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代皇帝开疆扩土都离不开陪伴他征战沙场的大将,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才让他的大业得以成就,江山得以稳固。
所以在建国之后,皇帝都会对这些有功的大将们进行封赏,一来为了显示对这些将士的重视,二来也让他们能够安心为自己做事。而在众多的封赏当中,最重的封赏就要属分封土地了。这种封赏也只有赏赐给那些立下大功,又深得皇帝信任的臣子。
公元266年,司马炎逼魏元帝曹奂禅位,定国号"晋"。公元280年,司马炎灭掉了东吴,三国归晋,司马炎也对有功的大臣大肆封赏。有功的大臣除了加官进爵外,还都得到皇帝皇帝赏赐的京郊一处封地,让这些功臣的子孙能世代享有富足生活。其中有个叫许狂的武将,他立下的功劳最多,他也因此深受重伤,没有多少日子了。
由于他重病在床,无法去朝堂之上领赏,皇帝便带着大臣去他家里看望他,顺便对其进行封赏。
因为其战功赫赫,皇帝就让他在洛阳这块宝地上随便挑选,要知道洛阳在当时可以算得上是繁华之地了,很多大臣都非常羡慕,可是没想到,他却放弃了洛阳,而是选择了凉州。他说自己多年驻守凉州,对那里已经有了感情,所以想回到那里去。
大臣们一听他这话都非常诧异,认为他莫非不是病糊涂了才说出这样神智不清的话来了吗?要知道凉州可是边陲之地,几乎没有什么人烟,常年的风沙天气,让这里几乎成了寸草不生之地,谁都不愿意到那里去。
就连皇帝都很不理解他的做法,就算是自己对那里有感情,但是自己的子孙后代呢?难道世世代代都要生活在那荒凉之地吗?
果然,当司马炎和大臣们走后,他的家里人知道了这个事情,都特别生气,认为他这么做完全是不为整个家族不为子孙后代考虑,实在是糊涂之举,让他赶紧找到皇帝收回成命。但是他依旧坚持自己的选择,并说出了这么做的理由,原来在他看来,洛阳虽然富庶繁华又有好山好水,但是也正因为如此,那里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凉州地处偏僻,环境恶劣,几乎无人问津,在那里定能安宁。
可是家人根本听不进去也,只是埋怨不解,他特别坚持,也不能再说什么,便举家搬到了那里。11年之后,刚刚稳定的世道,就又发生了战乱,八王之乱发生了,那些选择了洛阳周边的人们大都受到了牵连,成为了他们最先下手的对象。而凉州过于偏远,根本没有人想过要去那里,就这样许狂的后代躲过了一劫,在其他人都受到战火之苦的时候,他们在这里得到了安宁的生活,这个时候他们才反应过来许狂的高明的地方在哪里。
其实他的这种选择看起来是放弃,其实收获的更多。
权力是一时的,智慧是永恒的。
中国历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周朝之后,再无贵族,或者说人人都是贵族。
我们失去了,一群拥有贵族身份的人;却产生了一片,可以传承智慧的净土。
人人皆可为君子,人人皆可雄如龙,而其中关键就是——智慧。
书本上的、书本外的、帝王将相的、平民百姓的,各有各的智慧,各有各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根基。
曾国藩曾经说过:“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
能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的曾国藩,
就在官场生涯中过得如鱼得水,最后能够安享晚年,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晚清名臣,
成为立德,立言,立功的“圣人”
,靠的就是他
不仅懂得向高人低头,也懂得向小人避让,这就是他的处世智慧。同时也完整的掌握了为官之道,
不仅深得皇上喜欢,还深受百姓爱戴。
他能以中人之资,而成一代“圣贤”,就在于日夜勤学苦读。曾国藩的书桌上,常年摆着一本奇书——《智囊全集》。
曾国藩说:“每当夜深入静时,
方翻
此书,细细品味。”
而我们清朝著名的大才子——纪晓岚,也是对它手不释卷,最终竟然凭着自己的记忆力,将这本书倒背如流!
冯梦龙在写这本《智囊全集》时,就说:“天下无余智”,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于此。
正因如此,不仅曾国藩和纪晓岚对它非常钟爱,在之后读过《智囊全集》的康熙,还认为它是
“国之利器”;只允许内部传阅,不可外传。
到了今天,智囊全集依然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我们熟知的首富王健林,也把这本书推荐给了万达高层。让自己的员工从古人智慧中学习职场用人诀窍,加强个人修养,增强在职场中为人处世的根本。
究竟这是一本什么样的“奇书”,能够让这么多名人喜欢呢?
《智囊全集》是一部反
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被称为“千古谋略第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