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工科”对接新技术企业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通讯员 范苏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近一年来,南通大学依托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对接产业链,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入选了江苏省首批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微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涉及信息、材料和能源等科学技术领域的核心问题。”南通大学副校长、通科微电子学院副理事长顾菊平教授指出,“这些核心问题和颠覆性技术均呈现出多学科融合的特征,迫切需要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特征的‘新工科’人才。”

“新工科”人才培养破题,最先需要面向新兴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南通大学在学科发展上主动布局谋划,建立跨学院和学科的专业合作机制,积极和地方经济发展接轨,构建“政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2017年5月17日,学校与南通市港闸区人民政府、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麟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邑文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了通科微电子学院。目前,学院已建成了江苏省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能源装备及其智能测控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测试重点实验室等6个科技研发平台和8个实习实训平台。

“‘新工科’人才培养一定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高质量就业为根本。”通科微电子学院院长章国安教授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贯穿于通科微电子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实施“3+1”培养方案,即前三年校企联合培养,第四年在企业实践学习,凝练出“理论知识—工程实践—集成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地方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达到教育与产业、人才与市场、学业与就业无缝对接。

围绕“通识、基础、专业”课程群增设多元课程,推动课程内容重组,灵活设置课程模块,《模拟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自动检测技术与人工智能》等十余门核心课程是联合企业精心打造的“金课”,其中4门课程入选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自编的5部教材被评为省级重点教材。“地方综合性大学电气类集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全员全程合作协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这两项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探索获得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30万元的奖励是学校对我们努力的肯定,也为今后更多同学们参与科研创新营造了更好的环境和氛围。”在去年年底南通大学召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范雷金团队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

范雷金大二时来到学校共建企业——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实训实验室。在实践中,他和团队小伙伴发现在船舶及其配套装备制造中,虽然已经有焊接机器人开发应用,但这些机器人是无法移动的固定机器,工作效率受到很大限制。“如果改成可移动的形式,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代替人工到一些危险的地方作业。”范雷金带着这“奇思妙想”找到了导师张堃副教授,最终创新研制成功“海工高精密智能焊接系统”,填补了国内外焊前、焊中、焊后一体化自动作业技术和装备空白。

“实践是萌发创意的源头,学院实行的‘1+N’导师制是我们创新成功的坚强后盾。”范雷金提到的“1+N”导师制是通科微电子学院打造的一个实践教学的产教创新训练平台。“1”是主导师,“N”是随着科研项目不断变化的导师组,校企合作按照“新工科”涉及的各个专业领域形成项目导师库由学生按需选择。

“只有走出校园,向产业寻思路,创新才有生长的土壤,科研才有更强的生命力,只有积极开展实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章国安说,“我们要求教师要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要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充当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引导者、推动者,让所有学生加入老师的课题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展。”

从“人才培养新体系”到“面向工程化的课程新模式”,再到“产教创新训练平台”,南通大学为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了一条畅通的“跑道”。通科微电子学院成立三年来,学生100%参与科研实践训练,获得省级以上等大学生课外竞赛奖项共273项,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59项,获奖学生达300余人次。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06日 08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60 字。

转载请注明: 用“新工科”对接新技术企业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