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尔扈特人的东归之路一万多里路,到达时骨瘦如柴、衣衫褴褛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在起源和演进过程中,都充满着各种各样曲折的路径,都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或平淡如水,或壮丽如歌。
在200多年前,有一支流落在外的少数民族举族东归故土的故事,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土尔扈特部蒙古族艰辛跋涉万里,牺牲过半人员,最终回归祖国怀抱的史诗般的传奇。他们得到了当时乾隆皇帝的热情迎接和关怀,终于能够洗去灰尘、抹去悲伤、绽放笑颜,在祖国的北疆安居乐业。

土尔扈特人的东归之路一万多里路,到达时骨瘦如柴、衣衫褴褛
土尔扈特蒙古在唐朝时期史书上即有明确记载,一直到明朝末年,明政府称当时在中国西北部逐步强盛起来的由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大部落组成的盟体为卫拉特蒙古。
四个部落因争夺首领位置发生分裂,准噶尔部获胜,胜者称王,败者离场,土尔扈特部同和硕特部的一支共同西迁。
1628年,土尔扈特蒙古从新疆塔城出发,一路西行,来到伏尔加河下游,此地人烟稀少,草木肥美,他们在此地建立了土尔扈特汗国,游牧为生,清朝政府与土尔扈特之间一直保有着联系,康熙、雍正年间双方互派使团交流,都昭示着两者间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
在土尔扈特在此定居后不久,沙俄的势力开始延伸到伏尔加河中下游,对于土尔扈特这样一个民族独立性极强的大部落,沙俄想方设法去征服他们。
在政治上,破坏土尔扈特部落一直传承的汗王决定一切的体制,改组扎尔固,使沙俄人掌握这个机构,并把它上升到与汗王权力平等。
在经济上,不断压缩土尔扈特人的土地,允许哥萨克向东移民扩大势力,极大地限制土尔扈特畜牧业的发展空间,经济实力受到削弱。

土尔扈特人的东归之路一万多里路,到达时骨瘦如柴、衣衫褴褛
在文化上,沙俄政府大量修建教堂,强迫土尔扈特人信仰东正教,想要改变他们一直信仰藏传佛教的传统,欲图在思想上进行干预控制。
在人口上,沙俄对外战争时必定征召土尔扈特青壮年参战,战后能够回来的人员不足去时的两成,人口迅速减少。
当年强大时期与沙俄并驾齐驱的土尔扈特已向近乎任人宰杀的境地滑落,土尔扈特人开始思考接下来的路如何走。
1712年,土尔扈特汗王阿玉奇派使者回国探查情况,康熙对土尔扈特人没有视同“分裂”分子、“异己”分子,而是百般抚慰,关怀备至。
当年6月,康熙派内阁侍读图里琛等人去抚慰视察土尔扈特游牧民族,历时750天才来到土尔扈特的土地上,土尔扈特人将使团当作天朝的使臣,“远来迎接”,汗室成员轮流宴请,“留旬余筵宴不绝”,至诚至敬。
图里琛此次出访,带来了康熙处理边疆和少数民族问题的正确决策,对以后民族问题的解决树立了典范,产生深远影响,引发一场“震撼世界的民族大迁移”。
土尔扈特人之所以决意回归,首先源于沙俄的压迫和侵蚀,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将面临灭族的危险。
其次,也取决于清朝政府的意愿,康熙的宽怀和包容,引发了土尔扈特人同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的共鸣,让他们愿意回归。

土尔扈特人的东归之路一万多里路,到达时骨瘦如柴、衣衫褴褛
图里琛等人的来访,在土尔扈特人的心中种下一颗心向祖国的种子。1767年,年仅26岁的汗王渥巴锡心忧民族困境,胸怀振兴理想,经过深思熟虑,召开仅有6人参加的小型绝密会议,议定举族东归。
要放弃生活近一个半世纪的家园,去经历跋涉之苦,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想通的。在沙俄的监视和压迫之下,所有的准备工作只能缓慢进行。
1770年秋,渥巴锡再次召开绝秘会议,参加人员庄严宣誓返回祖国。
考虑到沿途一定会遭到沙俄的阻击,1771年1月4日,渥巴锡召开全体战士做战前动员,他指出,土尔扈特如果不摆脱沙俄控制,年轻战士就会继续死于战争,家人就要沦为奴隶,民族将没有希望,这次动员彻底点燃人们奔向光明的火焰。
土尔扈特人最初的方案是待伏尔加河水结冰,两岸人汇合一起东往,不料当年竟是暖冬,河水迟迟无法结冰,加上有内奸告密,情况危急,渥巴锡决定带领南岸3万余户立即行动。
1月17日清晨,“让我们回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在一声声的怒吼中,伏尔加尔河南岸的土尔扈特人举家出行,渥巴锡带头点燃汗王宫殿,所有村落付之一炬,破釜沉舟之举表明他们脱离沙俄、彻底东归的决心。

土尔扈特人的东归之路一万多里路,到达时骨瘦如柴、衣衫褴褛
沙俄怎么也没想到,已被他们用“铁链拴住的这只熊”怎么如此英勇?女沙皇叶卡捷琳娜怎么也想不通,那个指东不敢往西的渥巴锡怎么就会有那么大的胆量,在至高无上的女皇眼皮底下竟敢出逃?
愤怒的女皇派出哥萨克骑兵,决心消灭土尔扈特人。
1771年2月的恩巴河畔,风雪交加,成千上万人露宿雪夜,生命受到大自然最严峻的考验,一夜冻毙者比比皆是,醒来的土尔扈特人擦干眼泪再次踏上征途。
奥琴峡谷是东归必经处,面对哥萨克骑兵的包围,渥巴锡镇定自若,派出著名的骆驼突击队冲锋在前,枪队包抄在后,几乎全歼敌人,为一路来牺牲的战士和百姓报仇。
当筋疲力尽、给养匮乏的东归队伍走到姆英塔时,遭到5万哈萨克联军的围困,渥巴锡沉着应对,利用休战谈判之机,乘其不备,突出重围,转变路线,直奔故乡。

土尔扈特人的东归之路一万多里路,到达时骨瘦如柴、衣衫褴褛
10多万人、7个月、1万多里路、风雪、冰河、干旱、沙漠、哥萨克人追杀、哈萨克人抢掠……10万壮士尸横遍野,这一切是绝望的哭泣,是骨肉分离,是没有退路的孤注一掷。
当1771年7月8日,第一批人马到达中国的伊犁察林河畔时,前来迎接的清军看到的是一群难民形象的土尔扈特人,骨瘦如柴、衣衫褴褛、行走摇晃、多为妇幼,令人心酸,更令人感动。
无数的土尔扈特勇士用他们倒下的身躯护卫着这些母亲和孩子,让他们平安归国,有母亲、孩子,就有未来。
土尔扈特的东归成功,首先取决于渥巴锡的睿智和绝对权威,汗王决定一切的制度是成功的基础。
其次,土尔扈特人的团结一致、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使他们能够义无返顾地行走战斗7个月之久。
第三,勇于和敢于牺牲自我,土尔扈特战士和青年,为了民族的延续,将生的希望让给妇女和儿童,用自己的血肉保护她们回归祖国故园。
第四,保守秘密是成功的关键。他们的东归准备持续三年之久,直到临发动时才被沙俄发觉,如果事机不秘,可能历史就要改写。

土尔扈特人的东归之路一万多里路,到达时骨瘦如柴、衣衫褴褛
乾隆对于土尔扈特人的回归非常重视,他让额附出面迎接,他本人在承德木兰围场他亲自接见渥巴锡一行,予以抚慰。同时,从陕、甘、宁等地调集马牛羊、袋米面、羊裘、棉衣等物资,对土尔扈特人进行赈济,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乾隆在承德接见了渥巴锡一行,他以蒙古语同渥巴锡交谈,并在蒙古包里宴请土尔扈特贵族。随后对土尔扈特的大小首领进行封爵,封渥巴锡为汗,其余为亲王、郡王、贝勒等,给予他们高度的礼遇。

土尔扈特人的东归之路一万多里路,到达时骨瘦如柴、衣衫褴褛
对于如何安置土尔扈特人,乾隆进行了谨慎的分析,决定“众建立而分其势”,对他们进行分拆安置。首先将“心怀多变”的以舍楞为首的新土尔扈特部安置在科布多、阿勒泰一带,以耕牧为业。和硕特恭格部移牧于博斯腾湖畔以西以北的地方。
以渥巴锡为首的旧土尔扈特分为东西、南、北四路,北路策伯克多尔济被安置在和布克赛尔,东路巴木巴尔2旗人马被安置在济尔噶勒乌苏,西路默门图、达什敦多克2旗人马移驻精河一带。渥巴锡一路先在斋尔伊犁原地驻留,1773年9月向裕勒图斯草原移牧。
至此,土尔扈特所有部落游牧地确定下来,并一直沿袭至今。
当东归大业完成,部族得到妥善安置之后,1775年渥巴锡汗走完了他短暂而沉重的一生,逝时年仅33岁。直至终时,他嘱咐部众要安分度日。
渥巴锡的一生,是担当道义与大任的一生,是视本民族生存、发展为第一的一生,他的伟大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土尔扈特人的东归之路一万多里路,到达时骨瘦如柴、衣衫褴褛
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可歌可泣的史诗般的经历,土尔扈特人不屈不挠的义无返顾的执着,构建了一种东归精神,其内涵有对压迫的反抗、对自由的追求,有对故土的朴素热爱、对祖国的文化认同,并由此升华到对中华故土的国家认同。
这种精神是土尔扈特蒙古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直传承到现代,每次国家召唤,他们都毫无怨言地团结在祖国的旗帜,抗击外族入侵,保家卫国,他们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进步的最忠实执行者。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069 字。

转载请注明: 土尔扈特人的东归之路一万多里路,到达时骨瘦如柴、衣衫褴褛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