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父母总喜欢打击式教育?注意这3点,“打击”才到位!

褚一斌在专访中提到,自己的父亲褚时健这一辈子就夸过自己一次。在中国上一代的教育环境下,有太多的父母奉行这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打压式教育,故意漠视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却将孩子的短处时不时地拎出来谈论一番。

我坚决反对打骂孩子,但偶尔给孩子点“打击”,未必是坏事。作为家长,你要知道劳逸结合的道理,老绷着不行,老松着也不行。松弛有度,才能将孩子“玩弄”于股掌之中(大人果然很坏哈哈)。

不过,要注意三点。

第一,在孩子出现骄傲苗头的时候使用。过于一帆风顺,他会得意忘形,家长念念紧箍咒,让孙猴子现出原形、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很有必要。

第二,要能对孩子起到锻炼作用,要有价值,不是不分南拳北腿、一通胖揍。

第三,打击不是讽刺、批评、挖苦,不是贬低,方式多种多样。故意给孩子制造难题,让他“左右为难”,也是一种“打击”方式。

比如,在商店里,孩子看到一个玩具,非要买。

这个时候,你可以对他说:“你喜欢这个玩具,很正常(接纳孩子的情绪),我小时候也喜欢新鲜玩具(和孩子共情)。”

“家里玩具太多了,而且这次出来,没准备买这个玩具的钱(说明客观事实)。”

“你非要买,也可以,但只能用自己的零花钱(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妈妈先给你垫上,然后从你零花钱里扣(和孩子谈判,提出条件)。”

孩子都是典型的“朝三暮四猴”,先拿到眼前的玩具再说。你可以开始第二步:

“妈妈有必要提醒你一下,如果买了这个玩具,那你周六看电影的钱就不够了。这是额外支出,所以爸爸妈妈不会再对你进行经济支援。”

不管结果如何,这种刻意制造的“两难选择”,对培养孩子的理性思维,大有裨益。

前提是家长的和善而坚定。该坚持的时候你不坚持,防线就会崩溃,那时受打击的就不是他,而是你了。

“打击孩子”,要理性,要客观,要具体,要避免夸大,尤其避免定性。孩子一不小心说了个谎,你就定性为人品问题,显然不对。

胡乱的、盲目的、定性的打击,有两大危害。

其一,严重损害孩子的自信。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漫长,甚至茫然。他很难通过自己的判断给自己定位,往往借助他人的评价,来定位自己。

换句话说,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孩子会很在乎。家长、老师等关系密切者的评价,更为重要。

家长如果屡屡打击孩子,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我很差劲”“我很笨”“我很懒”的定性,从而失去自信。自信心的丧失,短时间内无法扭转。

我现在十分怀疑,中国孩子在国际舞台上,普遍缺乏自信,是否与中国家长的“打击式教育”有关?

其二,会让孩子陷入恶性循环,成绩更差。遭到打击、责难,孩子因为“理性脑”发育不成熟,在“原始脑”(杏仁核)的作用下,会产生天然的本能反应。

这种反应,和原始人在野外遇到猛兽的情况,是一样的。危险时刻,理性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本能:要么战斗,要么逃跑,不加思考。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叫“僵硬”,人体变得僵硬,无法动弹。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运气好的话,猛兽会误以为你已经死去,饶你一命。

现代人很少遇到这种情况,但原始本能依然存在。遭到的打击、责难太厉害,孩子一般不会和你战斗,逃跑还是有可能的;但最可能的选择,是“僵硬”。

身体和大脑都僵在那里,你说什么,随便,因为他根本听不进去;你要打就打,他就直挺挺地躺在那里。

这时候,任何道理对他都无效,他只会越来越焦虑,表现越来越差。

所以,打击教育,不是不可以用,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适得其反。

为什么中国父母总喜欢打击式教育?注意这3点,“打击”才到位!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教育学者,研究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专栏作者,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人生是一场修行》《乔布斯告诉中国》《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3本。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01 字。

转载请注明: 为什么中国父母总喜欢打击式教育?注意这3点,“打击”才到位! - 楠木轩