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责子 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

陶渊明责子

《责子》是陶渊明在五十多岁左右著作的一首诗,描写的是他那五个不成气候的孩子。陶渊明虽然放弃了仕途生涯,过着归隐田园的生活,但是仍他挂虑和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有所作为。

陶渊明《责子》

《责子》原诗:“白发被两鬓……且尽杯中物”。诗中叙述的大意如下。

《责子》诗中开篇,陶渊明感慨自己上了年纪,两鬓斑白,皮肤失去了往日的丰满开始变得松弛,恐怕命不久矣。自己命不久矣不要紧,他现在最担忧的就是五个儿子的前程。可是这五个儿子都是不求上进、整日碌碌无为,让陶渊明十分失望。

大儿子陶舒俨年方二十八岁,为人非常的懒散,好吃懒做,没有求学的上进心,一生碌碌无为。这“懒惰”被陶渊明用夸张手法描写,说是世上无人能及,已经到达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境界。二儿子陶宣俟年将十五岁,是个致力于学习的年纪。可是他到了年龄也不认真学习,不喜欢写文章,不学无术,对考试功名没有任何兴趣。

三四子陶雍份与陶端佚是双生子。这两个双胞胎智力先天愚钝,学习困难。到了十三岁还不认识阿拉伯十位数字,数字六加七之和也傻傻算不出。小儿子陶通佟已经九岁了,还是年幼无知、个头蠢笨的样子。整天只知道在外头玩耍,爬树摘果子,到头来只会念“梨”、“栗”,一点学习的热情和心性都没有。

面对这些不上进的孩子,陶渊明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浇愁。

陶渊明《责子》一诗便是在如此心境下,借酒挥洒而出。

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

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出名的诗人、辞赋家,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在迄今为止的中国文坛上,陶渊明仍然占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在文坛上素有盛誉的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呢?

陶渊明画像

后人们一般认为,陶渊明有着中国传统隐士安贫乐道的精神,不慕虚荣,不为五斗米折腰。关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也是世所皆知的。那是陶渊明第一次做彭泽县令,也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为官。陶渊明虽然为官多年,但是职位却一直得不到比较大的调升,这和他刚正不阿,不肯趋炎附势的为人有关。而这最后一次辞官的原由,也正是出于他的正直。那是一个狐假虎威的督邮,没什么实际权力,也没什么当官的能力,但是却能在太守耳边说些有的没的好的坏的,经常一个官员的前途命运都掌握在他的那张嘴上。

这个督邮被派到了陶渊明的彭泽县上,一到彭泽,便要求陶渊明县令去接见他这位太守身边的红人。陶渊明深知这个督邮有副怎么样的嘴脸,本来是想忍耐忍耐便算了,正打算去接见这个傲慢粗俗的人。谁知县吏拦住了陶渊明,告诉他要是不穿得盛重点,这个人肯定要在太守耳边说坏话。陶渊明忍无可忍,一想到如今的朝堂之上都是这般鸡鸣狗盗之徒,对为官之路失望到了极致,便留下授印罢官而去,做他的田园神仙,也不想在官场中受气。

杂诗陶渊明

《杂诗》共有十二首,出自诗人陶渊明之手,属于陶渊明所作的各类诗歌中的咏怀诗。这十二首诗主要表达了陶渊明在辞官归隐田园后,空有一身抱负却不无法施展的苦闷心情,同时展现了他不愿与世俗中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陶渊明像

如果将陶渊明所写的诗歌按照诗歌内容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饮酒诗、咏怀诗以及田园诗三类。十二首《杂诗》就是陶渊明的咏怀诗中的代表作,除此之外,还有十三首《读山海经》也是咏怀诗的代表作之一。十二首《杂诗》主要表达的是作者陶渊明无法实现自己远大志向的痛苦郁闷以及不愿在世俗中随波逐流的高尚人格,而十三首《读山海经》则是借助《山海经》中那些奇异的事物来表现一样的内容,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永远不会消失。

十二首《杂诗》皆体现了陶渊明内心中对于现实的忧愤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例如第一首《杂诗十二首其一·人生无根蒂》的整体基调是感叹人生的世事无常以及生命的短暂,将没有花蒂的花朵与尘土作为比喻,抒发了对人生莫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陶渊明主要想表达的是既然人生这么无常,生命又如此短暂,那么人就应该及时行乐的想法,同时也隐含着鼓励年轻人要珍惜时间,抓住机会,努力奋进。

总的来说,十二首《杂诗》也是陶渊明的旷世之作,虽然诗中的词句并不华丽,用语朴实无华,但是朴素的语句之间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陶渊明辞赋

陶渊明辞赋现存的仅有三篇,收录在《陶渊明集》中。这三篇辞赋分别是《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及《闲情赋》。虽然陶渊明辞赋只有三篇,可是这三篇却集中的体现了陶渊明的思想历程。

陶渊明辞赋之三《闲情赋》

陶渊明辞赋之一《归去来兮辞》著作于晋安帝406年,描写的是陶渊明欲脱离官场隐居田园的宣言。诗中所描写的是作者回归家园的路途上发生的情景及到家之后与家人喜悦团聚之情,还有在家耕耘劳作的情景。虽然这些情景全是作者凭借想象捏造出来的,但是描述的十分真切,语言节奏跌宕起伏、欢畅淋漓,强烈的表达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期盼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辞赋之二《感士不遇赋》是一篇文诗参半的作品,描写的是有志之人不受到重用。这篇辞赋的主旨,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风气。在虚伪昏暗的官场社会中,有才华有抱负的人没有遇到好的机会表现自己。他们大都被社会埋没,或被流言诋毁,处在这两难的境地中,既悲又愤。好在作者看透了世俗社会,保持着自身高尚的气节远离了是非之地。

陶渊明辞赋之三《闲情赋》是陶渊明辞赋中仅有的一篇情赋,描写的是一位妙曼的女子。这位女子深深吸引着作者,使作者日思夜想,展开了一段想象之旅。虽然对女子的爱慕极深极浓,却不得不压抑在心中。经过了一夜的辗转,最终只能无可奈何的放弃,重新整理自己的心绪,抛弃各种杂念,保持本心的纯真。

陶渊明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历来被大众广泛咏读。《桃花源记》描写的是一个世外桃源的世界,这个世界也就是陶渊明的理想国。陶渊明把自己的理想虚构出来著以文章,以此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及对美好世界的憧憬。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后遂无问津这”。此散文的大意是,晋太年间,武陵有个打鱼的人,误打误撞进入了桃花林深处。他看到里面的房屋整齐有序、树木枝繁叶茂,鸡鸣狗吠彼此起伏,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良田,青年男女辛勤耕种,老人少儿怡然自乐,穿着服饰与外面的人并无差别。

桃花源里的人看到他非常惊讶,都围上来询问他。渔人把外面的事情都告诉了他们,他们还邀请渔人去家里做客。渔人得知这些人是因躲避战乱才来到此处,从此与世隔绝,不问世事。渔人在桃花源里住了几天便告辞回家,桃花源里的人告诫他不得将此事说给外面的人听。渔人返回时,在路上都做上了记号。回到县城之后,就将此事告知太守,太守随后派人前往寻找桃花源。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南阳有个人听说了这个消息,也高兴前往,结果还是一样没有找到。之后,再也没有人去寻找过统桃花源。

陶渊明通过描写桃花源的安宁、自由的生活,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没有阶级斗争、没有战争侵扰,人们和平相处、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的社会图景。这图景实则是个不能实现的空想社会。

陶渊明故居

陶渊明故居在哪里?真正的陶渊明故居早就成为了历史车轮下的小尘埃,但是后人们因为怀念这位东晋时期的伟大文人,专门为他建立了一个陶渊明纪念馆,用来供后人凭吊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伟大文人。

陶渊明纪念馆

陶渊明是古时候的柴桑人,而古柴桑就是现今的九龙,因此陶渊明纪念馆也就坐落在江西九龙市的一条街上。现在供人瞻仰的陶渊明纪念馆是始建于1985年的,陶渊明纪念馆本身是陶渊明的祠堂,虽然早就已经破败不堪,但是还能够辨认,因此就以原址为基础,对陶渊明纪念馆进行了扩建与修缮,将本来已经接近毁坏的雕像、牌匾之类统统进行了修复。

在2005年的时候,九江县对陶渊明纪念馆进行了又一次的修复,原因是这一年正好是陶渊明的第1640个生日。这次修复之后的陶渊明纪念馆分为了好几个部分,其中就有归来亭、陶靖节祠、陶公墓等景点,也能够让去瞻仰先贤的人不会太无聊。

在陶渊明纪念馆中,有着四个陈列处,里面全部都是有关于靖节先生的文辞书画、生平事迹等物,也有九江出土的一些历史文物,喝一些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土的墓葬。在陶渊明纪念馆中还有许多珍贵的藏品,比如一只南朝出土的青瓷权,以及收藏在“陶渊明生平事略陈列室”内的有关于陶渊明的名人书画、家谱图片等珍贵文物。

陶渊明可以说是汉晋南北朝期间最为杰出的诗人,他的思想有着在全人类之间普及的价值,他的精神即使在千百年后的如今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672 字。

转载请注明: 陶渊明责子 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