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这个定义也有一个简短的版本,就是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善意和潜能。
再来看另外一位管理大师的定义。
总结两位大师的定义,有两个核心的要点,分别是实现目标,激励实现。
1.实现目标:即清晰的告诉员工你要什么结果。
2.激励实现:即激发员工的意愿,潜力,用最好的方式完成。
我们再来看把什么事情都讲清楚,这一点讲错了一半,需要讲清楚的是你的目标,你希望员工完成什么目标,比如完成业绩10W、签下某个订单,这个目标结果需要传递给员工。至于员工具体如何实现,就不牢操心了,如果你连过程就包办了,那这就不叫激发潜力了,而是找人执行。
所以从定义上分析,把什么事情都讲清楚的管理者,不是合格的管理者。
后来有一次,我布置了一个任务给员工,只告诉他我要什么,怎么实现让他自己想办法。结果如何,这个员工很兴奋的过来跟我汇报,不但拿到了我要的结果,还用了一种我完全想不到的方法实现了这个结果。他自己也非常兴奋,觉得这个任务给了他成长的空间,而我也认识到原来给员工空间,反而更能激发员工的潜力。
通过几年的管理和实践,我渐渐了明白了原来老板的很多管理方式,其实是对的。凡是讲太清楚,会有以下问题。
1.凡是讲太清楚,员工潜力受限制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只需告诉员工目标,过程需要让员工自由发挥,才能激发他的潜力,作为员工,也能感受到老板的信任,如果完全由他独立完成任务,他会非常有成就感。如果过程中他遇到困难,你需要帮助他打开更多的思路,而他也会认可你的能力。
2.凡是讲太清楚,是管理者不懂管理
凡是讲清楚,说明管理者只注重做事,管理者也是从普通员工做上来的,所以把事情做好是他的强项,但是也正是这一点,限制了他的视野。做事和管人是不一样的思考模式,做事讲究把握细节,管人需要你激励和启发别人。自己拿结果和通过别人拿结果,是思维和做事方式的升级。如果没有升级这个思维,你还是一个做事的人,不是一个管理者。
真正的管理者需要做什么
1.制定合理的目标:制定目标需要管理者有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各方面分析,做出判断和决策,然后清晰的传递给团队。
2.把工作分配好:这是解决人尽其才的问题,管理者需要对团队成员有清晰的认识,充分了解各员工的专业能力、性格、擅长等等,做到分配工作因人而异,各尽其才,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做到知人善用,才能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团队。
3.激励与沟通:把权力授下去,让员工把责任担起来,到员工中间去,多与他们沟通,他们会有很多好点子,帮助他们激发潜力。
4.建立衡量标准:标准可以让你的企业自动运转起来,企业要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制度,包括奖惩、晋升、业务模式、检查纠错、风险预警等机制,只有建立完善的体系,管理才能越来越轻松。
5.培养员工:管理者的资源就是人,而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用人就意味着要培养人,一个管理者会不会培养人,即决定了自己的管理成长空间,也决定了员工是否能够成长的更加强大。
同时做到:激励第一、考核第二。
只有公司替员工着想,员工才会为事业玩命、为目标拼命。
因此,老板要用好两只手,一只手懂得分钱,一只手学会建规则。分钱都为给予员工充分的激励,建规则是为了激励的公平、持续与价值。
KSF全绩效模式,给员工提供了没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
激励KSF薪酬绩效增值加薪模式
一种员工和企业共赢的薪酬分配模式
KSF模式的激励性体现在:
1. 员工有6-8个加薪渠道,薪资弹性大
2. 只要员工自己干的好,就能自己为自己加薪
3. 员工与企业利益趋同,员工获得高薪的同时,企业获得高利润
4. 员工成为企业的经营者,不会轻易离开公司,和老板一起共同经营公司
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KSF模式,将他的薪酬分为8个部分。并且这些都是与公司利益密切相关的,作为生产经理也有能力去改进的。
1)入职3个月以上,培训成长期:业绩平衡点为低值(如10万/月),主要关注过程性指标(如:跟踪量、询盘量、电话量、考核分值等),奖励力度为小值。把一些过程性工作给他做,一方面熟悉业务流程,另一方面增加自己产值收入,达到激励和留住新员工。
2)入职6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中值(如2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为中值。
3)入职1年以上:业绩平衡点为常规值(如3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为常规值。
4)高级业务员:1年平均业绩达500万以上,次年自动升级为高级业务员,KSF薪酬增长20%-30%,奖励力度为高值。
KSF增值加薪法,给员工提供了没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对企业来说,员工拿的越多,赚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私信小编“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