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春,工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副教授,CCTV 10《我爱发明》“3D打印巧克力”发明人,山东省3D打印科普教育基地主任,威海市3D打印及其应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主任,山东省汽车零部件快速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现拥有十多项发明专利,致力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与指导工作,多年来在科技推广、科普宣传的道路上孜孜以求,潜心钻研,他不忘初心,追梦笃行,科普工作让他的人生更加精彩——
“不忘初心”,科技创新不知疲倦
张继春从小就喜欢动手拆装一些家里的小电器,“鼓弄”一些常人想不到的“小发明”,并且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从初中起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级部第一,高考时因几分之差与清华大学失之交臂,最后被调剂到了哈工大(威海),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进入了自己喜欢的工科大学,他很快调整了过来,一路保持“学霸”模式并顺利保研,在读研一的时候,就被学校留校任教,继而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09年晋升为副教授。
读书和教学期间,他一直痴迷“科技创新”不知疲倦。
HRT车队是学校汽车工程学院为参加FSAE大赛专门成立的一支学生方程式车队,是现在哈工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一个品牌、名牌,曾在2016年获得全国大赛的“双冠王”,张继春就是该车队的创始人,2010年车队实际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第一辆赛车的设计制造,并在首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赛场上斩获多项大奖。他曾16个月研制出水上自行车。说起2014年投产的水上自行车,张继春颇为自豪。“这个想法最初是一个国外的朋友提出来的,据说国外有类似的产品。后来威海一家游艇公司联系我,表示希望能生产这样的产品,找我做研发。”张继春说,接到这个项目之后,他非常感兴趣,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挑战。
从2013年2月开始张继春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遇到了大量难题,但他不怕挫折,不断钻研,一年后,终于设计出完美的产品并投入生产。目前,该产品主要畅销韩国、美国、新西兰等8个国家。
登上央视,追梦路上成为业界 “科创名人”
在做水上自行车的同时,张继春还在不断研究他的另一个项目——3D打印机。同时做这样两个大项目,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是在张继春看来,却乐在其中,不觉得苦。
虽然当时的设想看起来像个天方夜谭,但是在张继春的热情和坚持下,3D打印机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目前3D打印机在我国处于快速发展与应用时期,低成本国产桌面级别3D打印机打印速度、精度和稳定性都较差,而精度高的桌面3D打印机全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张继春研制的高速高精度并联机构3D打印机填补国内空白,如能实现产业化,可满足国内市场对低价高精度3D打印机的需求。
但张继春不满于目前对这种3D打印机的研发,转而进入到对食品巧克力的研究。他开始查阅资料,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重点开始解决巧克力融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传热问题,将巧克力的打印工艺重点由液体供料技术向固体供料技术转换。经过了一年的研发煎熬过程,第二代巧克力3D打印机、第三代巧克力3D打印机陆续被研发了出来,不仅解决了巧克力的连续进料问题,而且打印速度、打印质量、打印高度等技术参数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采用张继春团队巧克力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个性化蛋糕
2016年3月的一天,张继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然接到央视《我爱发明》栏目组的电话,说对他的巧克力打印很感兴趣,想通过央视平台进行推广报道一下。
于是,几个星期之后,央视栏目组一行对张继春进行为期一周的采访拍摄,并在2016年4月30日《我爱发明》播出55分钟的节目。
CCTV10采访及《我爱发明》播出
节目播出后,张继春经常接到全国各地热爱科技发明、喜欢科技创新的“粉丝”的电话,解答科技发明问题,探讨业务合作等等——
渐渐的,张继春上央视,也在学校里引起“轰动”,学校来访的重要客人,校长也经常带着去他的实验室参观,威海乃至山东省对3D打印比较感兴趣的中小学生纷纷组队来参观。这下张继春成了哈工大的“红人”,成为迄今为止,登上央视播出时间最长的一位“名人”。
潜心钻研,笃行科普 “责无旁贷”
央视节目的播出对张继春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触动,尤其是威海市中小学生来实验室参观,他想这些孩子们具备很好的科创素质,但缺乏基本科创启蒙、科创实践,为什么自己不能给这些孩子们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呢,为什么自己不能做一些科普推广工作呢?他感觉责任很大,于是团队逐渐地由“科创”转型带“科普”,张继春由此走上了科普推广的道路。
就像当初在哈工大(威海)创建大学生赛车队一样,张继春的理念是,我们威海的学生不能落后。对于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源的3D打印技术来讲,张继春同样是这一理念,“让威海的孩子们早一点看到3D打印机”的想法在3D打印机研发之初便深深埋在了张继春的心中。要进行科普,首先必须有宣传平台,张继春于是联系了校宣传部、威海报社、威海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在威海地市范围内第一次在学校网站、报纸和电视上全面介绍3D打印技术,使威海的孩子们和广大民众开始对3D打印技术有个全新的了解。威海广大民众对3D打印技术是非常渴求了解的,在宣传之后威海很多企业家甚至老百姓都开始向张继春打听3D打印技术。一天下午大约3点左右,一位穿着朴素70多岁的老者敲开了研究院二号楼314房间(张继春最初3D打印机研制地点),恰好张继春正在和同学们调试第二台3D打印机。这位老者就是专门来一睹3D打印机真颜的。老者的一句话感动了张继春,也坚定了张继春做3D打印技术方面科普的决心。他说:“我是荣成人,我是从电视上看到您这边发明3D打印机。我坐了3个多小时的车过来就是为了看看到底什么是3D打印机。我活了一辈子,没见过多少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今在您这里看到了3D打印机,我这一辈子也值了”。送走老者,张继春陷入沉思,他开始琢磨高校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虽然在部分学校里面的教授们看来,3D打印技术并不是特别高端的前沿技术,无法使张继春的职称尽快有所突破,但使民众对于这一技术尽快有所了解,推广和科普这一技术,是我们高校教师及科研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科普工作必须走出去。在众多的领导支持和鼓励下,张继春带领实验室的同学们带着3D打印机走进了威海市科技馆,走进了威海市中小学,举办讲座和现场3D打印技术展示。哈工大(威海)对张继春的科普活动非常支持,在教务处和汽车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张继春的3D打印创新实验室正式成立。
3D打印科普走进中小学
科普工作也得走进来。现在实验室面积扩大了,打印机数量也多起来了,张继春于是采用了开放实验室的形式进行科普活动。自2014年初,张继春的3D打印创新实验室便开始向威海市的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一经启动,实验室参观的学校就可以排到了半年之后,而参观的形式也差不多变成了以学校或班级为组织进行集体参观。粗略统计,每个周末接待的人数不少于200人,2014年接待参观的总人数肯定超过了万人。每次参观时,实验室里总是塞得满满的;每次参观完,张继春和同学们累的筋疲力尽。即使再累,当看到孩子们获得知识后兴奋与满足的表情时,张继春非常知足。当然,科普的对象和范围绝不仅限于中小学生。在接待参观的时候,经常需要打印演示,需要耗费大量的耗材。张继春的实验室当然离不开学校的早期支持,但后来的耗材费用都是由张继春个人支付的。免费的参观让家长们有些疑问,有些家长问张继春做这种科普图的啥,张继春笑了笑,简单地说了句,“我就是想让咱们威海的孩子们早一点看到3D打印技术,使我们的孩子不落后于别的城市”。
实验室开放中小学生3D打印科普参观活动
学校对张继春在科普方面的工作充分肯定,给予了更大的实验室场地支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里特批了实验室和加工区。所以除了参观之外,张继春在中小学的日常科普活动中,又增加了动手操作体验的环节,孩子们不仅能够看到3D打印,还能够亲自操作3D打印机,甚至还可以动手组装3D打印机。参观的内容也扩大了,涵盖了3D打印、无人机及大学生赛车等多方面的内容。
2014年12月,哈工大(威海)3D打印创新实验室被评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这一科普基地的落地,证明了张继春的前期科普工作的得了科协和社会的认可,使张继春对科普工作更有信心,更有韧性。张继春于是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科普工作。
3D打印创新实验室系列科普活动
张继春的科普不仅针对中小学生,山东大学(威海)的同学们经常到实验室来参观和各种实践活动。2016年10月,山东生产力促进中心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共建了“威海市3D打印及其应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双方约定利用双方的快速成型机、三坐标测量机及三维扫描仪等专业设备,为威海市大学生提供3D打印众创空间,向社会提供3D打印方面的科普教育、开展3D打印技术科研项目研究、培养专业化人才等公益性服务。
发挥高校优势,科普推广让人生更加精彩
创新是生命力,是科研工作的生命力,也是科普工作的生命力。要想科普工作做得长远,必须不断创新。
高校的第一个优势是创新的持续能力。
首先是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在3D打印机方面,在塑料3D打印和巧克力3D打印取得成功后,张继春又带领实验室同学继续攻关了陶瓷3D打印、硅藻泥3D打印、油泥3D打印、煎饼3D打印、食品3D打印及混色3D打印等技术,在桌面级3D打印技术方面始终走在国际前沿。除了3D 打印机之外,实验室也在机器人技术、新概念智能车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才能在科普的时候向中小学生展示最新的技术水平。在威海市科协的支持下,通过与威海市科技馆的通力合作,陆续开展3D打印科普讲座和人工智能展等活动,更大范围地促进了3D打印科普工作的开展。
在威海使科技馆陆续开展科技讲座人工智能体验活动
其次是科普推广模式上的不断创新。科普讲座和参观体验都是太传统的模式,张继春今后准备要更充分的利用自媒体平台,利用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录制科普讲解小视频,建立大众科普矩阵,让更多的人受益。
高校的第二个优势是强大的师资队伍。
张继春发现,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2015年-2018年间,威海市的大多数学校都购买了3D打印机,所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对3D打印机都已不再陌生。但却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这些3D打印机基本上在学校里都是在“睡大觉”,没有起到打印的作用,更别提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作为常年研究3D打印技术和3D打印教育的高校教师,张继春一眼就看到了问题所在:在政府的支持下,购买硬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中小学没有能进行真正3D打印课程授课的老师,而这一问题,只有工科高校能解决,因为工科高校有强大的师资优势。
于是他决定开展实训式科普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操作3D打印机打印自己所设计的东西,才能让孩子们真正掌握三维设计和3D打印技术。“人手一台电脑,人手一台3D打印机。”这个想法在张继春头脑中显现。然而对于只有一两台电脑的学校来说,这个想法是多么大胆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设计出一款价格低廉性能优异可靠的教学用3D打印机。张继春又是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和企业一起设计出了一款成本控制在千元以内的迷你型教学用3D打印机。
机器有了,更重要的是课程。本身就是此领域内的高校教师,研发课程自然不在话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为推进哈工大(威海的)科普教育工作,结合3D打印创实验室的技术及业务特点,准备在5年内在1000所中小学建立“哈工大(威海)中小学科技创新科普教育基地”,简称中小学科创科普教育“千校联盟计划”。从该计划启动到现在半年多的时间,张继春带领自己的团队,带着自己的3D打印机,带着自己的科创科普课程,已经在12所学校建立联合科创科普实验室,并陆续开设相关课程。
部分中学联合实验室及3D打印科普课堂
由于在科普方面的不断努力和突出贡献,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3D打印创新实验室再次被评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张继春所带领的3D打印科普团队被评为山东省科普示范团队。
面对严峻疫情形势,从容地开展科普方面的教研和科研工作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肆虐,打乱了张继春老师的所有科普工作的节奏,一切线下实训的科普活动都无法开展,所有教学及科普活动只能转到线上。为适应新形势下科普工作开展的需要,张继春老师开始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线上直播教学的准备与探索
疫情的突然来临,让老师们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了线上教学,各种上课翻车的现象层出不穷。绝对不能让网课翻车,好在离开学还有三周的时间,张继春利用这三周时间购买了摄像机、视频采集仪等视频教学设备,并自学了绿幕抠图直播教学系统。经过两周多的探索,成功了实现直播抠图教学的效果。
张继春老师的直播设备
张继春老师的直播画面
(2)科创课程体系的完善
疫情期间,无法外出,张继春老师便对前几年的科创课程和科普课程进行总结归纳,试图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经过两年疫情期间的教研和科研攻关,到目前为止,张继春老师共建立了三套完整的课程体系:(1)3D打印+机器人教学体系(2)人工智能编程教学体系(3)信息技术和学科深度融合教学体系。目前,这些课程已经陆续在B站上免费推出,张继春老师的B站网址为:https://space.bilibili.com/516331684/。
张继春老师B站科普课程
(3)科普书籍的撰写
为了使学习编程不再枯燥,让编程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广大青少年对编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一种持续的编程学习动力和培养较强的编程自主学习能力,张继春老师进行了编程类科普书籍的撰写工作。目前已完成编程类科普专著两本,分别是《Python编程与3D物理学》、《和孩子一起学编程—用Scratch玩Minecraft》。
张继春老师撰写的两本科普图书
从懵懂少年到进入工科院校,从一名教师成为一名创客,从一名创客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科普工作者”,一路走来,张继春无怨无悔,现在他大学同学有的已然成为正教授,有的成为学院院长,谈到这些的时候他总是不太在乎,因为在他心里,科普推广、科普宣传任重而道远,只有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在未来的日子里,才能使得更多青少年及广大爱好者受益,他不忘初心,追梦笃行,只有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也才能使得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