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仿照南京的承天门修建,故名承天门。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天安门毁于战火。顺治八年,满清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并取名“天安门”,寓意“受命于天,安邦治国。”图: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远眺
明清时期,天安门城楼前是一块封闭的宫廷广场,呈现“T”字型。其中东端为长安左门,西端为长安右门,同时广场东西两侧建有通脊联檐的朝房共144间,名为“千步廊”,以供场内活动之用。图:近处为大清门(民国时称中华门),远处为天安门广场及天安门城楼。
在天安门广场东侧是:礼部、户部、吏部、工部、兵部、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和太医院等中央文职机关;西侧设有銮仪卫(御林军)太常寺、通政司和前、中、后、左、右五军都督府等武职机构。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里明清统治的核心中枢地带。图: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桥
明清天安门广场平面图,布局错落有致,面积很小。明清时这里是老百姓的禁区,1914年5月,北洋政府朱启铃任交通总长时期,启动了改造旧都城的计划,他拆除了天安门前的千步廊。同时打通东西长安街,开放南北长街、南北池子,修筑沥青路,使原封闭的广场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的场所。
天安门城楼。该城楼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式,朱墙黄琉璃瓦顶。南面设有菱花隔扇门、窗36扇,殿内外立有直径2米的巨柱60根,天花、斗拱、梁枋等处、均绘满了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彩画,金碧辉煌。
站在天安门广场前远眺天安门城楼。新中国成立,国家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三次修整扩建,最终形成的如今的布局。
1958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天安门广场开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展。在这期间拆掉了中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户部刑部等衙署、以及仓库棋盘街和广场上的红墙等建筑。
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广场,一片红色的海洋。
这是1901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回宫时的场景,大队人马即将经过大清门进入天安门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