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言:"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千百年来,教育一直是中华人民讨论的热门话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这些教育手段和理念大多都要求老师把更多的目光和精力放在学生身上。
在很多人看来,只有"追赶式"的教育才能收获满满,然而,情况却并非都如此,有一个学校的老师一不高兴就开骂,整个学期只讲半篇文章,学生却能轻松上哈佛。
一:国难当头,齐聚一校这个传奇的学校便是著名的"西南联大"。七七事变后,日寇对我国多个地区展开了猛烈的侵袭,一时间,神州大地处处狼藉。
为了保住民族的希望,教育部便决定把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南开大学合为一校,开始时,教育部把这个大学命名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并在长沙建立了校区。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日本人就轰炸了长沙,无奈之下,这个学校又被迫迁到了昆明,来到昆明后,这个学校便正式改名为了西南联大。自此,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又多了一颗璀璨的星星,西南联大所创造的传奇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敬仰。
为了更好的管理三校的学生,张伯苓和蒋梦麟主动退出了权利的争夺之战,他们把最大的权利交给了最年轻的梅贻琦。在梅贻琦的管理和指挥下,西南联大迅速展现出了生机。
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表自己身份"的学号,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带着自己的希望来到了西南联大学习。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长,西南联大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如云如海如山,自然自由自在"。这种自由管理的模式既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又促进了三校学生的交流。
在老师和学生的努力下,西南联大取得了极大的教学成果,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物,也为中国的科研发展保留了大量的实力。
二:性格迥异的老师和学生西南联大不仅对学生推行自由管理的政策,同时它也给了老师极大的自由,当西南联大成立的消息传开后,在自己的领域上有所成就的人物,都纷纷来到了西南联大任教。
看着外敌入侵,这些人的眼里心里充满了怒火。然而,这些怒火终究无法烧毁那惨无人性的侵略者,此时,唯有点燃民族的希望之火,方能彻底消灭外敌。
秉承着这样高尚的信念,那些老师们迅速的走上了讲台。然而,正如哥德所说:"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之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协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优秀的人身上的个性往往会更加独特。
一向把尊重自由的西南联大并没有要求这些老师以固有的教学模式来完成讲授任务,相反地,每个老师都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讲授自己擅长的知识。
刘文典先生也是西南联大教师团队中的一员,他在西南联大教授文学课,这个饱腹才学的大师并不如看上去那般文质彬彬,他十分随性自然,只要心情不好,刘文典便会破口大骂,有时候还会摔门而出。
刘文典从未制定教学大纲,兴致来时,他能连着几节课都讲同一个课题,曾经有一次,刘文典用一学期讲了半篇《海赋》。
即便如此,前来听课的学生仍是络绎不绝,大家都十分仰慕于刘文典老师的学识。此类的现象对西南联大的学生来说都是见怪不怪了,自由的思想早已经融进了西南联大师生的血脉里。
或许,正是这份自由才成就了西南联大的学生,曾在此处学习的学生王浩,仅仅在两年之内便取得了哈佛的硕士学位。
三:硕果累累的原因西南联大仅仅存在了8年零11个月,但这近九年的光辉岁月,成就了动荡年代的璀璨星辰,成了教育史上的一个丰碑,以下便是西南联大硕果累累的原因:
1:卓越的老师
正如梅贻琦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老师是决定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在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好的老师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在西南联大任教的老师大多是名师和才子,他们是走在各自领域上最前面的人,这些老师把先进的知识传授给了学生们,在这些名师的教导下,学生自会有所成就,有所突破。
2:自由的氛围
环境影响着人的成长和发展,不同的环境往往会养育出不同的人。自创立初期,西南联大便给了学生们极大的自由。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学习的专业,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可及时调改专业。
这种自由的管理模式是史无前例的,在这种自由的氛围里,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同时,这种自由的环境也让学生们养成了自律和自立的习惯。这些习惯也在不经意间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3:优秀的学生
基础决定高度,学生的质量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发展。越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越能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活力和希望。
西南联大的学生是来自清华、北大、南开的优秀学子。在之前的学习中,这些学生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知识,在以往的积累中,他们大多数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有了更大的目标。
来到西南联大后,这些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人聚在了一起,他们一起探讨着晦涩的学术问题,一起寻找着民族的希望。
各种原因交织在一起促成西南联大鼎盛的局面,时间定格了历史,却无法冲淡人们的记忆,无论何时,那博学狂傲又自信的大师模样,和那积极聪敏又勤奋的学生模样,终会时时浮现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