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生咨询:
我是一名准高一的学生,在提前学习高一知识并且做题的时候发现正确率出奇的低,我该怎么办?
作为准高一的学生,能够有预习的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高中,预习变得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初高中内容,跨度非常大,高中的课程,对体系的要求更高,内容更加抽象,做题和课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间接,如果不预习,结果会如何?
这就如同你去参加跑步比赛,但是跑步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要跑的是100米还是1000米,你怎么跑?很可能把100米当成1000米来跑或者把1000米当成100米来跑,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很多学生从高一开始就掉队,其实就是因为缺少预习的习惯导致的,课前不预习,上课听讲无法有的放矢,课后作业一塌糊涂,然后就更没有时间预习了,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成绩怎么会好呢?
预习很重要,但是很多学生并不会预习,常见的错误有两个:一个就是把预习当成看课本了,大体上浏览一下课本的内容,就当成预习了,这样的预习太“浅”了;还有人把预习当成了自学,不仅认真看书,还把课后题都做完了,这样的预习,又太“深”了。预习太浅了,蜻蜓点水式的复习,效果不大;预习太深了,没有点悬念,会影响以后上课听讲,也是不可取的。
那么,应该怎么预习呢?
第一个就是明确预习的目标,预习并不是完全把课程内容学会,而是要知道未来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这个章节的难度如何?自己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依然没有掌握?这才是预习要做的事情!
第二,要明确预习的步骤。预习并不是看看教材,然后就做题这么简单,而是首先通读教材,对教材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整理期初本科的纲目,形成一个大体的体系,然后圈出本课的难点和疑惑点,通过看课后题,检验自己预习的成果,然后和前面的疑难点进行对比,最后形成对本课难以程度的整体评估,这样的预习基本上就可以了。
第三,每一科的预习,不要平均用力。对于思维要求比较高的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可以用更多精力去预习,对于思维要求低些的学科,可以用少的时间预习。
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帮助, 更多内容,请关注“赢在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