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 院校教育:抬高门槛势在必行2020-10-15 由 濮阳南烟 发布于 经典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优化医学人才结构培养、提升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改革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既有导向性宏观政策,也有操作性微观措施。在经受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的当下,《意见》指明了我国医学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引发了行业内外的思考和讨论。 “直到今天,我国的职业医生中,仍有约40%的人没有本科学历。”近日,在一次公开会议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的一句话,道出了我国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的尴尬。改变这一现状,提升院校医学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质量,正是未来我国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剑锋所指”。本科将成为学历教育主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十分重视医生的培养,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缺医的问题,培养了大量扎根农村的‘赤脚医生’。”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院校培养的医生数量快速上升,但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直存在。未来,我国将原则上停止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医学、中医专业的招生,严格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缩减临床、中医招生规模过大的医学院校招生计划,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历史上,这些大专、中专学历的医生,在不同时期为保障城乡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其与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医生,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都存在现实差距。”刘玉村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医学专业教育的结构和水平,与人民群众日渐走高的健康需求已不相匹配。“尽管目前部分中职、高职院校教育办得还不错,但通过改革逐步提高医学学历教育招生层级、提升医学人才培养水平势在必行。”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华西医院副院长王坤杰同样认为,在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要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就必须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医学人才作为支撑。“从医学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等职业学校、高职专科院校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定位,确实已不能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的用人需求,因此大力发展高职护理教育,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教育,鼓励增加优质人才供给正当其时。”“当然,鼓励增加优质人才供给,不等于一味扩大招生规模。”王坤杰说,高等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优质教学资源的支撑,严格控制医学院校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单点招生规模的政策已经明确。“只有确保每个学生都享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尤其是临床实践机会,才能保证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确保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临床胜任力。”严把出口关倒逼高校负起责未来,执业医师资格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将作为评价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通过率连续3年低于50%的高校予以减招。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华西医院副院长程南生表示,近年来,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都进行了一系列命题改革,加强了对考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总体来看,全国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并不高,尤其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对于将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作为硬指标并明确处罚措施,众多专家在采访中都表达了赞同。“严把出口关,就是提醒相关高校负责人,注重医学教育的过程和质量。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最重要的责任。”刘玉村说。作为国家医师执业资格考试评估考核专家组妇产科专业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王建六表示,应该控制医学院校毕业生每年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一旦获得医师资格,他就要面对病人进行诊治,就像获得驾照的司机可以开车上路一样,要保证安全。”王建六说,另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考试通过率应该成为考核医院和培训基地教学质量的硬指标,并明确处罚措施。认证不达标将失去招生资格今年6月,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以“无条件通过”的成绩,正式获得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医学教育认证机构认定,这标志着我国医学教育标准和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医学教育认证质量得到国际认可。此次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指导意见》明确,我国将建立健全医学教育质量评估认证制度,加快推进医学教育专业认证,认证结果向社会公布,认证不合格的医学院校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取消相关专业招生资格。“这项工作主要由我们牵头。”刘玉村介绍,教育部于2008年成立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并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设立秘书处;2017年,工作委员会颁布《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关注全球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对医学教育提出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记者了解到,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组建了包括200多位国内专家、20多位国际专家的专家库。每次现场考察会选择5名~9名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组成考察小组,着眼于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对院校进行现场考察,并在考察结束后的两个月内形成认证报告。工作委员会2018年启动机构认定申请工作以来,截至2019年年底,共完成106所院校专业认证的现场考察和36所院校的前期考察。对医学院校来说,有一家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是基本要求,但是很多新建的医学院校达不到这个标准。认证专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志峰教授说,通过将此作为认证的基本指标,促使一些学校与当地卫生部门积极沟通协调,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医学教育专业认证是保证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工作,但此前并不是一项硬性要求。”刘玉村表示,此次国家明确将认证结果与招生资格挂钩,将加快推动我国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来源:健康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476 字。转载请注明: 关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 院校教育:抬高门槛势在必行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