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文章,笔者要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77年高考第一位女状元,语文差1分满分,如今她怎么样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一项选拔人才的方式,那就是“考试”。古有“科举”,众多学子期待能够鲤
鱼跳龙门,经过一系列的选拔然后成为凤毛麟角。不过在当今社会,同样存在选拔人才的方式,那就是“高考”。
对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人来说,决定他们命运的有两年,第一个是1967年,第二个则是1977年。在67年的时候,无数的知识青年们,因为国家的号召,选择走向了乡村,离开了城市。而在十年之后,他们再一次站在了命运的分水岭上。这一年是充满了希望的一年,但也是充满了残酷斗争的一年。
想想看,十年之中无数的人才和学家,都在等着这一天的到来。可能够笑到最后的人,只有这五百多万中的三十多万。这其中的各位,可以说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了。而这里面,能够作为一个女性拿下状元宝座的刘学红,完全就是个异类。
作为首个在北京市夺得桂冠的文科女状元,可以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刘学红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还可以靠自己的才能,在那个年代圆满自己的大学梦。要知道在那时,她已经选择自暴自弃,放弃学习,最后回到城市之中做一个售货员。
可是在1977年的10月21日,没有人知道,无数人的命运就将在这个时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直到那个日子里,广播忽然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这对当时正在乡下劳作的青年们来说,仿佛就像是改变命运的宣言。
在此后的日子中,刘学红一直都在感谢这次高考。在她报名了高考之后,白天虽然还在工作,但是她一有时间,就开始拿出中学的课本来温习。直到还有半个月的时候,乡下的知青们就像是说好了一样,集体回到了家中备考,而放下了手中的农活。
为了帮助刘学红,她的父母还特地找到了之前的高考试卷,希望她能抓住这次的机会。在当年,因为人员的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为了弥补前几年的人才空缺,所以不少地方的题目都是以基础题为主,当年的高考作文甚至占分数的70%之多。
而这个决定了她的命运的作文题目,名字叫《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个题目让人无从下手,摸不到头脑。但是对刘学红来说,这个题目就像是为她而生的一样,她拿到试卷仔细研究了一下,立马就开心地将自己的知青生涯的心态变化和环境变化融入在了一起,写了将近两千多字。在写完之后,考试正式结束,而她的生活也回到了正轨之中,回到农村之中接着种树,一个多月才能回一两次家。
但是在回家之后,她的父亲特地拿着一张报纸,在她的眼前津津有味地念了起来。这不念还好,一念刘学红都吃惊了,这不就是自己写的论文么?再仔细一看,这个报纸居然是人民日报。原来在当年,人民日报在全国的高考生之中,特地评选了三篇最好的论文,将其刊登在报纸上发表出来。
而刘学红的作文,就是其中之一!此后的刘学红就像是人生开了挂,被北大的新闻系录取,进入了大学学习。而在多年之后查阅资料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在当时,刘学红的语文只差一分,就可以拿到满分,是当之无愧的北京市文科状元!
那么,现在的刘学红又是怎么样的生活呢?在2007年的时候,她成功退休在家享福,而她也将自己的高考证书交给了博物馆收藏。在1982年,她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了当时的中国青年报开始任职。
她一开始主要从事教育新闻,之后从记者开始干起,做到了管理层上。在这段时间里,刘学红可以说是青年报的金字招牌,有着北大毕业的身份,同时又是第一个女性状元,工作能力还要比大多数人都强。在市场有着非常大的声望,使得青年报的高层们都是相当器重她。
而在2000年的时候,她更是直接看到了未来互联网的发展,直接参与成立了青年报的网站,并且担任总经理一职。在她的心中,互联网一定是改变未来的行业,而现在的情况也验证了他的猜想。当然,她有着今天的成就,和她个人的努力之外,还有着时代的机遇。如果当时高考恢复的时间再晚一两年,或许她就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在乡下选择找个人家嫁了安居乐业,也可能回到城中做个小售货员,最后扎根在城市里。因此直到今日,刘学红依然感谢高考。她认为是高考和知识,改变了她的命运,让她重新得到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