而得出最可能的结论。
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开国帝王,由“托身缁流”而“肇纪立极”,不像有些欺负孤儿寡母或者玩弄权术得天下的帝王,他的每一寸江山都是栉风沐雨打拼来的,他的眼光绝对远超同时代甚至前代的绝大多数人,更何况事关帝位传承这一国本,怎么可能会行糊涂之举。
由于相关史料的缺乏,关于洪武朝晚期“立储”事件一直扑朔迷离,直到公元1925年。
04
1925年,此时的北京在去年年底刚发生过一件大事——北京事变。冯玉祥入主北京,监禁总统曹锟,并授意内阁修订《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溥仪帝号,把清室迁出紫禁城。俟清室迁出后,彼时的国民政府组织一批相关的文人雅士前往故宫清点文物典藏,著名红学家俞平伯便是其中一员,也正是他在深宫之中发现了前明皇家密档——《太祖皇帝钦录》。
《太祖皇帝钦录》发现于景阳宫御书房,按俞平伯记载:此书“蓝面、黄签、经折式,文皆楷书,有红圈断句”。虽然并非史学家,但俞平伯仍以深厚的文化素养判断此书乃是前明皇室密札,《太祖皇帝钦录》由此重见天日。
因为此后连绵二十多年的战事,《太祖皇帝钦录》甫问世时并没有引起明史学界的重视,直到1970年,检点史籍,台北故宫博物院才将其影印刊布,才得以为学界所知。
《太祖皇帝钦录》之所以价值重要,盖因其为皇家密件,正因为这种秘密性,才使得它没有经过史家春秋笔法的“润色”,直白无误的记载了许多朱元璋给诸子下达的谕旨,暴露出许多不为人知的宫闱秘闻。而这其中,即有朱标薨逝前后的来往密旨,让我们得以有参考的揣度朱元璋晚年“弃子立孙”的真相。
05
我们先把话题扯远点,因为朱元璋有子二十余,称嫡者仅有五子,分别是懿文太子、秦王、晋王、燕王、周王,倘若朱元璋有意立长立嫡,那么言归正传在懿文太子薨逝后,第一顺位继承人应该是秦王朱樉。
秦王被称为“天下首藩”,封国西安,乃汉唐故地,可见朱元璋对其期望之重,而且仅比朱标小一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妥妥的长君。那么朱元璋为何提都没提立秦王的事呢?通过《太祖皇帝钦录》,我们发现,秦王性格暴戾、轻率无状、宠信奸人,在朱元璋眼里,乃是正儿八经的“蠢如禽兽”的逆子,我们来试举两例,来看看朱元璋对秦王的评价。
朱元璋吸取元英宗轻出被弑的教训,在《皇明祖训》里要求子孙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动静有度,不要身临险境,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而秦王呢?在王府好好的寝宫不睡,却喜欢睡在门边上,被朱元璋骂道:“予此观之,非人所为, 禽兽也”。
06
秦王在风国内劳民伤财,大兴土木,朱元璋得知消息后派人说,你封国正是古之长安,不记得汉唐之孙的前车之鉴了?体恤民力,与民休养,这才是长久之计。并评价秦王道:“今朕见在,尔不晓人事,蠢如禽兽。”
最后秦王故态萌发,恨铁不成钢的朱元璋甚至对他说,如今你老子我在世,舍不得重罚你,等以后我千秋万岁之后,你哥哥可不会像老父亲一样无条件宽容你,那时候被你哥哥责罚,就是你咎由自取了。“设若朕身后日久,尔蠢若是,非是为兄者之过,乃尔自取之也 。”
至洪武三十年秦王薨后,朱元璋回顾起他由被封王到薨逝短暂的二十五年生涯,再想起他平日里所行的荒唐事,气不打一处来,亲自操刀为儿子写了一篇祭文,列举了他二十八条罪状……
所以,观秦王行事,除非朱元璋脑子坏掉了,敢拿江山社稷开玩笑,才会传位于秦王。
07
按照齿序,接下来就轮到晋王了。因为晋王迥然不同于秦王,再加上也比较有能力,而且还与燕王间有着不得不说的故事,所以咱们把晋王跟燕王放在一起分析。
说晋王有能力,这并不是我凭空臆测。《太祖皇帝钦录》里共计收录了一百零六件朱元璋给诸王的谕旨密札,而给晋王的就有九十六件。
在给晋王的众多密札里,朱元璋多是传授晋王带兵经验,怎么备荒备战,怎么节制将领,甚至在朱元璋筹划蓝玉案时,还授意晋王帮其节制相关公侯伯的兵马,可见朱元璋对晋王的器重。而且这份器重还体现在朱元璋对晋王的称呼上,在《钦录》里,朱元璋称呼诸王一般直呼王号,只有在晋王面前,除了称呼“晋王”外,还经常称“第三”、“第三子”,大致相当于我们现代“老三”之类的昵称,这在严肃的朱元璋面前是难得的殊荣。
而在给晋王众多的密札里,有几次还提及了燕王,观其内容,却让人大感玩味。
“指挥谢庸、千户陈实传奉圣旨:你护卫有些人, 山东有个养羊的千户,领着十个军去大明川果园,赶回燕王那里人去了。着王问出那个养羊的千户,带那军分豁明白,都解将来,钦此”
晋王手下有个养羊的千户,夺了燕王地头上的一片果园,把燕王派驻在那里的人赶了回去,燕王向朱元璋告状,朱元璋让晋王严肃处理相关人员。
这条信息乍一看没什么,无非就是些小摩擦,可仔细一想,这涉及到越界问题,倘若没有晋王的授意或者默许,底下的人怎么敢得罪燕王?那么晋王为何会授意或者默许底下人与燕王产生摩擦呢?我们自信点,大胆推测一下,晋王与燕王关系不睦!
08
事实上,有几条谕旨密札也佐证了我们的判断。
“又钦奉圣旨你去与王说,如今燕王十六日出去了,着王便收拾出去,与弟兄每相见一见。钦此。”
“千户林茂到来,该本年六月二十一日晚朝,于右顺门,钦奉圣旨:你回去和你王说祭了社稷,同燕王一同来。着你王差人去和燕王说,弟兄两个一同到京。钦此”
众所周知,晋王的封地在太原,燕王的封地在北平,并不顺路,而朱元璋却让他们一起赴京,这活脱脱是瞧见两个儿子关系不睦利用各种机会调和关系的老父亲形象。
然而,朱元璋良苦用心注定要落空。靖难成功后,市面上冒出一本作者为“佚名”的神书《奉天靖难记》,聪明的读者君们光看名字就知道书里讲的什么内容。
没错,书里主要讲朱允炆和他的兄弟们的荒唐事,比如在朱元璋的棺材前饮酒作乐,比如朱允炆性趣独特,喜欢日羊啥的,甚至连老太太都不放过,真让观者尴尬的脸酸,人朱允炆好歹也是一国之君,至于这么饥不择食嘛……总之,这本书通篇都是丑化朱允炆兄弟,非常夸张以及违背常理的那种丑化。而书里的主角,除了朱允炆,竟然还有晋王!说晋王藏兵五台山,准备谋反云云……至于真实性,大家当一笑料下饭就行。
09
所以,聪明的读者君们应该猜测到朱元璋的顾虑了吧。秦王性格不宜为帝,晋王固然有人君之才,然与燕王不睦,燕王亦然。二者若立其一,怕是要上演前代手足相残的故事。这种顾虑并非朱元璋有,英武如唐太宗,在面对李承乾与李泰争位时,也担心日后会重演玄武门的血案,所以选择立性格柔弱的李治为太子。“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历史上朱标是五月薨逝,九月皇太孙立,这中间的近四个月我们可以私揣下朱元璋的几经权衡,左右为难,最后无奈,才决定弃子立孙。
10
然而历史就是这么讽刺,朱元璋想避免同室操戈,却偏天不遂人愿。但是朱元璋的顾虑却得以印证,永乐年间,当时的晋王是成祖的侄子,通过靖难上位时时标榜嫡庶有别来宣传自己正统性的成祖却坐视晋王府内弟谋兄位,废掉侄儿王位,最终导致晋国绝封八年。通过这事儿可以看出,我们的燕王并非心胸开阔之人。
有趣的是,朱元璋亲自编撰的宣扬皇室特权的《皇明祖训》也为藩王们限定了许多条条框框,导致明初的藩王们并非如汉晋诸王一般封地俨然如国中之国,这也是朱元璋敢放心传位给朱允炆的原因,如果读者君们有兴趣,下回我们可以叨一叨《皇明祖训》对藩王的限制。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