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海战役中有一个十分激烈的阵地战,被人们忽略了。
它就是围歼黄维兵团中的小宋庄争夺战。
1948年11月25日,中原野战军主力将国民党黄维兵团死死包围在以双堆集为中心、方圆约七八5公里的狭窄区域内。12万国民党军陷入了天罗地网的绝境之中。
为了逃命,包围圈内的国民党军每日都要进行战斗,企图打开缺口进行突围。12月1日,战斗进入白热化。
当日清晨,在十几架飞机、几十门大炮的掩护下,黄维兵团第85军对中野二纵4旅第10团的阵地进行轰炸,地面部队乘机发起冲锋,占领了小宋庄阵地。
12时,二纵4旅第11团奉命由顿庄向小宋庄实施反冲击。战士们如下山猛虎,冒着密集的炮火,沿着交通壕突入敌群。经过20多分钟的肉搏战,第11团一举将阵地夺回。
随后,敌第85军两个团向第11团4连坚守的主阵地发起了冲击。
这一次冲击十分猛烈。4连顽强坚守,最后把子弹和手榴弹都打光了,只好上刺刀,进行肉搏战。在激战中,连长宋思传受重伤,被抬下去。指导员翟大元接着指挥战斗。
在4连中,有一个小战士,年仅16岁,名叫李来柱。两年前才参军,如今已是副排长兼机枪班班长。他操着一把歪把子机枪拼命地进行扫射。
激战中,突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仅仅几米远的地方爆炸,他的胳膊、后背、肩头三处负伤,顿时鲜血直流。但是,敌人涌上来了。他顾不上包扎,忍住剧痛,继续坚持战斗。
由于敌人太多,4连伤亡严重,第4连交通壕一端被敌人占领了,阵地眼看就要再一次失守了。在这个危急关头,李来柱又站出来了。他有一个特长:投弹又远又准。他赶紧狂扔手榴弹,将冲上交通壕的敌兵,赶了回去。
这样,4连连续打退了敌重兵四次疯狂进攻。
但是,全连也伤亡大半,阵地的工事严重被毁。
可是,敌兵势在一搏,不打开缺口,似不甘心。很快又进行集团冲锋了。在酣战中,又一发炮弹在阵地上爆炸,指导员翟大元牺牲。李来柱也被巨大的气浪掀倒在地上,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棉衣。他抬头看了一下战场,全连排长以上干部都已经牺牲了,就剩下他与3排副排长丁传子是最高职务的干部。他向丁传子打了一个手势,两人顾不得许多,各带一部分战士,继续与一波又一波冲上来的敌人进行殊死战斗。
在两人的带领下,战士们个个都誓与阵地共存亡。
李来柱拎着机枪,不断变换射击位置,带领战士们先后又打退了敌人三次进攻,顽强地守住了阵地。可是,战斗还没有结束,仍然激烈地继续着。
突然,又一颗炸弹呼啸着飞过来,在李来柱身边爆炸。这一次,他眼前一黑,倒在了血泊之中,昏迷过去。过了一个多小时,他又被隆隆的炮声再一次震醒。他挣扎着,爬起来,继续进行战斗。
此时整个小宋庄阵地只剩下十几个人。
小宋庄的激烈战斗引起了二纵司令员陈再道的注意,马上下令11团进行增援。
很快,增援部队冲上去,接替了4连。李来柱被抬下来,送进了野战医院。
在这一次战斗中,李来柱身上中了32块弹片,最大的一块打在左眼眉上方。它虽没有夺去他的生命,但让李来柱留下了终生头痛的后遗症,并让他的右眼一度失明,后来才恢复到0.3左右。他的军帽上留有大小42个弹孔。
然而,他又是最幸运的。
4连一共120余人,战后只剩下12人,而且人人负伤,无一人没伤。李来柱是其中之一,活下来了。
在4连的阵地上,一共有国民党军700余具尸体。
战后,4旅第11团被野战军前委授予“后起之秀”锦旗,4连获得“猛虎连”的称号。16岁的李来柱荣立大功一次,并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
45年后,1994年5月,当年的这位小英雄李来柱已经是北京军区司令员,并被晋升为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